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身为半专业的身心工作者,曾看过许多人因为在痛苦中挣扎,使他们进入一段晤谈
的过程。我觉得观看和参与晤谈是很有趣的过程,并不是说看到对方痛苦会让自己
快乐,而是透过经历许多晤谈历程与亲身体会,会发现众人身上的痛苦在表面上虽
然看来各有不同形式,但大致上有一些规律的形式。而当人看到自己的困境,以及
自己发生了什么事以后,那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会带来无穷的乐趣感。
我在想,如果把这些常出现的重复形式打出来,会不会有某些助益?所以想在这里
,将自己晤谈中看到的一些过程描绘出来。晤谈中的困境,从表面上来看,可以归
纳成无数种表现方式,举例来说:
1. 为什么我会有这样子的情绪?比如说,为什么我快乐不起来?
2. ____(和晤谈者有相关的人)为什么会这么做?怎么办/怎么可以这样做?
3. 改变另外一个人:我不要他这样,我要怎么改变他?
4. 生命没意义,比如说,“我觉得我已经活不下去了”
5. 觉得自己无法承受某些事,比如说灾难过后的灾民
6. 觉得自己不尽责
7. 觉得这个世界都对不起自己
8. etc.
不过,如果看深入一点,我们会发现背后运作的几种信念,常常是重复出现的,而且
这些信念无一例外的,都伴随不好的感受,以及强迫性的动作表现:
1.我应该要有好的感觉,不应该有不好的感觉
如果我们细心观看,会发现我们对追逐好的感觉,以及放逐不好的感觉这两个动作上
瘾。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很大一部分建立在让感觉好以及让感觉不好上。真的,如果
能够静下心来仔细观看,会慢慢发现,在感觉这个面向上,我们同时被好跟不好的感
觉拉着走:好的感觉出现了,我一方面享受着这种感觉带来的舒适感,一方面又担心
这种感觉消失,以及我该用什么方式来维持这种感觉;坏的感觉出现了,因为这种感
觉让我真不舒服,我不想要有这种感觉,我要远离这个感觉。
若是简略成一句话,就是“我们因为感觉而反动(react)著”。而且,我们会把这
种面对感觉的方式传达给其他人。举个例子来说,在某人心情不好的时候,对着他说
“别这么想”“会好起来的”,于是信念就在言语中被传递过去了。
除了好与不好这两种对感觉的分类之外,第三种分类是空洞的感觉,这种感觉跟不好
的感觉有所交集,却又不是不好的感觉,而是一种更深邃、更隐微的感受,比如说不
安全感、无意义感。
2.我们应该要这样表现情绪
有没有注意到,每当我们情绪上来的时候,我们都会用一些固定的方式来表现情绪?
所以对这个人,我愤怒的表现方式就是大吼,对那个人则是透过表现无助来愤怒。我
们时不时地为情绪代言,而且会不自觉地觉得这样表现才比较合理。更甚者,我们连
现在表现的是什么情绪都可能不知道,只知道我得这样做。
3.他一定都是在针对我
在自我脆弱的人身上,这个信念出现过太多次,以致于我几乎将它视作自我感薄弱的
同义表述。我们或许都有这样子的经验:“他这样做一定是针对我,我早就知道他看
我不爽很久了!”真的,只要人有自我感,人就都在自我防卫。我们一方面觉得别人
在针对我,同时地,我们又会用尽全力自我防护。
常常人做出某些行动,不是针对他人,而是为了保护他自己。而别人的自我防卫在自
己看来,会被扭曲成是针对自己而发。这还包括了误解别人的感觉,我举个我自己发
生的例子,下午因为杂务繁重,脑袋运转到当机,以致于我面无表情。当天晚上就听
到同事在议论我不知道在不爽什么,这就是一个扭曲的表现。
除此之外,与之相关的,还有猜测动机这件事。猜测动机是另一种自我防卫的变形,
我先以某些信念猜出对方为什么会这样做,然后自我认同说“对,他就是因为这些原
因才这样做”。所以,对方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怎么想
你做这件事的原因。
4.一定有个解药存在,那种解药是迅速作用的、便捷的、可以了解我的
这和活在文明社会的人所共有的信念有关,这个信念表明:要有效率、要快、要有效
。追求效度与速度反映了这个社会的时间主体感是很快速的,而当我们采取这种时间
观时,跟自己的断裂就会在催促跟匆忙中出现,焦虑也应运而生。从这点来看,我们
会觉得自己在浪费时间、自己怎么在做这种无谓的事,我应该要去做更有意义的事。
然而,当我们去做我们认知中那些有意义的事时,却又很常因为感到厌烦,而不自主
