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龙] 哪一个中国是真实的?  ◎杨照

楼主: nameofroses (玫瑰的名字)   2010-09-07 20:46:45
    中国太容易让人家“各取所需”,要訾骂中国的人,何愁找不到让人
  愤慨、甚至让人惊骇的材料?要赞美中国的人,也绝对不乏可以拿来表扬
  的事例……                           
  多年以前,十几岁的时候,意外的机缘接触到一本《政大青年》,政治大学的校刊,
读到一篇深撼我心的文章。文章写的是义和团,不算是严格的历史陈述,没给什么义和团
拳乱的史实叙述,毋宁是对历史的感怀发抒吧。作者申述:让我们换个角度看义和团,不
要习惯性地将义和团看成是“腐败满清”的劣行之一,或拿后来八国联军与辛丑条约的结
果反推证明慈禧的昏庸与无知,改从中国与西方霸权交接的脉络看,那么义和团就不再是
闹剧,而是民族巨大而悲愤的史诗一环了。想想:一个民族被欺压侮辱到宁愿相信赤手空
拳能够打赢火砲,相信血肉之躯可以抵挡枪弹,这是何等的无奈!
年少时“悲剧”的感动
  年少的我一次又一次阅读那篇文章,眼睛贴著一个个方块字,久久无法离开。多年之
后,我可以确认,那是我成长期中华民族主义情绪的重要起点。脑中挨了一记思想敲击,
被迫去想:我们从历史课本里学来,关于中国过去的种种,对吗?不需要提供什么新鲜的
材料与事件,只是用了不同情感立场去对待,义和团就可以、也必须变成另外一回事,完
全不同的一回事。而且我自己的心绪,毋宁比较接近文章里的“悲剧”感动,完全无法反
驳文章的论点。
  换句话说,我只能选择放弃,或至少是动摇原本视为天经地义的课本历史知识,导致
天经地义瓦解的力量,正是一种民族主义的信念,以及信念背后的强烈感情。
  从那时开始,我追索阅读大量中华民族主义史学的著作。钱穆、唐君毅、梁漱溟、牟
宗三……尤其是钱穆的《国史大纲》,如此清楚揭示了看待“自己的”历史的温情原则,
书前一篇〈阅读此书应该具备之信念〉,曾经是我们少年友朋间彼此流传背诵的文字。
  也是这个时候,意识、观察了当年浩浩汤汤席卷台湾的中华民族主义潮流。那个社会
、那个时代,如果要选择关键字来描述的话,一定是“我们的”、“中国的”、“中国人
”。写中国的诗(不是西洋诗的移植翻译)、唱我们的歌(不是美国“热门歌曲”的无意
识翻唱)、寻找中国的社会科学以及中国的道路。
  在如此时代气氛下,我放弃外文系,进入历史系就读,胸中继续燃烧着对于中国历史
、中国传统的热情。内中有一种天真的英雄主义情绪作用着,中国历史与中国文化多么落
难倒楣啊!被欺负被侮辱被践踏还被轻视遗忘,正因为中国文化那么苦涩,所以我们才要
跟它不离不弃,要不然我们跟那些现实功利的人有什么两样?站在富人、权力者旁边的,
永远成不了英雄,只有选择和倒楣可怜的人并肩共其痛苦的人,才有机会当英雄。我年少
的心灵中一直有着这样素朴的正义感为其基底啊!
转化成一种点滴式理解的知识态度
  不过四年大学教育下来,我对中国历史的态度大大改变了。大学四年级,自觉折磨却
又无法逃避地,在准备研究所考试而重读《国史大纲》时,写了长篇的阅读札记。我必须
对自己承认,钱穆的想法、钱穆的整个史学架构,不再能满足我,不再能说服我了。《国
史大纲》一开头就谈中国历史的源远流长,没有别的文明曾经保留这么久又这么完整的史
料,这是钱先生认定的中国史学最大的光荣、最深刻的价值。然而,我察觉了,“完整”
这两个字,正是钱穆史学,甚至整个民族主义史学最大的盲点。我在札记中挣扎地写下:
钱先生相信中国历史都在那两千多年的史书文字材料里,让他看不见两样东西,第一是看
不到没有被记录在历史书里的,其他的中国历史活动。第二是看不到中国史书传统有其强
烈的偏见,那基本是文人的纪录,带着文人的价值判断,但中国历史不应该只是文人的历
史,更不应将中国历史化约成文人建构的“大传统”,拒绝、否认了其他“小传统”的存
在。
  我必须告别《国史大纲》、告别我曾经深情投注学习的中华民族主义史学,因为我想
认识“真实的中国”,不只是文人大传统里呈现的那个中国,而是包括藏在考古、民俗、
田野材料中,各式各样“小传统”交织而成的复杂中国图像。我们过去说。“大传统”中
整理归纳的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特色,往往不适用于众多繁杂的“小传统”事实,然而我
们不能因为这样,就用“大传统”概念否认“小传统”的存在事实。
  告别《国史大纲》的同时,我热情地阅读、吸纳波普(Karl Popper)的哲学著作,
在《历史主义的困穷》里我学到了波普主张的“点滴式改革”(piecemeal reform),并
将之转化成为一种“点滴式理解”的知识态度,尤其是看待中国历史的态度。我努力说服
自己,任何对于中国的全称式理解,都不可能对。我们需要保持“拆解”的习惯,把中国
拆开来一块块地理解、一块块地描述,或许有一天,“点滴式理解”累积够久了,能有机
会重新拼凑一个巨幅中国图像;不过反正我们当下没条件想到那里去。现实当下,真实中
