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探索] 存在与生命这件事

楼主: Imbufo ( )   2016-04-30 00:03:06
行完文后,曾收到几封信,或者是想找人讨论困惑不解的地方,或者是询问如何“迈
向”开悟。我在想,我这篇文章应该是有哪些地方没有说清楚,所以想透过这篇文章
做一些补充与扩充说明。
1. 一个人开悟与否不是重点,重点是对自己的觉察与警醒
或许我文章末段打得太过偏于一侧,我觉得该澄清的是,用不切割的眼光看世界,或
用切割的眼光看世界,两者并没有好坏之别。会觉得不切割比较好,很多时候只是一
种逃避,当我透过把眼光转向不切割,转向流动着的整体,我就可以不用面对那些我
尚未完全看清楚的东西。
我们的视野会在某一些特定的机缘下被打开,于是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做不切割的
流动,什么叫做完满的世界。这个世界的真相本来就是如此,但是绝少有人能够维持
在这样子的状态下。重点不是我看到,而是我还有什么没有看清楚、认识清楚的东西
,以至于我又从这种状态中被拉出来。
我们的情绪是一个很好的指标,当那些让我们进入不舒服、狭隘、僵化、紧张、焦虑
的情绪出现时,代表这里面一定有一些什么在运作。这些情绪有着无比的重要性,正
是这些情绪在提醒自己,我还看得不够透彻。
在旅程上,没有什么比《灵性开悟不是你想的那样》这本书的核心讲得更清楚,“更
远”。这两个字实际上道尽了一切,我的经验告诉我的是,当我觉得我开悟了,我就
变得狭隘而且自大,表现得就像我想像中那种最傲慢的混帐一样,而且我总会被现实
提醒,我正处在自大的心态之中。
当我们把目的设作“我不要某一些情绪,某一些感觉,某一些人际关系”时,我们就
步入了切割的陷阱中。实务上,采取一种简便的认知方式是有助益的,那即是:“把
开误看成我正在逃避什么、排斥什么、拒绝什么、不接受什么的方法”。当然这种看
法不完全,不过只要知道这种看法不完全就好。
有了开悟,我就会是___,真的吗?为什么?
2. 别急着做,弄清楚目标是什么
在相会谈的过程中,曾遇过不少人很快地便决定一个目标,然后坚定不移地认定:“
恩!这就是我要的”。然而,当这些人这样认定完,并且下去做以后,往往会发现,
自己当初设立的目标怎么这么难达成。当发现这一点之后,这些人十之八九会开始这
样问,“我要怎么样做到啊?”“为什么这个世界不像我想的那样?”
在细探之下,我们往往会发现,这些很快就决定出来的目标,不是对自己身上缺陷的
反射,就是顺着某些未经思索的价值观所说出来的话。缺陷可能是成长过程中的缺憾
,也可能是自己不想要、不满意的地方。无论是何者,只要这些愿望是反射出来的、
没有细细思考过就做出的定论,我们就很难真的很认真看待这个愿望。
很认真看待愿望,这是什么意思?
举个最近遇到的例子来看,“啊,我好想瘦喔,我怎么都瘦不下来?”经过(在不情
愿之下所做的)探讨后,发现说这个愿望的人,其实是在说“拜托,肯认我,给我一
点鼓励,告诉我其实我没那么胖,好让我可以真的认为自己没有那么胖”。
当然,这个例子还可以继续深究下去,比如说“如果我真的觉得我自己很胖,那会怎
么样?”这种探讨真的需要一段时间来做,我们太习惯隐藏那些内心真正想要的,可
能是觉得有这样的要求很蠢,也可能我们太不敢去要,原因很多,每个人都不尽相同

在“找寻自己所想要的”这件事上多花一点时间,这就是认真看待愿望这件事的意思
。虽然找寻探索往往需要付出比较多的时间,但以投资报酬率的角度来看,这种付出
是很值得的。光是帮助我们少走一些曲路,或者让我们比较接近生命中的核心命题,
那往往会比不自觉地乱绕,还要来得有用得多。
除此之外,这也会强迫我们真的去意识到一件事:“我真的想要改变,我真的想要知
