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105-2 陈添枝 国际经济学导论 期中考

楼主: moris927 (得罪了方丈还想走)   2017-07-18 22:23:08
课程名称︰课程名称︰国际经济学导论
课程性质︰A5通识 公民意识与社会分析
课程教师︰陈添枝
开课学院:社会科学院
开课系所︰经济学系
考试日期(年月日)︰2017/04/19
考试时限(分钟):110分钟(10:20~12:10)
试题 :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请全数作答。
1. 李嘉图(David Ricardo)认为各国的比较利益不同,主要是因为各国
(1) 生产技术不同。
(2) 资源禀赋不同。
(3) 国家规模不同。
(4) 产业发展的轨迹不同。
2. 越南和台湾相比,不论制衣和织布的生产力都比台湾低,但在国际分工上,台湾生产
布出口到越南,越南把布制成衣服再回销台湾。我们可以说
(1) 越南在制衣和织布都有绝对优势(利益),但只在制衣有相对优势(比较利益)。
(2) 越南在制衣和织布都没有绝对优势(利益),但在制衣有相对优势(比较利益)。
(3) 越南在制衣有相对优势(比较利益),也有绝对优势(利益)。
(4) 越南在制衣没有相对优势(比较利益),但有绝对优势(利益)。
3. 在第2题的情形下,可以推断在自由贸易下,
(1) 越南的工资等于台湾。
(2) 越南的工资高于台湾。
(3) 越南的工资低于台湾。
(4) 以上均有可能。
4. 贸易带来专业化(只生产具有比较利益的商品,放弃不具比较利益商品的生产),专
业化可以提高社会福利,因为
(1) 专业化生产提高了生产规模。
(2) 专业化生产减少了交易成本。
(3) 由市场取得不具比较利益的商品的相对价格高于自己生产的机会成本。
(4) 由市场取得不具比较利益的商品的相对价格低于自己生产的机会成本。
5. 若A、B两国在自给自足下的商品价格如下:(元和铢为不同货币,汇率不明)
X财 Y财
A国| 10元 | 15元 |
B国| 3铢 | 4铢 |
(1) A国出口X财,进口Y财。
(2) A国出口Y财,进口X财。
(3) A国出口X财和Y财。
(4) B国出口X财和Y财。
6. 台湾在1960年代出口成衣,但在1980年代以后台湾不再出口成衣,反而进口成衣。在
这段期间,台湾生产衣服的技术并没有退步,但成衣却失去比较利益(相对优势),
因为(根据李嘉图模型解释)
(1) 台湾劳工不足。
(2) 台湾资本累积太快。
(3) 台湾在成衣以外的产业有更多的技术进步。
(4) 全球成衣产业的竞争过于激烈。
7. 台湾在1960年代出口成衣(劳力密集),现在则是进口成衣,转而出口半导体产品(
资本密集),根据Heckscher-Ohlin模型解释,这是因为
(1) 台湾的劳动力变得相对丰富。
(2) 台湾的劳动力变得相对稀少。
(3) 台湾在成衣产业的劳动生产力提高了。
(4) 台湾在成衣产业的劳动生产力降低了。
8. 台湾在1960年代到1980年代间出口的产品都是劳力密集的类型。根据Heckscher-Ohlin
模型,如果劳动力和资本是主要的生产要素,则上述的贸易型态
(1) 使劳动所得和资本所得同时增加。
(2) 使劳动所得和资本所得同时减少。
(3) 使劳动所得增加,资本所得减少。
(4) 使劳动所得减少,资本所得增加。
9. 根据Heckscher-Ohlin模型,如果成衣和半导体是经济体系的两种产出,其中成衣是劳
力密集的,半导体是资本密集的(劳力和资本为两生产要素),则当经济体系中的半
导体产出逐渐增加,而成衣产出逐渐减少时,劳动力和资本的报酬有何变化?