地去想“我还有什么该做的事?喔对啦,我还有这些那些没有做”。这种时间观的观
看方式是匆匆带过式的,当我们采取这种时间观,我们会习惯只看了事物一眼,然后
依照暨有的价值标准,来决定这件事有没有做的价值,以及要做哪些事。
不只选择是如此,当我们在做的时候也是如此。表浅生活方式的缺陷在于,这会让焦
虑变成生活的日常,并不断深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这种匆匆带过的选择方式是表浅
的,那就好像是只看到一个人的长相,就决定这个人是好是坏一样。这种生活方式会
让我们产生一种幻觉:一定有某种东西能让我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而这种东西是立即
性的。我只要知道能去做什么、知道某些我所不知道的东西,就可以解决我生活好像
浮在海面上这种不稳定、不安全的感觉。解药一定在,因为我相信有这种解药在。
5.我要能够解释所有事情,只有让事物变成已知的,我才会有安全感
这也是另一个比较隐微的概念,心智会有一种解释事物的冲动。解释事物并不是坏事
,那是心智了解世界的方式之一,同时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动作。解释本身并不是麻
烦所在,麻烦在于,我们的心智没办法用融贯的、一致性的方式来说故事。
说故事的意思,是指借由心智这个工具,将自己的过去串联起来,并说成一个说得过
去的故事。当自己的生命没有被串连、被正视、被不断观看时,困顿便会由此而发。
真的,能为我们的生命找到一套故事,那会让我们比较能够静下心来观看自己。
二、
我不太喜欢治疗两个字,这两个字蕴含了“人应该变成某种范式”的逻辑在内。不过
为方便起见,我在表述上或晤谈中,还是会使用治疗这个字眼,不过当我谈到治疗时
,我想要表述的意思可能会是:
1.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里发生了什么事
2.让我们来澄清一些东西,好让我能更了解你
3.如果进入了某些东西,会发生什么事,你会不会感到好奇?
4.你的系统里有一些不平衡的地方,让我们一起找看看,是什么让你这么难过
5.我习惯性的观看方式,包含人这套系统、人与环境、己身超越等等
前四者是在与人互动上比较细腻的互动方式,碍于文字的扁平性,我没办法透过文字
表达互动时种种的细微处,只能大略地提一下互动历程中发生的某些事。互动历程四
个字所指的,是我跟你时相遇、相处、对话、互动等等等等的每一个时刻,当把这些
发生的种种连接起来,看起来就像是一个不断发生中的过程(process)。
我们在这个历程中,会不断地进行某些事:
1.自我防卫机制 self-defense mechenism
我们刚出生的时候,对这个世界充满著好奇,以及基本上没什么防卫的天真状态。而
在成长的过程中,心智会因为在某些因素互动,而学习到一套自我的框架。这些因素
包含:
家族 - 我们出生与生活的第一个系统,也是我们画分出“我-你”分界的第一个场
域。在这个系统里面,我们透过跟父母、手足、亲戚互动,而学到一套初阶
的规矩。这种初阶的规矩本身并不理性,而且通常伴随着很强的强制性,以
及伴随“不做就会被惩罚,会有很严重的后果”等等的恐惧感。
举个例子,我曾经与一名朋友,相谈到最后,发现他不由自主地哭了出来,
并嗫嚅道:“我从来都不知道,我那么怕我妈,我被她纠缠了一辈子...为
什么妳要一直说我做什么都不对?为什么?”(已求得当事人同意)
家庭的影响无远弗届,我们在家庭会学到两套交缠在一起的规则,一个是世
代相传的代间传递规则,另一个则是父母双方本身演化出来的父母规则。也
是在这个场域内,借由演化出自我感,我们也随之而演化出了很深层、很基
本的需求与创伤。
在这个系统内,小时候的我们会自己摸索出一套存活在父母身边的方法,这
些方法通常是二分式的、概略的、简单的,自我证成的,而且这些方法会被
埋的很深很深,还不容许我们挑战。举个例子来说,我花了很久的时间,才
发现我一直告诉自己“顺应就好,不要表现你自己,你一表现你自己,你妈
就会死掉”。
这些自我防卫机制会伴随很深的悲痛、愤怒、不解,这些小时候的情绪会伴
随着自我防卫机制,一起将我们心灵逐渐埋葬,让我们逐渐变得麻木不堪。
同时地,这些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的互动中,很大一部分的问题来源。它们
通常会这样子呈现:
你都不懂我!
