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梵语: ,转写:Mahā Karu ā Dhāranī),全名千手千眼
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大悲神咒,又称大悲心陀罗尼(Mahā Karu ā
-citta Dhāranī)、千手千眼观音大悲咒(Sahasrabhuja Sahasranetra Avalokite
vara Mahā Karu ā Dhāranī)、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陀罗尼、无碍大悲陀罗尼、广
大圆满陀罗尼、满愿陀罗尼、随心自在陀罗尼、救苦陀罗尼、延寿陀罗尼、灭恶趣陀罗
尼、破恶业障陀罗尼、速超十地陀罗尼,有时也称青颈观音大悲咒(梵语:
,转写:Nīlaka ha Dhāra ī,义为“青颈陀罗尼”,是指青颈观音的咒语),
而朝鲜半岛则习惯称之为神妙章句大陀罗尼(韩语: );是大乘佛教《千手千
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经》(《大悲心陀罗尼经》)中的咒文,汉传共有八十四句
,为梵语构成的咒文章句。
《大悲心陀罗尼经》中,佛陀告诉阿难尊者说:“如是神咒,有种种名:一名广大圆满
、一名无碍大悲、一名救苦陀罗尼、一名延寿陀罗尼、一名灭恶趣陀罗尼、一名破恶业
障陀罗尼、一名满愿陀罗尼、一名随心自在陀罗尼、一名速超十地陀罗尼。”
此咒名称彰显了观世音菩萨欲安乐利益一切众生之广大圆满、无碍大悲的大悲愿力,及
此咒不但能除一切灾难、以及诸恶业病苦;且能成就一切善法、随心满愿;远离一切怖
畏、速登佛地的威神特德。今人以《大悲咒》简称之,取之观世音菩萨慈披众生之大悲
愿力而命名。
此咒由过去九十九亿恒河沙劫诸佛所宣说,后于千光王静住如来的净土时,千光王静住
如来为观世音菩萨传授“广大圆满无碍大悲陀罗尼”,并且对他说:“善男子汝当持此
心咒,普为未来恶世一切众生作大利乐。”。当时观世音菩萨听了此咒之后,即由初地
菩萨,升至第八地不动地菩萨果位。于是心生欢喜发出誓愿说:“设我当来之世能利乐
一切众生者,令我即时身生千手千眼具足。”如此发愿后,果真顿时身生千手千眼,并
且十方大地都为之震动,十方诸佛亦都放出无量光明,遍照十方无边世界。
宣说因缘 编辑
依据《大悲心陀罗尼经》记载:“释迦牟尼佛正要广说陀罗尼法门时,突然十方大地震
动,三千大千世界皆作金色,是因为观世音菩萨密放神通之故。但因为大众皆疑惑,总
持王菩萨见到这种稀有的情况,便起立合掌问释迦牟尼佛:‘如此神通的相貌,是谁所
放?’而释迦牟尼佛回答说:‘现场的大会里,有一名菩萨,名曰观世音自在,从无量
劫以来,成就了大慈大悲,擅能修习无量陀罗尼门,为了使众生安乐,所以释放神通威
力。’释迦牟尼佛话说完,观世音菩萨从座而起,向释迦牟尼佛合掌说:‘我有大悲心
陀罗尼咒,现在想要说,为了使所有的众生得到安乐、除一切病苦、得寿命、得富饶、
得除一切所有的恶罪、远离一切的魔障碍困难、成就清净的功德、能成就一切所有的善
根、远离一切的恐惧害怕、速能满足一切所希望所求的,希望世尊能够慈悲的允许我向
大众宣说。’释迦牟尼佛听见观世音菩萨的请求,释迦牟尼佛就说:‘善男子,你是如