国只存在于“点滴式理解”、碎片小图像里。
两个巨幅中国图像的冲突
  花那么多篇幅叙述自己过往的转折,为的是要说明:我看到龙应台和陈映真的论辩,
发生在两个巨幅中国图像的冲突上。
  请循其本。事情的起源是中国大陆近来连续几桩媒体言论紧缩的变化,以及为了袁伟
时的文章,导致《中国青年报》的《冰点》遭到停刊。
  在一件事上,我完全同意龙应台,那就是用政治力量箝制言论,以及用政治力量传播
仇外的意识形态,是件错误的事,这样的作法违背了两三百年西方启蒙理性主义,好不容
易建构起来,并说服许多人信服的文明标准。而且,不管是什么国家的什么人(美国总统
布什),为了什么缘由(遂行攻打伊拉克的侵略意志)做同样的事,都同样该被反对、被
谴责。
  这是再清楚不过的是非价值与文明理性,对我而言,相信对龙应台也是一样的。
  可是另外一件事,龙应台雄辩行文中也显得如此理直气壮的,对我就没那么明白了。
那就是:《冰点》事件等同于胡锦涛与胡锦涛路线,因此“‘胡锦涛’三个字在二十一世
纪的当下历史里,仍代表一种逆流”。
  龙应台问:“中国为什么极力争取主办奥运和世博?目的不就是企图以最大的动作向
世界推销一个新的中国形象:你看,中国是一个充满发展能量、爱好世界和平、承担国际
责任的泱泱大国!如果对外面的世界推销的是这样一个形象,关起门来教下一代的,却是
‘中华文化至高论’、‘外来文化邪恶论’以及义和团哲学,请告诉我,哪一个中国是真
实的?”
  文章中的问句,是“修辞问句”(rhetorical question),问法本身也就预示了答
案酖酖中国是虚伪的,中国做不到或不愿做自己对外推销的进步形象。
  于是《冰点》事件先上纲成胡锦涛路线,又再度上纲成对中国的评断了。那当然是严
厉的评断。作为一种书写策略,我能体会龙应台的用心,上推到胡锦涛就可以把对《冰点
》的评论,个人化感情化为对胡锦涛的喊话;严厉指责中共“虚伪”,可以刺激中国“假
戏真做”,从假进步变真进步,假文明开放变真文明开放。
差异的背后 惊人的相似
  不过,让我不安,或许也同样让陈映真不安的是,这样的策略就架空了、扭曲了非常
核心的问题,龙应台自己问的:“哪一个中国是真实的?”
  陈映真文章一开头就不客气明言,他认为龙应台“被对中国的刻板成见所蒙蔽”,而
他接下来提出的是他自己认定的另一种中国面貌,“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生长点的一部
分。她的经济发展,早已发展成世界和平、多极、平等、互惠发展与秩序的推动者,努力
团结爱好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的中小民族与国家,制衡力主自己单极独霸的大国,而卓有成
效。”
  换句话说,陈映真不满龙应台批判、刻画的中国图像,而他表达不满的方式,是提出
另一个中国图像对抗龙应台,说:“你为什么看不到这样的中国!”
  反复阅读龙、陈两篇文章,我确认了两件事。第一件,龙、陈两人的差异,其实不是
据以评价中国的标准的差异,而是对现实中国描述上的差异。第二件事,藏在两人差异的
背后,是惊人的相似,两人都用“整体”的眼光在看中国,试图刻画描述一个“整体”的
中国。
  因为有自己过去在中国知识上的挣扎历程,我无法用这样的“整体”理解中国、讨论
中国。中国,尤其是目下变动如此快速,却又沉积众多历史弊病的这样一个中国,不可能
“非此即彼”。如果关键真正在“哪一个中国是真实的?”那么我只能有一种态度:中国
,可能既是龙应台忧心的,也是陈映真歌颂的,更可能在他们忧心与歌颂的之外,还有更
多不同、甚至矛盾冲突的面貌。
在最古老与最前卫之中,点滴聚拢复杂的中国图像
  这正是今天中国议题带来的最大困扰,却也是我们不能逃避的知识课题。和其他社会
其他国家(包括台湾、美国)相比,今天的中国最缺乏一致的、可掌握的形象。我们可以
同时在中国找到最古老与最前卫、最落后与最先进的现象。中国太容易让人家“各取所需
”,要訾骂中国的人,何愁找不到让人愤慨、甚至让人惊骇的材料?要赞美中国的人,也
绝对不乏可以拿来表扬的事例。正是这种多元多样的复杂混乱,让对中国的讨论,常常鸡
同鸭讲,对不上话头。
  怎么办?我能想到的毕竟还是只有回到耐心的“点滴式理解”路子上。我们必须学习
压抑用全称、巨视角度谈中国的冲动,必须学习牺牲部分透过全称、巨视行文能够达到的
修辞效果,具体、明确地将要讨论的中国现象定位清楚,不让它漫散飞扬。一点一滴,让
我们累积对中国的区域知识(local knowledge),再看看未来这些区域知识会舖排成什
么样的新拼图。
  如果不扯胡锦涛,不用单一事件规范中国社会个性,那么我们需要怎样的背景来了解
“冰点事件”?把这些背景点滴聚拢了,会不会我们可以有不一样的,有限但扎实的“冰
点事件”区域观点呢?
  这是我希望从龙、陈对话中可以刺激出的中国讨论风格。
【2006/02/23 联合报】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