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102-2 许惠敏 大一国文下 期中考

楼主: ferronso (ferronso)   2014-04-18 11:52:47
课程名称︰国文下
课程性质︰管院必修
课程教师︰许惠敏
开课学院:文学院
开课系所︰中文系
考试日期(年月日)︰2014 04 17
考试时限(分钟):120
是否需发放奖励金:是
(如未明确表示,则不予发放)
试题 :
考试范围:孟子心性论、修养论;一题25分,共四题,总分100分
题型:申论题,每题不得写少于五行
一、孔子从实践仁以证天道,树立了圣贤人格的典型,但孔子是圆融的综合地表
现其大而化之之境,并未将人之所以能成圣之道德主体明显地分解出来,
这是因孔子重在实践地契接,而不重分解辩示之故。但分解的工作是必须的,
须将道德主体展示开来,指出这是人人本具的,然后人的修德成性方有其超越之根据
而这分解地展示工作正是孟子学说着力所在。(此段引自《孟子义理疏解》,
〈心性论〉,页1)
根据此段文的描述,试申论孟子如何展示孔子仁说。
二、试申论孟子性善论主张。
三、孟子学说主张性善,但现实中的人却往往表现不善,对此,孟子要如何回应
并证明其性善说是可以成立的。
提示:这是孟子修养论的问题。首先,略述性善论内涵(这是修养论之所以可能
的理论根据)。接着,对人不善之由提出孟子的观点。第三,阐述孟子修养功夫
的具体施行办法。最后,对孟子修养论内涵做一小结;通过修养论证成性善论的成立
四、儒学的特色在于“不离伦常日用,而又能上达高明”;即并非脱离伦常日用,
另有一超然独立的最高道德实体。换言之,就在伦常日用中实现无限的价值精神,
这日用的践屡是充满超越的意义。(引自《孟子义理疏解》,〈心性论〉,页98)
孟子修养论中强调权衡、事上磨练,正是表现此高度的人文自觉、精神价值,
使日用伦常不再只是日用伦常,同时具体彰显人之所以为人之义。
以下以孟子修养论之“权衡”一义为理论基础,分析此二事例,何以对孟子而言
皆切于人在事上的判断。
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离娄上26〉
任人有问屋庐子曰:“礼与食孰重?”曰:“礼重。”“色与礼孰重?”
曰:“礼重。”曰:“以礼食则饥而死,不以礼食则得食,必以礼乎?
亲迎则不得妻,不亲迎则得妻,必亲迎乎?”屋庐子不能对。明日之邹,以告孟子。
孟子曰:“于答是也何有?不揣其本,而齐其末,分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
金重于羽者,岂谓一钩之金与一舆羽之谓哉?取食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
奚翅食重?取色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色重?往应之曰,‘紾兄之臂
而夺之食,则得食,不紾,则不得食,则将紾之乎?踰东家墙而搂其处子,
则得妻,不搂,则不得妻,则将搂之乎?’” 〈告子下1〉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