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前 PC 版我也一直断断续续玩到接近中盘
就逐渐被放置了,很努力但就是玩不完
但非常有印象从序章
一直玩到游戏标题出来的瞬间
可能是我体验过最帅最震撼的开场之一
(重点是剧情不要被雷)
这次纯粹好奇 NS2 性能天花板大约在哪
加上实体卡塞好塞满,太有诚意
决定买来蒐藏,没想到废寝忘食欲罢不能
再此体验序章 标题出来瞬间依然帅死
每天午休玩个半小时
下班把小孩哄睡后玩两三小时
不知不觉玩到后期
几条重点主线开始融汇整并
推测应该是快全破了,也开始理解
为什么这片即时发售之初风风雨雨
实际体验上仍是值得一玩的神作
而像这样的 RPG 真的很适合掌机
随时暂停休眠再找零碎空档继续
加上 NS2 八吋左右萤幕很大
比我以前用过的 SD OLED 和 Ally 再更大
可说是目前行动体验里最高的沉浸感
加上这么多年来该修的bug也都差不多
如果从没玩过,NS2 可能是理想开局
随身带个耳机搭配,效果更是好上加好
性能方面
在 DLSS 加持下
2077 在 NS2 底座模式令人惊艳
撇除可察觉的 30fps 帧率感
有时几乎错觉以为用 2060 独显桌机玩
很难想像一颗超低瓦数 SoC
可跑出这种程度的画面
CDPR 优化能力真是可怕
但手持模式的低分辨率放大感就稍明显
明明用 quality mode 在玩
我还是常忍不住进选单
确认是不是误切 performance mode
不过久了也习惯了
有几段重要剧情
我是在掌机模式无预警进入桥段
(永不凋零还是小火锅吃到一半 XD)
但还是不影响体验
而被剧情震撼到头皮发麻
回头才发现现实世界已经半小时过去了
好处是热量和续航力在这部发烧级作品上
依然维持可接受水准
可见 NS2 系统调校非常节制
因此整体来说2077在NS2表现值回票价
虽然小贵,但破完可以卖掉回血
从这片得以窥见
往后 NS2 游戏的画面继续大概在哪
以及 64GB 卡匣可以装到什么程度
从游戏面和技术面来说
都是挺有趣的体验
如果你跟我一样不习惯第一人称操控
调简单难度来玩应该也没差
(虽然真的有点太简单)
大约两三个小时就完全习惯了
后来我也开始慢慢理解
CDPR 当初那位坚持第三人称改第一人称
而被内部骂翻干爆的高管
从现在回头看,其实他是有先见之明的
我自己也是第三人称爱好者
但 2077 游戏里有非常多场景
用第三人称来呈现真的可能会少一味
题外话,
若从 2077 看 NS2 硬件极限
加上目前已发表的 DK Bananza 中远场景
还是尽量省料的状况来看
个人推测 NS2 世代萨尔达传说续作
即使材质与分辨率能提升
在 SoC 效能若没藏一手的前提下
或许仍很难摆脱旷野和龙之泪的赛璐璐风
而不会过于追求仿真 3D 写实吧,大概啦
但还是希望老任凭著神级优化能力
萨尔达续作若可介于 NS2 升级版旷野
以及 2077 的 3D 写实两者之间
搭配适当的美术修饰
体验还是会非常顶
期待明后年有机会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