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会长周记 :) 08.12.01

楼主: pmtinameow (Tina喵)   2008-12-02 21:31:57
※ [本文转录自 NTUSA 看板]
作者: workinfloat (workinfloat) 看板: NTUSA
标题: 会长周记 :) 08.12.01
时间: Tue Dec 2 02:16:20 2008
Dear NTU,
    上周二的校园规划小组讨论“校总区东北区发展计画”,是一个
  大约十年~十五年后的中长程规划,范围从辛亥路以南、枫香道(基
  隆路三段155巷)以东,基隆路以北之三角区域。现有的建筑物是法学
  院、摩斯、社会系一带一直到明达馆附近。
   这一块区域的近况可以描述给大家听,这是从学校开发、建设的
  角度:电资学院扩建了博理馆、明达馆,法学院与社科院,都准备要
  迁回,东北区的经常性使用人口会大幅增加。另外,本区也有一部份
  是教职员宿舍,将会逐年搬迁至新的宿舍和自费兴建的住宅。配合可
  能的建设案,建筑师希望能提出一个包含交通、景观、公共服务设施
  等等面向的完整规划。
整理一下会议资料的重点,比较大的改变的大概有这些部分:
  
  一、交通:
简而言之,这份规划案希望能逐渐拆除机械系临时工厂、机械系
  焚化炉实验室(近期阶段),中非大楼、农机二号馆及储藏室、油库
  、数化研究生宿舍及车棚、男单身宿舍(中程阶段),连结辛亥路大
  门与长兴街口,成为一条直通的道路。
时间点还无法预测,少说是十年后。在规划案中短期阶段中要做
  的除了拆除临时工厂等等,还包括社科院建设施工:可以得知,所谓
  短期阶段还在好一段时间之后,枉论中期、长期,乃至整个东北区交
  通动线。
另外,这份规划案也建议,为了疏导长兴街车流,希望以基隆路
  155&156巷作为替代道路,由长兴街宿舍区引导脚踏车从基隆路三段
155巷通行,到156巷(农场旁道路)衔接至舟山路。
  二、广场:
东北区将来有开发潜力的节点有三处:辛亥门广场,水杉道端点
  广场,长兴门。可能会以街道家俱(它在资料上放了露天咖啡座的照
  片)、公共艺术配置等作为空间设计的重点。
  三、生活圈规划:
本区除了语言训练中心旁边有一些零星的摊位,明达馆一楼委外
  经营(其实学生也不太去那里吃东西)之外,距离本区最近的餐饮是
  活大。体育设施更是天高皇帝远,距离最近的篮球场(位于宿舍区内
  )也有四百多公尺。
所以规划案在这里最主要提出三项生活圈的设施:脚踏车大型停
  车场、体育设施(它在资料里画了个椭圆形的操场)、餐饮设备。希
  望能对将来法学院、社科院迁入的师生有较完备的生活机能。
规画案中当然也提了不少景观绿地、开放空间,也设计了东北区
  的校园形象。整体看来,这是一份颇焕然一新的设计案。我从前对台
  大的印象,确实到黑森林就停止了,顶多也只是骑脚踏车穿越新闻所
  附近小路去长兴街。从这份规划中,可以想像到将来东北区会是一块
  开阔、通达,生活机能与公共空间都有完善计画的区域。
不过在会上我与学生会干部也形成了两点基本主张:一,道路交
  通规划应以行人、脚踏车为主。从辛亥路大门到长兴街的直达道路,
  虽然在企画案中说明是以人车分道设计,不过,人与车虽然是分开了
  ,脚踏车的动线却没有特别明显。如果仍然只是一般的柏油路,结果
  仍然会是汽车优于脚踏车的行进。二,体育设施的设计,必须考量整
  体校园需求。我在会议上发言,指出:椭圆形操场的想像不一定是正
  确的。学生可能不那么需要田径场、网球场,而迫切需要羽毛球场、
  舞蹈排练场地。如果是如此,东北区的体育设施规画可能就会是一个
  小的新新体,而不是一个操场。而我们也相信不同的体育设施会对于
  整体空间配置有相当大的影响。
会议没有定案性的结论,各委员持续发表看法,而主席裁示将与
  总务长讨论后再向校规会报告。规划案将会持续讨论。
菁芳  08.12.01
作者: a855341 (崧楼下的脚印)   2008-02-02 21:47:00
会长当天比较注意体育场地 那天我也偶去开会学代会有发言有关黑森林的绿地问题详细可以等纪录出来再看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