(1) 劳动力报酬相对资本报酬上升。
(2) 劳动力报酬相对资本报酬下降。
(3) 劳动力报酬和资本报酬同时上升。
(4) 劳动力报酬和资本报酬同时下降。
10.根据Heckscher-Ohlin模型,如果成衣和半导体是经济体系的两种产出,其中成衣是劳
力密集的,半导体是资本密集的(劳力和资本为两生产要素),则在成衣和半导体价格
不变的前提下,若一国的劳动力不变,但资本因不断累积而增加了,则产出有何变化?
(1) 成衣和半导体产出均增加。
(2) 成衣和半导体产出均减少。
(3) 成衣产出增加,半导体产出减少。
(4) 成衣产出减少,半导体产出增加。
11.在日据时代,主要的产品是米和糖,主要的生产要素是劳动力和土地;相对而言,米
是劳力密集的,糖是土地密集的(稻米的生产需要人工相对较多)。根据Heckscher-
Ohlin模型,如果糖价上升,米价不变,则
(1) 劳动报酬上升,土地报酬下降。
(2) 劳动报酬下降,土地报酬上升。
(3) 劳动报酬和土地报酬均上升(但上升幅度不一)。
(4) 劳动报酬和土地报酬均下降(但下降幅度不一)。
12.同上题,根据Heckscher-Ohlin模型,如果糖、米价格均不变,但因为移民增加,劳
动力增加,则产出有何变化?
(1) 米的生产增加,糖的生产下降。
(2) 米的生产下降,糖的生产增加。
(3) 米、糖的产出均增加(但增加比率不一)。
(4) 米、糖的产出均减少(但减少比率不一)。
13.机器人可以协助生产,如果机器人是劳工的替代品(例如1个机器人可抵2名劳工),
则根据Heckscher-Ohlin模型,机器人的增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将使
(1) 劳力密集产出增加,资本密集产出减少。
(2) 劳力密集产出减少,资本密集产出增加。
(3) 劳力密集和资本密集产出均增加。
(4) 劳力密集和资本密集产出均减少。
14.如果生产具有内部规模报酬的特性,则当产出增加时
(1) 变动成本(VC)下降。
(2) 固定成本(FC)下降。
(3) 边际成本(MC)下降。
(4) 平均成本(AC)下降。
15.如果市场属于独占性竞争(Monopolistic competition)的型态,则当市场规模变
大时,长期均衡有何变化?
(1) 厂商家数减少,产品价格上升。
(2) 厂商家数增加,产品价格下降。
(3) 厂商家数增加,产品价格上升。
(4) 厂商家数减少,产品价格下降。
16.两国间的贸易如果产业内贸易占多数,产业间贸易占少数,表示两国
(1) 国家规模相差大。
(2) 国家规模相差小。
(3) 比较利益(相对优势)相差大。
(4) 比较利益(相对优势)相差小。
17.世界半导体生产的四大国家为美国、日本、韩国、台湾,四国间的半导体贸易量也
很大(例如台湾和美、日、韩之间都有相当大的贸易量)。半导体生产明显具有规
模经济的特性,可以推测四国的半导体产业
(1) 规模相差甚大。
(2) 技术水准相差甚大。
(3) 产品特性有明显差异。
(4) 关税保护水准有明显差异。
18.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生产明显具有外部性规模经济的特性,因此可以推

(1) 厂商的家数甚少。
(2) 市场进入障碍甚高。
(3) 厂商有超额利润。
(4) 产业中有许多专业供应商存在。
19.产业如果是属于寡占(Oligopoly)型态,如大型航空器、高速铁路系统、智慧型手机
等,则政府可以介入干预,使本国厂商在国际竞争上获得有利地位,而且对本国整体
福利是好的,这是因为
(1) 这类产业的市场大都不开放。
(2) 这类产业的进入障碍高。
(3) 各厂商的产品同质性高。
(4) 各厂商行为具有互依性。
