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103上 吕绍理 台湾历史与文化 期末考

楼主: peris089 (玛吱吱)   2015-01-19 16:22:09
课程名称︰台湾历史与文化
课程性质︰A2通识兼台湾研究学程
课程教师︰吕绍理
开课学院:文学院
开课系所︰历史系
考试日期(年月日)︰104/1/14
考试时限(分钟):10:20~12:10 (共120min)
是否需发放奖励金:是
(如未明确表示,则不予发放)
试题 :
第一类题:史实认知与分析(请就以下六题中,1-3择一题;4-6择一题,每题35分)
一、 我们对于过往的事蹟,常常要透过“历史想像”来重建,以进一步了解历史发展
   的过程。请想像你是十八世纪上半叶(约1700~1760)年间由大陆到台
   湾开垦的汉人,请问你需要经过哪些程序才有可能合法来台拓垦?在拓垦过程中
你会看到哪些台湾社会现象?清朝政府对这些现象的态度和政策是什么?你认为
   这些政策的成效及影响为何?
二、 过去大家习以“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乱”描述清廷统治下台湾社会械斗频繁,
   然而,为何会有如此频繁的械斗?械斗都是以“反政府”为目标的武装活动吗?
   还是有其他不同的性质及原因?你觉得清代的械斗和日本统治初期的反对日本殖
   民政府的武装对抗,在性质上有何异同?
三、 日本统治台湾的五十年间,台湾人曾前仆后继发起抗日运动。早期以武装行动抗
   争,后期则采非武装手段。请问促使他们起而抗争的因素为何?由武装转向非武
   装抗争的岛内及国际因素何在?非武装抗争的途径与方法为何?你对武力或非武
   力的评价为何?
四、 请解释“同化主义”、“内地延长主义”、“皇民化运动”等名词,并申述此名
   词与日本殖民时代之总督统治权力和教育制度变迁的关系。
五、 1936年台湾总督小林跻造宣布要在台湾实施“皇民化运动”。请问这个运动形成
   的背景为何?想要达成何种目标?有何具体的政策与运动内容?并评析此一运动
   对于台湾历史的影响及台人对此运动的反应。
六、 日本统治的五十年间,台湾经济环境改变最为剧烈,论者常以为这段时期是台湾
   进入现代化的启始阶段。请问日治时期哪些经济政策对台湾的发展最具影响?
第二类题:阅读反馈(以下两题二择一,每题30分)
甲、 请于本学期20个小组报告中,选择与你自己所属小组之主题最相关的另一组,
   简述其报告主旨与内容,并试说明该小组报告内容与自己小组主题相关连处
乙、 这学期所选的专书阅读中,有相当大比例的专书都涉及日本殖民统治所引发的“
   认同”问题。请就自己所属小组阅读内容及听闻其他相关小组的口头报告内容,
   回答以下问题?(A)何谓认同?(B)你阅读的专书的论点中,他们对于形构
   认同需要何种资源(如思想、文化、政策、制度、社会身分、生物特征等)有什
   么样的分析及权重(即何种资源最具影响力)?(C)对你而言,日治时期造成
   认同困境的主因为何?
丙、 第一套书(欧阳泰的两部书)及第四套书(作者为柯志明及涂照彦)不适用甲、
   乙两题。
  
   选第一套书同学(第12,13,16组)请回答以下问题:
   (丙1)欧阳泰(Tonio Andre)曾以“共构殖民”的概念指称十七世纪前期的
台湾是“中荷混和殖民地”。请简述“共构殖民”的内涵,并请讨论“共构殖民
”能在台湾出现和运作,需要什么样的历史现实条件的配合?你觉得欧阳泰的“
   共构殖民”概念可以扣紧这些历史现实条件吗?(30分)
   
选第四套书同学(第14组)请回答以下问题:
   (丙2)如各位报告书中所言:“涂照彦认为,在日本统治下的台湾经济结构主
   要受到两个因素影响,一为乙日本企业家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化”,二是台湾地
   主制的“传统社会”(页10)。那么请问柯志明对于涂照彦的这个论点,有何
   评论?柯志明认为应该如何理解日治下台湾的经济结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