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意识] 从旧机一窥南进基地的蓝图

楼主: pmtinameow (Tina喵)   2010-06-14 06:24:15
※ [本文转录自 NTU 看板 #1C5Hhugr ]
作者: Claypatterns (黏土)
标题: [意识] 从旧机一窥南进基地的蓝图
时间: Mon Jun 14 01:52:54 2010
从旧机一窥南进基地的蓝图
◎董昱 (社工一)、吴嘉浤(中文三) (本文刊载于台大意识报第034刊)
http://tinyurl.com/NTUcpaper03403
帝大初创格局
当初台北帝国大学的总区校地规划范围,大约只有今日的四分之三,缺少的四分之一
是今天小椰林道以东,总图以北的部分;换言之,今天的小椰林道就是日治时期 帝大的
校界。当然,小椰林道过去的样貌也非今日所见,而是瑠公圳的“大安支线”。由此可见
,帝大北部的校地范围几乎是由瑠公圳与其支线所构成,这也显示出 台大的土地在过去
是为农地所用。
  台北帝国大学的校园规划,在创校初始便已确立雏形:利用东西向延伸的巴洛克式轴
线,连接道路南北的端点建筑,表现空间的张力。轴线北部为图书馆(今校史馆)、文政
学部(今文学院),南侧为生物学教室(今一号馆)、理化学教室(今二号馆)及本馆(
今行政大楼)南北校舍以丁字路向外延伸,主要建物的正面均错开配置。入口则因应瑠公
圳的流向,取角四十五度 转入校园,造成幽深内奥、深藏不露的效果。
农业的帝大到南进的基地
而今事变连连,需要内外地共同为扩充生产力计画努力,加上以第二次欧洲大战为契
机,除了必定要完成国家防卫,这也加深了台湾工业化的重要性,甚至是对应到这 种国
策工业的促发,这对企业经营也展现了飞跃性的进展。从现在帝国的国防产业和其他各观
点来看,工业化学的发展是有需求的。为了建设工业台湾,需要深入研 究工业技术,而
基础的研究也不可或缺,这是我们痛切恳求的部份。目前台湾的工业教育,高等工业学校
有一所,中等程度的有三所,教育的扩充也是急迫的需求。
——森冈二朗,台北帝国大学工学部创立准备委员会委员长,于台湾总督府致词。
1940/7/17,台湾日日新报。
   日治时期,帝大将大部分的校地规划为农学院用地,包括椰林大道以南至基隆路等
地区,都是农学院的实验农地、农院教室……云云。一直要到西元1940年, 帝大才开始
规划工学部(即工学院),由东京帝大工学部机械工学科的丹雨重光等人进行筹备,1943
年开始第一届的招生,设有应用物理(机械)、电气工学 (电机)、应用化学(化工)
及土木工学四科。据当年度的校舍一览,当时工学部已有两间暂时的木造教室可以使用(
今工综所在地)。
  为了南进政策的需要,工学部已然成为发展重点。在当时的规划中,校园北方有操场
、射击场等军事训练场地,在它的东侧,帝大计画利用今天旧机馆以北的地区,兴建十七
栋型构与今天旧机械馆整齐划一的建物,作为台湾工业的高等教育基地。当时除了机械馆
,也已有兴建土木馆的计画。
  与二次战前比较,虽然还是殖民者性格下的校园规划,当时以模仿西洋中世纪的艺术
风格包装,太平洋战争开战后,帝大的校园规划宛若军营,一改巴洛克轴线、丁字路口设
计,朝向今日的辛亥路、基隆路,宽敞的十字路纵横交错,堆叠出大量形制类似的单调建
物。规划于今辛亥路凝态科学馆的位置设置大门,开辟巨大水池,广场的宽度达椰林大道
的两倍,向下开出的林荫大道成为校园的新轴线干道,加上方格齐整的校区切割,完全展
现了军国主义最高峰时期的森严意志。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位于五条轴心大道中心,椰林大道底端的南方人文研究所及南方
资源科学研究所,纵使是否曾经兴建成功还有待讨论,但它负有汇整南洋的人文科学知识
,进而掌握殖民地人民的历史任务,却是不争的事实。
从帝大到台大
  然而,日本殖民时代随着二战的结束画下休止符,“未完成”的帝大校园随即被改
名为“省立台湾大学”。除了名称的改变,校园在硬件建筑方面也有新的样貌。而当初对
于 “工学部”的规划,也就随着时间逐渐被淡忘;少有人知道的是,今年将要拆除的旧
机械馆,不仅代表了工学院最初的历史,其实同时也就是帝大这项壮阔计画最好 的见证
者。
  机械旧馆的存在,提醒了我们帝大/台大的殖民性格,思考过往的校园规划,除了审
美的趣味、校园的表情,也应该看见它背后的 历史意义,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未来当工
学院的老师学生们走进工综新馆上课、学习之余,不知道窗外风的声音,是不是还会提醒
着人们:这一段气势宏大、却又曲折虚幻的校园故事?
作者: chandler0227 (钱德勒)   2010-06-14 01:54:00
以前老师说~本来会有第二栋第三栋.....一整排旧机的结果盖的材料要运到台湾时.....被美军飞机炸掉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