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 浅谈主流科学与弦论 (科普vs新时代)

楼主: wolfdream (狼梦)   2018-03-20 01:16:59
念物理系的光工非常少见,误用科学概念的光工却非常常见;希望往后这系列的文章能够
让广开民智。
许多光工与灵性研究者常常会用弦论来说明自己的技术与能量相关议题。但你知道,其实
主流科学界并非支持弦论,但为何弦论仍然非常热门呢?
主流科学的认定通常是在【假设理论与实验验证同时成立】,方可算是经过科学严谨验证
;弦论非常知名,但都未获得诺贝尔奖的肯定,正是因为其理论难以被验证,如果要以大
型加速器来证明,恐怕得要盖个跟太阳系外围差不多长度的加速器才行(地球上的稀土元
素资源恐怕连赤道都做不到)。
理论的知名度,会跟研究者(教授)的知名度扯上一定关系;教授名气,是建立在其学术论
文受到引用几次,是否常常受邀到演讲等等来公认的。论文总是被其他论文转发引用,时
常受邀到国际科学场合演讲自己的研究进度,他们的科学理论自然有名气。
以上是科学界公认的事情,以下来稍微讨论弦论历史
弦论起源于核子理论,是为了讨论万物的形成究竟是什么,与当时的标准模型争一时雌雄
,不久实验验证标准模型,才使得弦论成为时代的眼泪。后来盖大型加速器,验证标准模
型的过程中,也促进万有理论等等的次文化理论逐渐兴盛。
那这时切回主题,为何弦论如此知名呢?
从科学界的角度,因为他们的论文互相在自己的圈内大量转载,造成相关的知名指数大幅
度上升,但其实主流学界鲜少引用他们的论文。
(个人的指导教授曾经开过玩笑:现在的弦论只要有3~4个人就好,其他人都是多余的,也
是暗指现在弦论闲杂人太多,真正有贡献的其实不多。)
从大众的角度来看弦论,新闻与相关科普文时常会提出许多动人且令人深思的成果,但其
实仔细去研究他们的论文往往都会有漏洞,这些错误还得要有雄厚的物理基础才能发现,
媒体引用这些论点来增加点阅率,民众也会时常引用这些【还没被严谨科学验证】的弦论
结果来推测自己的技术与想法(注一)。
主流科学界通常对弦论保持客观或者反对的立场,不外乎是因为物理的教育告诉我们必须
要以实验的精神看待科学,而非纯粹的思想与可能的推测而已,弦论要求的实验门槛过高
,以至于弦论始终无法踏入主流的圈内,而一直被视为次文化而已。
最后
觉醒之路引领我们超越头脑侷限,但是这路途中,却也不能失去明辨真假的智慧心眼。
注一:曾经在上量子物理的课程中,上到计算量子穿隧效应的部分。量子穿隧效应大概告
诉我们,如果有颗球往墙丢过去,则有一定的机率,球会穿越墙壁到另一边去。有一次的
计算中,一颗氦原子核(大概直径是0.000000000000001公尺)穿过1张纸的机率大概是
0.000000000000000001左右的机率(可能还是高估许多),意味着大概千亿颗氦原子核中只
有一颗能够穿过,那时教授也开个玩笑说:有人可以透过量子穿隧效应看到纸后面的文字
,我是不表示意见拉,但是看看这机率,恩...。
作者: dark0101101 (月森)   2018-03-20 08:47:00
推分享
楼主: wolfdream (狼梦)   2018-03-26 03:15:00
谢谢,希望这系列文章能让更多人醒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