20.最近中国政府以钜额补贴为手段,协助其高速铁路公司(中国中车公司)打败日本新
干线集团,取得印尼(雅加达到万隆)的高铁建设权。如果这项补贴对中国的整体福
利是有助益的,必须假设这项高铁建设
(1) 建设规模够大(金额大)。
(2) 建设时间够长。
(3) 建设利润够大。
(4) 也有印尼政府补贴。
21.荷兰人在1624~1662年间占领安平,从事中国和欧洲间的转口贸易。转口生意有利可图
,因为
(1) 中国人不具有贸易的知识。
(2) 中国的航海技术落后欧洲。
(3) 中国对出口贸易的数量设限。
(4) 中国对出口贸易的对象设限。
22.在1860年前的台湾,只能和中国大陆贸易;1860年以后则可以和外国(欧、美等)贸易
。开放对外国贸易后,台湾的
(1) 贸易内容改变,贸易量增加。
(2) 贸易内容不变,贸易量增加。
(3) 贸易内容改变,贸易量不变。
(4) 贸易内容和贸易量均不变,只是贸易对象改变。
23.《英国领事报告》记载台湾在开放对外国贸易后,住民一窝蜂种茶的盛况:“年复一
年,汉人不断向山区开发,一山占过一山,砍下了树木,种下了茶。”这种现象反映
(1) 李嘉图模型所说的“专业化”现象。
(2) 李嘉图模型所说的盲目生产现象。
(3) Heckscher-Ohlin模型所说的所得重分配现象。
(4) Heckscher-Ohlin模型所说的产业分工现象。
24.日据时期台湾大量出口糖到日本本土,二战结束后,台湾糖的出口就大量减少(包括
对日本的出口也减少),这是因为(选最佳答案)
(1) 日本人把制糖技术带走了,台湾糖业生产力下降。
(2) 日本所得下降,对糖的需求下降。
(3) 国民政府把日本的制糖会社整并成一家公司–台糖公司,生产规模太大了,生产
效率下降。
(4) 日本政府对台湾糖的进口优惠(免关税)取消了。
25.台湾在1960年以后开始进行工业化,在此之前,出口都以农产品为主;如果我们以李
嘉图模型解释农产品的比较利益(相对优势),则如何解释农产品出口的更迭,例如
由茶变成糖,由糖变成香蕉?
(1) 国际价格的变化。
(2) 国际需求的变化。
(3) 国际生产量(供给)的变化。
(4) 台湾农业相对外国生产力的变化。
二、问答题,共50分。
1. 请说明绝对优势(绝对利益)和相对优势(相对利益)的差异?为什么没有绝对优势的
产业,若其具有相对优势,仍有出口能力?(10分)
2. (李嘉图模型)A、B两国生产衣服和食品时,每单位产出所需人力如下表所示:
衣服 食品
A国| 5人 | 6人 |
B国| 10人 | 15人 |
  (1) 请问A国和B国的比较利益分别是什么产业(衣服或食品)?(5分)
(2) 请问在自给自足下(Autarky,即没有贸易),A国国内衣服和食品的相对价格
(衣服价/食品价)是多少?B国国内的相对价格是多少?(5分)
(3) 若A、B两国开放自由贸易(Free trade),则均衡的价格(衣服价/食品价)会
落在什么范围之内?(5分)
(4) 若在自由贸易下,衣服的价格为每单位180元,食品的价格为每单位240元,请问
A、B两国在自由贸易下的工资各为多少?(5分)
3. 台湾在1960年以后出口劳力密集财,如成衣、鞋、帽、自行车、玩具等;自1980年代
中期起,这些出口就被石化材料、半导体、面板等资本密集产品所取代。贸易型态的
变化,对所得分配有何影响?(请依照Hecksher-Ohlin模型告诉我们的原理分析之。)
(10分)
4. 有些产业(如半导体)具有内部规模经济,有些产业(如电脑)具有外部性规模经济,
内部性规模经济和外部性规模经济有何不同?在政策上有什么不同涵义(例如政府适
不适合加以干预)?(10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