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103-1 李明璁 社会学丁 期中考

楼主: alice910153 ( )   2015-02-03 12:49:48
课程名称︰社会学丁
课程性质︰政治政论二、人类必修;图资三选二必修;兼A5通识
课程教师︰李明璁
开课学院:社科院
开课系所︰社会系
考试日期(年月日)︰2014.11.14 ~ 2014.11.18 中午12点 (take-home exam)
考试时限(分钟): 约三天半
试题 :
*注意事项:
1. 请从以下五个题组,自选四个题组作答,每题占25%。
2. 每个题组的回答字数上限为1000字,请勿超过。若有参考资料,请以附录形式呈现。
(附录不列入字数上限计算)
3. 若有任何文句引用(含网络文章),请务必加注出处;未加注而剪贴抄袭者,以零分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组(一)
假如你是位电视主持人,主持史上最“高话质”的政论节目,邀请来宾是代表三种不同认
识论传统的社会学家(分别是“实证”、“实践”、“诠释”),今天你们要分别讨论以
下两个议题:
(1) 台湾年轻人的结婚率与生育率皆偏低,于是有人批评:“因为他们过于个人主义且
追求享乐,不愿承担家庭责任和养儿育女之苦。”
(2) 台湾年轻人的失业率与转职率皆偏高,于是有人批评:“因为他们过于挑剔工作且
抗压性低,不能遵从职场伦理也无法安定就业。”
请你预先设想三位来宾的发言脚本,说明他们可能会以何种角度和论点切入进行讨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组(二)
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与亲密伴侣关系相关的仪式很多:比如告白或分手、各种纪念日、
特定“节日”(如西方的 Valentine’s Day、日本的白色情人节、台湾的七夕)、求婚
结婚或离婚,等等。无论你是否有过、正在或从未经历这些仪式,至少都曾从新闻、小
说、漫画、影视、歌曲中(有的真实报导、有的虚构叙事),看或听过上述仪式的样貌。
在此请你回想个人经历或从各类文本的阅听记忆,举例讨论以下两个子题:
1. 请以“exchange”概念中的“等值 vs.礼物”,讨论亲密伴侣间不同关系或不同阶段
的各种互动或沟通模式。
2. 请以“rites of passage”的概念,讨论各种仪式对于亲密伴侣的生命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组(三)
从2014年3月18日民众(包括学生与公民团体等)占领台湾国会议场开始的一系列事件,被
大众媒体命名为“太阳花学运”。请自行上网搜寻相关资料,并尝试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 “太阳花”和“学运”这两个语词分别代表着什么样的符号象征意义?
2. 以此作为命名(naming)的社会条件和大众认知基础为何?
3. 这个命名如何框架(framing)整个事件的发展?并对这个运动造成什么样的优势和限
 制?
4. 如果不采取这样的符号指称,你觉得还可以有哪种命名方式?为什么?并请评估其效
 应。
题组(四)
请先阅读以下两个真实故事情境(人物均为化名):
(1)
  周日弥撒后,我跟几位菲律宾移工朋友到一家美式速食餐厅吃午餐……我留意到Molly
带了一个装着衣服的袋子,随口笑她一大早就忙着逛街购物。她摇头,有点难为情的解
释:“不,这些是我回家时要换的衣服。我在外面时,想要看起来聪明、时髦。”Molly
轻抚著身上穿的象牙色丝质衬衫:“穿着这样的衣服,我看起来像个企业经理
(business manager)。”她指著袋子继续说:“这些衣服,我在市场买的,只要台币
100块!穿着它们我就变回‘管家经理’(house manager)。”爽朗的几声大笑后,她的
上扬嘴角化为苦涩的自嘲:“所以我回家前要换衣服、卸妆、把迷你裙换掉。我在家里像
个完全不同的人。你知道的,就像灰姑娘一样!”
(2)
   某个周日,Molly 的雇主很早就出门了,因此她没有带衣服出来换,直接穿戴她的周
日打扮(穿洋装、化妆、还挑染了几撮紫发),大剌剌地走出雇主的公寓。她在电梯里遇
到邻居,他惊讶地对 Molly 上下打量。之后,整栋楼的邻居都在传述这项八卦,他们告诉
Molly 的雇主:“Molly 出门时像个电影明星!她身上还擦香水!”女雇主难以置信,还
要求大楼警卫把电梯监视器拍摄的录影带找出来。
请你运用Erving Goffman的前 / 后台(front/back stage)、小道具(props)、
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等概念,分析以下三个子题:
1. 为什么Molly会有这样的行为?她的目的是什么?这些行动策略的背后有什么社会意涵?
2. 为什么Molly的雇主与邻居会有那些反应?你会如何诠释该情境所代表的意义?
3. 对Molly来说,她的“周日打扮”代表什么?而由此案例引申,请说明身份管理与自我
表演,如何影响到个人的自我认同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组(五)
再过两个星期,台湾即将举行九合一大选,其中尤以六都 (台北、新北、桃园、台中、
台南、高雄)市长选举备受瞩目。请你自行选定任何一位六都市长候选人(不限党派),
透过维基百科(Wikipedia)或 Google 搜寻其小传、并阅读其生平事略,然后回答以下两
个子题:
1. 请以不同阶段、不同种类的“socialization”概念,对该位候选人的小传记进行一个
具有“社会学想像”的注解和诠释。
2. 这位候选人的生命历程,可能与你父母或某位重要长辈的生命历程有所异同,请试着
分析这些相异、相同点背后的社会条件。
(特别提醒:你所选定作为分析的案例对象,不一定代表你的政治选择,也请毋需顾虑或
揣测老师及助教的态度意向。本题评分标准为“社会化”概念运用与个人传记的“社会学
想像”分析。)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