道发生了什么事”。多尊重自己的愿望,不再用苟且应付的方式对待自己的愿望,实
际上,那也会让我们更认真地对待自己。
3. 试着去找新的定锚点
在一些谈论投资的优良书籍里,一定会提到一件事:“如果我们投资一笔钱下去,却
发现市场走势不如我们的预期,那只代表一件事:我们的预期错了。市场是对的,市
场永远是对的,错的只会是我们的判断。”
我们在沟通与阅读的时候,会太不经意地认为,对方跟我们有相同的认知架构,所以
我们常常会用自己的方式来诠释许多文本。比如说觉醒、开悟、佛、爱、恨,这些字
是什么意思?当一个作者写出这些字眼的时候,又是什么意思?不同的人用到同样的
字眼时,那背后的寓意还是有可能不同,所以看清楚一个人在讲什么,以及这个人有
没有讲清楚,就变得非常重要。
比如说,标题所打的定锚点这三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定锚点的意思,指的是我们思考时依赖的一些参考架构,我们总会在成长的过程中,
习惯以某些思考方式来看事情。那逐渐变成我们看待事物的固定框架,就好像,在一
片广袤的风景里,用相机镜头凸显风景中的某个片段一样。
只要镜框不移开,我们看到的风景就会大致相同,而且会越来越习惯“镜框就是应该
摆在这个位置”,而且还会进而延伸出一些认知,比如说“镜框就应该要摆在这个位
置啊,怎么会有人想把镜框摆在另外一个位置?”“怎么会凸显那块风景呢?凸显我
这块风景才是对的啊”。
多阅读,多交谈,多触礁,这是打破自己既定框架的不二法门。
4. 让自己摆脱机械式的反应行动
Edward Teyber在《人际历程整合模式》里面,曾经提过一个发展模式:
当人还是个孩子时,除了生理上的需求以外,也有情感上的需要。基本上,这些需要
是维系自己与主要照顾者的连结。理论上,当照顾者能够有效回应孩子的情绪与问题
,能够适当地表达照顾者的意见,能够以平等的态度来对待孩子,也能够与孩子讨论
彼此的观点时,这个孩子会逐渐内化照顾者给予的东西:安全感、对这个世界的信赖
感、“我是值得被尊重的”的自重感,以及对这个世界的关爱。
有一部份的孩子的确能在比较安全、连结稳健的环境下成长,但也有一部份的孩子,
是在被遗弃、被羞辱、照顾者可能被剥夺的惊慌与焦虑、害怕自己被遗弃、不知道发
生什么事的情况下长大。
举个例子来讲,前几天在麦当劳吃饭(本文并未获得麦当劳相关企业赞助),排队时
,听到后面传来应该是阿嬷对孩子说话:“你再不乖警察就要来把你妈妈抓走喔!”
这句话同时表达了几件事:
1. 孩子要乖(条件)
2. 不乖的话,孩子的母亲就会被剥夺(妈妈可能不见的焦虑与恐惧)
3. “我这么吵是不乖的”(将他人对自己的行为否定内化)
4. “我不乖”(“不乖”本身其实是在批判孩子这个人,而不是孩子的行为)
这种关爱、照顾的方式,是条件式的,这会让孩子学到:“我要做到什么才可以被关
注”。此外,条件通常是不明确的,比如说:不乖、不要吵(为什么不要吵?什么时
候不要吵?)、你这样坏坏。这些要求不但不明确,还随着照顾者的心情、想法而改
变。很有可能的是,照顾者内在根本没有一套依循的标准,或者照顾者本身也有某些
未满足的缺憾。
当照顾者的关爱是条件式的(“你要这样做,我才愿意照顾你”),孩子会内化另外
一些东西,比如说对于自己是否值得照顾者照顾存有疑虑、自己不值得被爱或被尊重
。更甚者,有一些比较聪敏的孩子,会推论到“爸爸或妈妈这样做,一定有他们的理
由(“父母绝对是对的”的原始信念),所以一定是我哪里不好”,这会在孩子内心
里酝酿出全好/全坏的思维:“爸妈是全好的那部分,我是全坏的另一部份”。
更甚者,照顾者的教养方式,还有可能是疏离的。这些照顾者连照顾自己都很困难,
更不用说教导孩子什么,或者给予什么情感交流了。
当孩子没办法有效把安全感、被爱着的感觉带到自己里面时,他们往往会感到焦虑、
