[情报] 仍被偏见左右的杨德昌电影入门

楼主: OscarJeff (藝術與城市)   2020-08-14 19:19:52
仍被偏见左右的杨德昌电影入门
─杨德昌逝世十三周年纪念讲座
▋时间 ▋
2020/08/14(五) 19:00-22:00
▋地点 ▋
江山艺改所 (新竹市东区兴达街1号)
▋讲师 ▋
陈平浩(中坜知名影评人)
▋入场费 ▋
现场$100
※ 请勿携带外食饮品
///////////////////////////////////////////////////////////////
▋关于讲座 ▋
杨德昌逝世13周年,他的电影因为“修复重映”在近年增加了许多年轻世代的影迷——也
还因为几个比较阴暗的理由。
这是我的偏见。
所以,这场小讲座将以“明亮”与“黑暗”开始,也将以“明亮”与“黑暗”结束。
在这之间,则会借用杨德昌电影里的各种“视差”装置(从音叉与音箱、照相机、手电筒
、到剧场后台黑匣子),报告我对杨德昌电影的种种“偏见”。
这里所说的“偏见”,有三个意思,
第一个意思是,讲者对于杨德昌作品有他自己的“主观”看法。——不过,任何“主观”
都是由许多“客观”(不是指正确的观点,而是指已经成形的、实体的、“就在那里的”
观点)以及众多“他人的主观”(10个人有11种观点),一同累积、交错、层叠、夹挤而
构成的。
比如,我认为《一一》没那么好,它被过誉了。
第二个意思:让我们试着稍微偏离一下“既有视角”(讲座里会对此做一些整理),从这
个歪斜(或歪邪)了的“新视角”(有时旧的就是新的,Old is New),看看能不能折射
出一个新的视野,稍微错开、岔开、刻意“对不准”既有的诠释轮廓,也许反而有机会能
够看见杨德昌电影里新的切面或剖面。
比如,如果我们把《一一》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连结起来,再次(像25年前那样)
提出“小四杀小明=杀淫妇”的观点,事情会变得怎么样呢?
第三个意思是,杨德昌本身就是充满“偏见”的——他这人很歹斗阵。不过,对于人生,
如果没有偏见,也就没有洞见,那也就没有意思(与意义)了。而且,在形式上或美学上
,杨德昌对于“视觉”和“听觉”的操作,一直都是很“偏”的、很爱“走偏锋”的。有
的视听操作,太偏了,偏到失败,但实验性很强。
比如:《一一》里对“照相机”或“观看”的思索,全以杀死视觉的台词(语言)说出来
,这等于一边说我以相机思考、一边用力摔碎了相机。
我们耳熟能详:杨德昌说他深受荷索的影响。——但是,某方面来说,他的作品几乎都是
“反荷索”的。
这场小小的讲座,设计成杨德昌电影的入门,所以完全没看过杨德昌电影的槟友,也可以
来。
以偏见入门,才不会走了偏门。(或者,太棒了,终于可以走偏门了。)
///////////////////////////////////////////////////////////////
▋关于讲师 ▋
● 陈平浩
桃园台湾人,地下伏流成员,1980年生。台湾大学外文系、中央大学英美文学所毕业。影
评散见《破报》、《纪工报》、《周刊编集》、《放映周报》与《电影欣赏》等刊物。现
为桃园光影电影馆“钻出脑洞的电影”专题策展人。
活动页面: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611349222912523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