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请益] 有关中国史二

楼主: monkey0402 (逸鸿 流浪汉之流)   2009-03-08 01:31:07
※ 引述《ZYQ (发潜德之幽光)》之铭言:
: 顺带一提,“伪纪录片”这个中文的名词翻译,我乍看之下,觉得比
: "mockumentary"似有更强的价值判断在内?查了一下"mock"的意思,
: 主要的含意有二,一是模拟,如模拟考mock exams(或迳称mocks);
: 一是嘲弄。而“伪”纪录片一词却更带有作伪、伪造(fake)意味,
: 假使译作“拟纪录片”也许是较为中性的翻译?但总之mockumentary
: 比起“伪纪录片”较无负面意义,或者说它更强调的负面情绪是在于
: 嘲弄、讽刺,而非伪造?当然我对此一剧种以及英文本身都不道地,
: 只是提供一些较直观的感受也供斧正。
  根据推文的《纪工报》,"mockumentary"是重构过去发生的真实故事;
  而其拍摄过程中,常常会以夸张的方式来重现,目的则做为嘲讽之用。
  当然,在这些被拟造出来的过程,便会有些较为不实的内容。
 如果仔细细去追寻这类的片子,可发现如:
  香港《四大天王》、台湾《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美《厄夜丛林》...等
  都是借由富有半虚构的"mockumentary",做为讽刺题材。
  而其过程的亦真亦假的“虚”的部分,便是一部片用来嘲讽的重点所在。
  换言之,中文用“伪纪录片”称之;
  我想,可能就是这类型的片子讽刺性质的部分,多在“虚拟”场景的关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