不适任、不安全、没有价值。而为了面对这股庞大的焦虑,孩子会自己摸索出一套行
为模式,可能是讨好(一方面避免被责备,一方面也可以透过讨好来获得他人的关爱
与关注)、强硬的控制(透过不断地控制他人,来确保自己不会在不安全的环境里)
,或者更直接地疏离他人(别人太危险了,我自己一个人还比较安全)。
这些原始的行动模式,在孩子小的时候,往往是面对那些困难的环境时,投资报酬率
最高的选择。然而,这也让这些孩子与自己内心里最深沉的需要割离开来。他们会压
抑自己的某些感受与需求,并让自己摸索出来的人际应对模式,变成“我只有这样做
才会安全”的僵化行动模式。
此外,这套僵化的行动模式,会逐渐让这些孩子长大的过程中,用这些模式来定义自
己。这种模式不但给了孩子自我存在感,也提供了一种“自己是独特的”的假性自尊
(false pride,以Horney的话来讲)。演变到最后,这套方法变成了这些人生命中的
全部,他们很难有自己的想法,也不断在这些方法失败时,迎面而来的庞大焦虑与压
力中痛苦挣扎。
举个例子来讲,有个孩子在自己小时候,发现当自己讨好大人时,总会获得一些鼓励
:“你真是个体贴的孩子”。这让孩子发现,“原来我用这种方式,就可以不用被骂
啊”(他的妈妈有躁郁症,因此,这孩子常常活在不确定的恐惧中)。透过“体贴”
他人,这孩子或多或少让自己不用再正视那股不确定的恐惧,以及与妈妈生活的焦虑
。这也让他认为,“我只要这样做就好,不这样做,我就必须重新面对那股很恐怖的
感觉”。
然而,这也缩限了这孩子在行动上的选择性,以及人际互动的弹性。日常生活的人际
互动是很多变而且需要弹性的。然而,由于这孩子的发展过程告诉他的是,优先将讨
好、满足别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这样就可以确保自己不会被骂、不会被他人声色严
厉地对待,也能够确保自己是安全的。
优先将讨好、满足别人放在第一位的结果是,提供了孩子可以从焦虑与不安全感中逃
开,也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感觉:“我是好的,我就是这么体贴,别人都不会像我一样
。我的卖点就是体贴,我就是这么好,这么体贴。”这种独特感给了这孩子支持自己
生活下去的自尊,虽然这种自尊是一种自我欺骗式的假自尊。
将讨好别人放在第一位的原因,正是因为这孩子没有办法真正去面对自己小时候母亲
带给他的种种恐怖与不确定感。此外,这孩子还内化了母亲小时候的批评,并且将这
些批评变成自己的内在对话。这种内在对话是毁灭性的、充满暴力的批判,这种批判
把这孩子从自己内心当中赶出去,因为要直面这种批判实在太痛苦了,这些批判不但
不理性,而且还带有很强的情绪。
被从自己内在赶出去的同时,这孩子同时也被迫将自己的某些感觉与深层需要切割出
去。这些没有被听到的感觉,以及没有被正视的需要,逐渐在这孩子生命中变成一个
大洞,并且逐渐让这孩子变成一部讨好的机器:“我就是这些行动的准则”。然而,
当这孩子变成一部讨好机器的同时,他也就跟自己内在,甚至是跟自己整体生命切割
开来了。
的确,对许多人来说,要选择用跟以往不一样的方式来行动,要承担大小不一的风险
。我今天改变了,周遭的人会怎么看?他们反对怎么办?改变会不会很困难?为什么
要改变呢?我过得也还过得去,为什么要改变?
的确,不一定要改变,为什么一定要改变?我在这里打下这个发展模式的目的,是希
望能对那些在生命中承受着巨大痛苦,却不知道发生什么事,只能在生活里不断苦苦
挣扎的人,提供一个可能可以当作参考的架构。“巨大痛苦正是来自于自己原本的生
活型态,原本的人际因应方式,以及那些没有被看到、被正视的,切割出去的那些东
西”,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会不会更能够发现一些东西?