你让我很没有安全感欸!
为什么他都不理我?
只要我们没有深入生命,那些听来不理性的、不由自主的问题,就会一再出
现。在家庭这个部分,我们要做的功课,是去发现父母分别让哪些规则在这
个家庭中互动,自己的手足(如果有的话)又是怎么跟这些规则互动。再来
开始用代间传递的观点来观看家庭后,会对父母充满了恨意,所以另一项功
课是学着看到父母的不由自主。我们要学着接受一件事:父母是人,不是神
。我们的父母都会犯错,他们通常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只知道“我不要让
我小孩跟我以前一样”。我们的父母通常尽力过去当个父母,当父母是很难
的一件事,让父母是他们自己吧。
有一些比较深的情况,比如说长期的家暴、被父母性侵、被父母抛弃等等,
我想说的是,我们可以不原谅父母,但请在原谅自己之后,再来决定要不要
恨父母。我觉得“让父母是他们自己”可能会引起误解,好像在说父母做什
么都是可以的。不是这样的,我们生育孩子,便有义务要照顾养育他们长大
,也有义务让自己成长。父母有不能做的事,但这毕竟是理论上的。如果父
母就是做了那些不能做的事,那又怎么办呢?
经历过强烈创痛的人,通常会有一种直觉性的认知:“我一定做错了什么”
,这是强烈罪恶感的呈现。我一定做错了什么吧?不然为什么爸爸或妈妈不
要我?为什么他们会这样对待我?为什么?是不是我很脏?是不是我很不乖
?是不是我不够体贴?是不是我表现不够好?这是很令人心痛的,看到这一
点的人,很难不对父母怀抱着强烈的恨意。所以这里,会有第三项功课出现
:我们要学会原谅我们自己,事实上,我们并没有做那些那个不断漫骂我的
声音所说的那些事。
要注意的是,人身安全是很重要的,建立一个可以安全探索自己的空间,会
比什么都还来得重要。
学校 - 教育是另外一个几乎每一个人都会踏入的场域,我们在这个场域中,会进一
步加深与演化自己身上的初阶规则。除此之外,我们会接触到父母以外的权
威。学校的教育教导我们什么,会影响一个人未来的走向至深,而教育不光
只是课本上面的内容,还有老师做为一个权威者,是以何种示范给小孩知道
我们如何处理权威这件事。
通常来讲,小孩的精力会在逐渐文明化的过程中被慢慢消磨掉,除了从家庭
带来的家族内规外,学校也会提供一套“我们要怎么样才能被社会所利用?
才能创造自己的生产价值?才能做为一个有价值的社会人?”在资本主义的
社会中,学校传递的是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并逐渐磨掉学生原本各不相同的
样貌。现今的教育说到根源处,传递的是社会价值观、道德观、量化标准,
以及服从权威。
然而,教育也有培育心智能力的作用在。教育会提供一套思考的方式给我们
。同时,教育也是一个模仿的场域,孩子在这里学习怎么与他人互动,怎么
改变自身的人际策略,怎么与他人沟通,同时也是第一个不再完全以自己为
中心的小社会。
在学校里,我们会经历的困惑,第一个是人际性与情绪性的,比如说,怎么
与同侪互动?被排挤、被霸凌怎么办?考试考不好怎么办?我喜欢他,可是
我要怎么跟他讲?我们交往以后该做什么?如果我跟他们不一样会怎么样?