此广大的慈悲要向大众宣说大悲咒,现在正是时候,我随喜你的功德,十方诸佛也随喜
赞叹你的功德。’”
诵持功德利益 编辑
得十五种善生 编辑
诵持大悲神咒者,得十五种善生者:
所生之处常逢善王。
常生善国。
常值好时。
常逢善友。
身根常得具足。
道心纯熟。
不犯禁戒。
所有眷属恩义和顺。
资具财食常得丰足。
恒得他人恭敬扶接。
所有财宝无他劫夺。
意欲所求皆悉称遂。
龙天善神恒常拥卫。
所生之处见佛闻法。
所闻正法悟甚深义。
不受十五种恶死 编辑
据《大悲心陀罗尼经》经文的记载,若诸人天诵持大悲心咒者,不受十五种恶死也。其
恶死者:
不令其饥饿困苦死。
不为枷禁杖楚死。
不为怨家仇对死。
不为军阵相杀死。
不为豺狼恶兽残害死。
不为毒蛇蚖蝎所中死。
不为水火焚漂死。
不为毒药所中死。
不为蛊毒害死。
不为狂乱失念死。
不为山树崖岸坠落死。
不为恶人厌魅死。
不为邪神恶鬼得便死。
不为恶病缠身死。
不为非分自害死。
其他利益 编辑
据《大悲心陀罗尼经》经文的记载,读诵大悲心咒者可有其他如下利益:
临命终时十方诸佛皆来授手。欲生何等佛土,随愿皆得往生。
不堕三恶道。能生诸佛国。得无量三昧辩才。
诵持大悲神咒者,于现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不得为大悲心陀罗尼也,唯除不善
、除不至诚。
若诸众生侵损常住饮食财物,千佛出世不通忏悔,纵忏亦不除灭,今诵大悲神咒即得除
灭。若侵损、食用常住饮食、财物,要对十方师忏谢,然始除灭。
对咒生疑者
对大悲咒生疑者不能灭罪,但因阅读大悲咒任可得菩提之因[1]
“ 今诵大悲陀罗尼时,十方师即来为作证明,一切罪障悉皆消灭,一切十恶、五逆、谤
人、谤法、破斋、破戒、破塔、坏寺、偷僧只物、污净梵行,如是等一切恶业重罪,悉
皆灭尽。唯除一事,于咒生疑者,乃至小罪轻业亦不得灭,何况重罪;虽不即灭重罪,
犹能远作菩提之因。若有诵持大悲心陀罗尼者,得如是等功德利益也,一切天人应常诵
持勿生懈怠。 ”
咒文翻译 编辑
大悲咒由金刚智于719年—741年间翻译成中文(大正藏T.1112),后又经其弟子不空于
723年—774年间两次翻译(大正藏T.1111,T.1113b),后来由指空于1326年—1363年又
进行过翻译(大正藏T.1113a),因此有不同的翻译版本。其中以唐代伽梵达磨所译之《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所载为基础并经增加的“八十四句
大悲咒”流行最广。
汉传大悲咒全文有两个版本,一为唐朝永徽显庆(约650—660)年间,由伽梵达摩翻译
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大悲咒分句成82句。另一版
为不空翻译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大约是在唐朝天宝到大历(723—
774)年间翻译。不空翻译版的大悲咒在音译的汉字选用上和伽梵达摩译本相当一致,但
分句成84句。不空译本第81到84句是:“悉殿都(81)漫哆罗(82)跋驮耶(83)娑婆
诃(84)”;伽梵达摩译本则是:“唵悉殿都曼哆囉钵驮耶(81)”。可以看出两者内
容相同,只是分句不同;伽梵达摩译的第81句,不空分成81、82及83句;而伽梵达摩译
