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Lex4193 (oswer)
2018-03-26 13:36:46※ 引述《Edaw (Wade)》之铭言:
: 先感谢版上前几天PO的Gamker讲评萨尔达的文章
: 让我认识了Gamker的游戏频道
: 连结: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r5qPwxT5vo
: 影片虽是在介绍NS马力欧奥德赛
: 但本人更推荐Gamker在影片11:18后对任天堂与其他家用游戏厂的讨论
: 任天堂的游戏,不是业界的游戏:
: https://youtu.be/er5qPwxT5vo?t=678
: 里面很多想法与我不谋而合
: 一家厂商做游戏的核心理念就跟种下的种子品种一样
: 会影响植物的种类
: 我们可以比较同种植物谁种的更漂亮、更粗大
: 但却很难比较一株兰花与一颗罗汉松谁种的好
: 因为一开始的核心就不同
: 相较于其他厂对于效能的自豪
: 老任更着重的是游戏最纯粹的乐趣
: 不能说谁对谁错
: 但也不妨碍我们同时欣赏兰花与松柏之美
我觉得这个分类的涵盖不太完全
确实主机战争是有科技宅的因素,但实际上科技宅也并不是那么多
我自己主观上认为更大的因素
是PS时代开始,游戏开始从电子玩具,转换为更接近电影和电视剧等影音产品
虽然SFC时代的游戏已经更重视剧情了
但BIO,MGS,FF在PS上模仿电影的表现才真正吸引到了所谓文青/潮潮/文化人的族群
比起gamker说的游戏迷VS科技宅
说传统游戏迷VS电子互动艺术迷还更准确些
当然在手机游戏时代和连线对战游戏时代来说
可能游戏的意义反璞归真到纯粹的游戏性主义
但在手机游戏盛行的今天
还会买家用机的已经有相当大部分是已经成人的传统玩家或是怀旧族群
这种对于游戏文化意义的理解差异在家用机上还是很鲜明
当然,老任也有自己的一套艺术
但相对于PS阵营给人的感觉总是年龄层低一些,这是不争的事实
反过来说,批评PS上许多游戏可玩性和耐玩性不高也是事实
但PS上的游戏确实电影感比较强
比较符合潮潮和文青的需求
但不管电玩的戏剧感和电影感有多强
始终还是脱离不了被"游戏性"三个字检视的命运
所以有些没办法在游戏性上反驳任天堂的人
就会从规格和三厂支援上下手
任黑不见得都是科技宅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