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 103-1 A4 陈平坤 中华禅:安心之道的探索

楼主: Lrouvbey9653 (L~)   2015-01-27 23:39:20
※ 本文是否可提供台大同学转作其他非营利用途?(须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条件):Y
哪一学年度修课:
ψ 授课教师 (若为多人合授请写开课教师,以方便收录)
陈平坤
δ 课程大概内容
禅学
Ω 私心推荐指数(以五分计)
可以习惯教授跟高僧一样的讲课速度与声调 ★★★★★
无法接受上面的条件但仍然对禅学深具兴趣 ★★★★
对禅学没兴趣但可以接受每周交心得和点名 ★★★
对禅学没兴趣,只想悠闲拿学分 ★
η 上课用书(影印讲义或是指定教科书)

μ 上课方式(投影片、团体讨论、老师教学风格)
前两节正课 投影片
开学后会由助教进行分组,共分为十组,每一组约八人
第三节讨论课须按组别入座,发签名单签名(必点)
讨论课包含小组报告和课堂讨论。这部分后面会详述。
σ 评分方式(给分甜吗?是扎实分?)
我认为评分方式不太清楚。
根据CEIBA:期中+期末40%、课堂问答讨论40%、出席听讲情况40%
实际上期中考(期中讨论)因为教授请假所以取消。
作业分数助教另外来信,说每次作业4%共20%。
课堂问答讨论,助教说以加分方式处理,最高+5。
讨论课每次发言都可以+1分,若在CEIBA讨论区发言则每次+0.5分。
后来助教也没有说明期中取消后评分会如何调整。
ρ 考题型式、作业方式
每一周由各组针对特定主题以投影片辅助报告,助教二周前会给参考文献资料
如:中华禅教里有所谓“道不用修”的看法,它是什么意思?
它是一种合理可信的禅思想吗?
报告时间为35分钟,剩余时间为课堂讨论。
每次报告后必须交心得报告上传至CEIBA,时限为隔周周三。
刚开始是规定要交10次心得作业,在群情激愤之下调整为五次。
期末考会提前一周给题目,据说题目和上学期的一样。
型式是每一个大题50分共四大题,选择其中两个大题作答。
另外比较靠北的是,10/30助教来信说因为期中考时间调整(11/12→11/19)
所以我这组被迫提前在11/12报告(本来是11/19),刚好碰到期中考周= =
然后11/12当天助教又寄信说期中直接取消,课程&报告全部提前一周。
至于我后面那组的同学们有没有被提前告知我就不知道了。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为外系选修,需先有什么基础较好吗?老师个性?
加签习惯?严禁迟到等…)
讨论课必发签到单。
期中考前有一次户外教学活动是到某个佛教场所听讲,要坐捷运去。
这学期有一个法师来演讲三节课,也要签到。
我在法师演讲那三节课全程在场,课间签到时间没去签到(想说上完课再去签)
结果本来6:20该下课 等到六点半我真的等不下去了
我后面还有课 所以就和助教报告后离开了
结果当晚和助教说签到的事情 助教跟我说我"提前"离开是我自己的问题
而且我自己应该要在中间下课的时候签到 并且劝我不要记挂没有签到的事情。
实际上助教自己都说有好几个同学都发了类似的email给他
然后要我自己提出证明(我怎么提出我有听完三节课的证明?)
Ψ 总结
除非对禅学真的有兴趣,否则非常不推。
下课时间很不稳定,如果你三789后还有课or有事情千万不要选。
延后下课是家常便饭,好几次我都因而飙车赶时间
我的出席状况是一次未签到,一次事前请假,一次被吃掉(如前所述)
户外教学那次我因为789后还有课不能去,也和助教说明了。
作业我不怎么写,20%拿了3%吧,完全无法对禅学内容产生共鸣。
讨论的部分有在CEIBA发言过。小组报告是担任组长。
期末考有照教授说的写了两题,写到考卷背面。
我最后拿了C,不知道点名分数是怎么算的。
我觉得一个学期下来,先不提成绩,实际上完全没学到东西。
老师正课的全班出席率大概一半,其中有七成的人都没在听。
刚开始我都待在那里试着听课,可是教授的语气实在平淡到令人毫无动力。
法师演讲时我是这么想的:如果教授上课也是这个节奏那该有多好。
可能我对待这门课的态度有问题,不过我实在无法接受教授的上课型态。
建议如果真的想修,可以开学后去旁听,再决定要不要修。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