除此之外,学生的表现也间接反映了家庭的互动模式,敏锐的教师会在观察
学生之间的互动中,找出这名学生的家庭是否出了什么状况。
然而,在现今的社会里,学校被赋予了太多的责任,这些责任通常由基层的
教师来负责,以至于现在的教师往往承担了太多。过重的负担会降低教师的
敏锐程度,尤其是有心想要做事的老师们。
社会 - 所有个人规则都会呈现于此,通常能进入这个场域的人,有一个大致固定的
生活型态与思维模式,活动大致上是机械化的。在这里面,小时候发展的自
我防卫机制已经被层层包围住,这个层层包围的东西,是僵化个人边界与自
我感两者的核心。
在这个场域里,人被默认是成熟的、理性的、独立的、具合作能力的、有一
定专业技能的、心理坚强的、能扮演好角色的。同时地,会开始承担完全的
社会责任。在这里,我们被要求以成年人的方式来互动,也通常会自视为是
成年人。
在自我僵化的情况下,人通常不会知道他们在做什么,有很大一部分的人,
是顺应自我防卫机制在行动的反应有机物(reacting organics)。
2. 卡普曼戏剧三角 Karpman drama triangle
戏剧三角是一个咨商上的概念,人在进入一个角色僵固而缺乏弹性的场域时,我们的
角色会在三种状态中轮流切换:迫害者persecutor、拯救者rescuer,以及牺牲者
victim。
迫害者:扮演这类角色的人,会透过压抑别人来取得场域里的主导地位,
拯救者:扮演这类角色的人,会将他人的需求放在前面,并且认为自己应该
要满足所有人的需要。
牺牲者:扮演这类角色的人,会自视为受害者,或者某些行为中的被害人。
就我目前的会谈经验来看,卡普曼戏剧三角常常出现在失功能的家庭系统中。举个父
亲是酒精成瘾者的酗酒家庭来看,这个系统表面上看起来是这样的:
父亲酗酒,母亲则是父亲的被害人,而小孩会觉得自己必须保护母亲不被父亲攻击。
如果将眼光停在这一点,并拿卡普曼戏剧三角来解释,可以很容易地发现父亲是迫害
者,母亲是牺牲者,而孩子则是拯救者。但如果再把时间轴拉长一点来看,会发现这
个家庭接下来会出现的互动是:
父亲酒醒后觉得对不起母亲,于是向母亲道歉,觉得自己怎么那么没用;而母亲则是
接受了父亲的说法(“下一次我不会在这样了!”),孩子则觉得父亲是这个家里面
的毒瘤,这个家就是因为父亲才支离破碎,并把这股愤怒深埋心里,或者找某种方式
发泄出来。
这个后续的场景里,父亲由迫害者转变为广义上的牺牲者,而母亲则变相地扮演了拯
救父亲的拯救者,小孩在某种程度上,则扮演了迫害者。
而事实上,故事并不会在这里结束。有一天父亲又会跑去喝酒,然后继续父亲酗酒→
酒醒忏悔→父亲酗酒的轮回。如果我们可以再获得多一点资讯,对相谈人生存的环境
、互动的方式多一点了解,可能会很惊讶地发现,父亲的酒钱是母亲在给的。问她为
什么要给钱,她的回答也是模糊且闪躲的:“阿我就觉得他这次不会再这样了啊...
谁知道...。”
深入研判一个人的家庭环境,并且观察这个家族深陷而无法自拔的角色是什么,我们
就有可能发现自己的困境会是什么,或者自己正以哪些习惯性的方式,来跟这个世界
相处。
3. 代罪羔羊
代罪羔羊其实很好理解,就是找某个人来当敌人,并且认为“如果没有这个家伙,情
况一定就会好转”。
如果我们去看,会发现我们日常生活的用语是很不精确的,我们常常用那些我们其实
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的字,以及结构模糊的句子和段落,还有不清不楚的思考来沟通。
正因为这些不清不楚的地方,日常生活的沟通才能够成立。
这种不清不楚的思考,很容易让我们在问题出现的时候,把焦点放在有一个敌人这件
事上。一个在学校很皮的孩子,相信没有老师喜欢他的,然而很少会有老师去问:“
为什么这个孩子这么皮呢?”很少的,通常这个孩子会直接被定位成“他就是这样”
“家里面就没教好”,而不会去探看原因。
然而,或许这个孩子其实背负了家庭里面的一大股情绪,因为家庭里面的情绪没有宣
泄口,所以必须透过这个孩子很皮的表现,来让这股情绪能发泄在这个孩子身上。事
实上,所有呈现在表面的,背后都有很深刻的原因,而且原因通常是繁多又复杂,而
且还彼此交错的。
三、
我觉得一个人要茁壮起来,不是因为“茁壮起来是这个人应该要去做的,这是他的责
任”,而只是很单纯地觉得,当一个人茁壮起来之后,日子会比较好过。就单纯是这
样,一个茁壮起来的人,情绪会相对平稳,而且内在冲突与拉扯的力道会大幅降低,
那会让自己不再那么痛苦。
能感受到他人很痛苦,而且正在痛苦,这是大部分人具有的基本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