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国际关系二
课程性质︰政治系大一必修,他系选修,可抵A5通识
课程教师︰郭铭杰
开课学院:社科院
开课系所︰政治学系
考试日期(年月日)︰2020/06/18
考试时限(分钟):90分钟
试题 :
壹、
单选题:每题5分,共85分。
1. 有关国际关系三大宏观理论 (Grand Theories),下列何者错误?
A. 现实主义 (realism) 将国家视为最主要的行为者。
B. 自由主义 (liberalism) 关注经济议题,主张经济利益是多数行为者的共同利益。
C. 建构主义 (constructivism) 在冷战时期,获得学界高度重视。
D. 三大宏观理论都是世界观 (world views),在实务分析上有其侷限。
2 在1960年代,国际关系学界对国际合作的研究累积许多成果。试问下列哪一叙述错误?
A. 国家彼此互动的时间越短,相对来说,国家间合作更有可能。
B. 所涉及的国家数目越少,相对来说,国家间合作越容易。
C. 国家间的议题连结 (issue linkages) 越少,相对来说,国家间合作越容易。
D. 当国家提供彼此的资讯越不完整,相对来说,国家间合作越不容易。
3 请问下列哪一个并非国际货币基金(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在 1945年刚被设立时的功能?
A. 监督会员国货币汇率的关系。
B. 提供面临货币危机的会员国短期的借贷。
C. 帮助会员国的经济发展。
D. 稳定会员国的货币汇率。
4. 请问Raul Prebisch提出下列哪一个理论/概念,解释国家间发展的不平衡?
A. 天然资源的诅咒 (Natural Resource Curse)。
B. 华盛顿共识 (Washington Consensus)。
C. 新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New International Economic)。
D. 贸易条件 (Terms of Trade)
5. 下列关于国家发展模型的配对,何者正确?
A. 中东的石油输出国-进口替代工业化 (ISI)。
B. 1970年代的东亚国家-出口导向工业化 (EOI) 。
C. 1950至1960年代的拉美国家国家资本主义 (State Capitalism) 。
D. 现今的中国与俄罗斯-国际商品垄断集团 (ICC)
6. 下列有关国际法的叙述,何者为非
A. 习惯 custom 源自国家长期反复实践的结果。
B. 对于民主国家,国际条约需经立法机关批准,才对该国产生拘束力。
C. 委任(delegation) 指缔约方将国际法规的执行、诠释和适用,交由第三方专责机关负责
D. 条文明确性 precision)) 越高,诠释空间越大。
7. 以下议题领域和国际条约的配对,何者为非
A. 禁止地雷使用;渥太华公约 (Ottawa Treaty)。
B. 公海航行自由;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
C. 反人类罪;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 (Rome Statute of the 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
D. 生物多样性;京都议定书 Kyoto Protocol) 。
8. 关于国际规范的叙述,何者为非
A. 可由国家或非国家行为者创设。
B. 即使被违反也很难辨识。
C. 道德上正当与适切。
D. 在一个群体中有足够高比例的接受度。
9. 以下哪一类型国家,最有可能策略性批准国际人权公约?
A. 老牌民主国家。
B. 威权专制国家。
C. 君主立宪国家。
D. 半总统制国家。
10. 在气候变迁治理中,由少数已开发国家率先减少碳排放,符合“联合国气候变迁纲
要公约”(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UNFCCC)的哪一项精神?
A. 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
B. 人类共同遗产原则。
C. 预警原则。
D. 永续发展原则。
11.下列何者的目的在限制氟氯碳化物的排放?
A. 蒙特娄议定书。
B. 京都议定书。
C. 巴黎协定。
D. 联合国气候变迁纲要公约。
12.“设限与贸易 (cap and trade)”的制度创新,最早被欧盟运用在下列何种全球环境问题的治理
A. 全球气候变迁。
B. 臭氧层破洞。
C. 酸雨。
D. 捕鲸。
13.关于全球环境议题,下列叙述何者错误
A. 全球环境议题可以用“共有地的悲剧”来解释。
B. 在国内,能源、石化等高污染产业较不容易克服集体行动的困难。
C. 在全球环境议题上,一般国内大众要克服集体行动的成本较高。
D. 国家间在全球环境议题上难以合作,也是一个集体行动的问题。
14.下列何者不属于“国际人权法案”(International Bill of Human Rights)?
A. 世界人权宣言
B. 公民与政治权利公约
C. 儿童权利公约
D. 经济、社会与文化权利公约
15.下列理论模型,何者能解释跨国倡议网络(Transnational Advocacy Networks, TANs)
如何改变国家行为?
A. 现实主义(Realism) 。
B. 回力镖 (Boomberag ) 。
C. 权力转移 (Power Transition) 。
D. 囚徒困境 Prisoner's Dilemma) 。
16.环境正义基金会(Environmental Justice Foundation, EJF)在倡议非法渔捞管理及
渔工人权保障时,没有采取以下哪一种策略?
A. 与其他非政府组织合作,分享情报资讯。
B. 主动接触被害人,蒐集证据。
C. 发布新闻稿,揭露人权侵害的问题。
D. 投入国会选举,推举立委候选人。
17.加分题 本学期老师没有使用过下列哪种数位平台进行远距教学?
A. U Webinar。
B. Ceiba。
C. YouTube。
D. NTUCool。
贰、
简答题,共20分,共三题
1.请以不超过五句话简要回答各题陈述,并对关键字词以底线强调。
2.请务必在答案卷上作答,方能采计分数。
1.根据最后一次上课的内容,国际政治的未来有四个主要议题,请问它们分别为何?
共8分,每小题2分;批改标准:完整2分,不完整或意义不明确1分,无关0分。
2.根据“新冠肺炎与国际诉讼”的课堂演讲,任举一个透过国际诉讼向中国求偿 在国际法
上不可能的理由。
共3分;批改标准:完整3分,不完整或意义不明确1分,无关0分
3.关于“国际法是否有用”,请简述乐观论者与悲观论者各自主张。根据本课程所学,
国际法之所以能够促进国家间合作并解决争端的关键为何?
共9分,每小题3分 批改标准:完整3分,不完整或意义不明确1分,无关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