要注意的是,不要试图拿这个架构去治疗别人,绝对不要。“想要治疗别人”这个想
法,本身就值得商榷,治疗什么?为什么要治疗?除此之外,这个架构只是一种对人
类的近似(approach),它只是一个参考架构。架构只是辅助,真正起到作用的是人
本身,看到一个架构就想拿来治疗一个人,那会让一个治疗师眼中只剩下架构。
5. 关于无为
关于无为,最直接的操作是老子写于《道德经》里的:“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
,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如果从德字在老子著书的年代里表述的意义来看,德所代表的,是在十字路口睁开眼
睛,看清楚道路,将明明白白带到自己的里面。
致虚极:虚是这样子的一个动作,虚的下半部是我们的手(可以从虚的原字看出),
掌根部相对,放在自己的下巴;虚的上半部则是口吹气。当我们的手越来越开,通过
的气就会越来越多,当到达极致时,就会踏进静。
放开生命中的紧张,守在放轻松的状态中时,我们可以静静地观看这个世界,会发现
世界上的万物,各有各自的本然呈现。在不去妨碍万物的本然,这样子的观看下,就
是回归到命本身。
命字在春秋时代的主流诠释,从《中庸》可见:“天命谓之性,率性谓之道。”命来
自于天,那是一种先天赋予的自然状态。当我们静静地观看这个世界,逐渐地放轻松
,不去干涉自己与他物的自然,会在自己内在扎下根,获得稳定不移的感觉。归根的
这个状态,是回到自然的流动状态,而这种复命的状态,势必是在内在圆融无碍、清
明稳健的状况下产生的。这即是自身的常,自身的光明展现。
无为是这样的,我们可以刻意地去做无为这件事,刻意地不妨碍自己的自然流动,让
自己处在不偏于两侧的静心状态。无为绝不是指什么都不做,相反地,当我们处在一
种深沉的绝对放松时,我们可以去做任何事,此即老子所云:“无为而无不为。”
6. 附注
这里的附注,是我几年来阅读过,能够对人生观测提供一套比较完整而广泛的观测系
统的书。但不是说这些书就是对的,不是的,不过他们能提供这样子的一些东西:“
原来,还有人会用这种角度来看世界,以及看自己”。
乔瑟夫‧坎柏,《千面英雄》《神话的智慧》《英雄的旅程》
卡萝‧皮尔森,《内在英雄》
阿迪亚香缇,《空性之舞》《真正的静心》《觉醒之后》
卡斯塔尼达,唐望故事系列
奥修,《奥修谈觉察》
詹姆士‧雷德菲,《圣境预言书》
拜伦‧凯蒂,《一念之转》
杰德‧麦肯纳,《灵性开悟不是你想的那样》《开悟者眼中的生命真相》
罗素‧哈里斯,《快乐是一种陷阱》
欧文‧亚隆,《存在心理治疗》《生命的礼物》《凝视太阳》
强纳森‧海德特,《象与骑象人》《好人总是自以为是》
河合隼雄,《佛教与心理治疗艺术》
Alan Wolfelt,《见证幽谷之路》
玛索‧兰妮,《内向心理学》
大卫‧爱普斯顿、麦克‧怀特,《故事‧知识‧权力》
曹忠玮,《当下,与你真诚相遇》
伊东明,《爱,上了瘾》
Edward Teyber,《人际历程取向治疗-整合模式》
Garry Landreth,《Play therapy: the art of the relationship》
米奇‧艾尔邦,《最后十四堂星期二的课》
马克‧罗兰兹,《哲学家与狼》
艾伦‧布鲁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宗萨蒋扬亲哲仁波切,《近乎佛教徒》
罗侯罗‧化普勒,《佛当初教的是什么》
王阳明,《传习录》
黄宗羲,《宋元学案》《明儒学案》
吴谊,《禅学的黄金时代》
陈江挺,《炒股的智慧》
布侃南,《隐藏的逻辑》《连结》
竹内薰,《99.9%都是假设》
柄谷行人,《世界史的结构》
祝安好。
作者: RLH (我们很近也很远)   2016-04-30 00:52:00
praise you
作者: ya0380 (Aser/Asher)   2016-04-30 01:37:00
推~~~~~
作者: stca   2016-04-30 09:27:00
推,非常感谢您的分享
作者: Cellia   2016-04-30 21:47:00
谢谢你~再次受益良多!
作者: heavy (龘)   2016-05-01 12:20:00
感谢你的分享
作者: xji6 (罗<)   2016-05-01 13:27:00
推~谢谢分享
作者: nobunobu (不坏也不好,只是普通人)   2016-05-03 09:32:00
作者: lamda (钢琴加吉他)   2016-05-04 13:07:00
作者: cityskyline (Calcifer)   2016-05-05 17:52:00
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