的第82句与不空译的第84句相同(“娑婆诃”)。[2]
今时汉地通行的是伽梵达摩的译本,但在分句上采用不空的84句。然而,其中还有些微
差异,〈大悲咒〉第16句伽梵达摩和不空译的都是:“萨婆萨哆.那摩婆伽”,台湾流
行的版本则是“萨婆萨哆.那摩婆萨多.那摩婆伽”,其中多了“那摩婆萨多”五个字
。据知这个多五字的版本,明末或更早以前已见流行 [3],具体出于何时不知。有人认
为这纯粹为手民之误(未必是编辑者抄错,更多情况可能是排版排错)。这五个字:【
那摩婆萨哆】,无非把后四字里的“那摩”,和前四字里的“婆萨哆”,给颠倒重复了
一次。 [4]
梵文版 编辑
84句大悲咒,并没有保留梵文本的原本。今天能看到的梵文本,是梵语学者根据汉文版
的意思去构建出来的梵文本。但是不同的学者构建出来的梵文本都不是一模一样。比如
台湾的梵文学者林光明先生,与台湾的梵文学者果滨构建的内容就不一样。而即便是林
光明先生的版本,前后几个版本也有差别。
汉文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大悲神咒
南无喝囉怛那哆囉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卢羯帝烁钵囉耶。菩提萨埵婆耶。摩诃萨埵婆
耶。摩诃迦卢尼迦耶。唵。萨皤囉罚曳。数怛那怛写。南无悉吉栗埵伊蒙阿唎耶。婆卢
吉帝室佛囉愣驮婆。南无那囉谨墀。酰利摩诃皤哆沙咩。萨婆阿他豆输朋。阿逝孕。萨
婆萨哆那摩婆萨哆那摩婆伽。摩罚特豆。怛姪他。唵阿婆卢酰。卢迦帝。迦罗帝。夷酰
唎。摩诃菩提萨埵。萨婆萨婆。摩囉摩囉。摩酰摩酰唎驮孕。俱卢俱卢羯蒙。度卢度卢
罚阇耶帝。摩诃罚阇耶帝。陀囉陀囉。地唎尼。室佛囉耶。遮囉遮囉。摩么罚摩囉。穆
帝隶。伊酰伊酰。室那室那。阿囉参佛囉舍利。罚沙罚参。佛囉舍耶。呼嚧呼嚧摩囉。
呼嚧呼嚧酰利。娑囉娑囉。悉唎悉唎。苏嚧苏嚧。菩提夜菩提夜。菩驮夜菩驮夜。弥帝
唎夜。那囉谨墀。地利瑟尼那。波夜摩那。娑婆诃。悉陀夜。娑婆诃。摩诃悉陀夜。娑
婆诃。悉陀喻艺。室皤囉耶。娑婆诃。那囉谨墀。娑婆诃。摩囉那囉。娑婆诃。悉囉僧
阿穆佉耶。娑婆诃。娑婆摩诃阿悉陀夜。娑婆诃。者吉囉阿悉陀夜。娑婆诃。波陀摩羯
悉陀夜。娑婆诃。那囉谨墀皤伽囉耶。娑婆诃。摩婆利胜羯囉夜。娑婆诃。南无喝囉怛
那哆囉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嚧吉帝。烁皤囉夜。娑婆诃。唵悉殿都。漫多囉。跋陀耶
。娑婆诃。
佛家弟子常常在观世音菩萨佛像前,供奉饮用水若干,念诵大悲咒七七四十九遍,即成
为大悲咒水,简称大悲水。信众相信,此水洒布环境可以结合成结界,避免火灾,驱逐
邪魔,给病人或老人饮用,可以治病保健。[5]
参考文献 编辑
大悲心陀罗尼经. 今诵大悲陀罗尼时,十方师即来为作证明,一切罪障悉皆消灭,一切
十恶、五逆、谤人、谤法、破斋、破戒、破塔、坏寺、偷僧只物、污净梵行,如是等一
切恶业重罪,悉皆灭尽。唯除一事,于咒生疑者,乃至小罪轻业亦不得灭,何况重罪;
虽不即灭重罪,犹能远作菩提之因。若有诵持大悲心陀罗尼者,得如是等功德利益也,
一切天人应常诵持勿生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