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106-1 刘碧珍 贸易理论 期末考

楼主: chrisyang24 (克里斯多福)   2018-06-09 14:51:18
课程名称︰贸易理论
课程性质︰经济系大三必修
课程教师︰刘碧珍
开课学院:社会科学院
开课系所︰经济学系
考试日期(年月日)︰2018/01/09
考试时限(分钟):120分
试题 :
1. 假设本国为资本丰富国,X 财为劳力密集财、Y 财为资本密集财。请画图阐释下列问
题。(20%)
(a) 何谓中性技术进步(neutral technological progress)?
(b) 请问本国 Y 财有了中性技术进步,其国内生产、以及对外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
将受到什么影响?
(c) 在此情况下是否可能产生悲惨的成长(immisterizing growth)?为什么?
(d) 假若本国 Y 财有资本节省型的技术进步(capital-saving technological progress)
,上述(b)的结果(影响方向)是否会受到影响?
2. “一般言之,最有生产力的厂商将会出口,最无生产力的厂商将会退出市场,生产力中
等的厂商将以内销为主”。请利用异质厂商模型阐释之。(20%)
3. 何谓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请以所学理论,说明产业内贸易为何会产生
,以及其对生产者、消费者、与福利所带来的影响。(20%)
4. 请回答下列各叙述之真伪,并以所学理论说明其理由,3选2 (每题10分,共20分;若3
题都答者,选择分数最高之2题计分):
(a) 在 Heckscher-Ohlin 模型下,资本跨国移动与商品自由贸易二者之间,互为替代关系

(b) 资金提供国若能发挥市场力量,其所允许之资本流出量,将小于完全不干预资本流动
情况下的资本流动量。但对于资金需求国而言,则资本流入量越多越好。
(c) 当生产存在外部性时,“比较利益”的准则未必是决定两国贸易型态的唯一准则。
5. 解释名词(20%):
(a) OLI 理论(ownership, location, and internalization advantage) (8分)
(b) Product Cycle Theory (6分)
(c) Import-biased growth (6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