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inyurl.com/lzdcand
骇“乔丹”战术有效?没效?
季后赛第一轮进行到现在,只有马刺和快艇这一组在前两场打成了1:1平手的局面,而就
比赛内容看起来,这两队谁能胜出确实很难判断。马刺队正如系列赛开始之前宣称的一样
,忠实地对快艇队中锋DeAndre Jordan执行了骇“乔丹”战术,即透过刻意犯规让
DeAndre Jordan站上罚球线,希望他欠佳的罚球命中率拖垮快艇队的团队进攻。
此系列的犯规战术,最有名的起源应该是来自于当年鬼才教练Don Nelson,命令球员对场
上无人能敌,却在罚球线上一筹莫展的超级中锋侠客欧尼尔刻意犯规开始为人所熟知,当
时此战术也因为被称为骇客战术(Hack-a-Shaq)。后来此一战术被广泛引用来对付罚球
欠佳的禁区大个子球员,像是Dwight Howard(生涯罚球命中率57.3%),Andre
Drummond(39.7%),又或者是本文的主角DeAndre Jordan(41.7%)。
这似乎应该是很简单的算数:如果送DeAndre Jordan站上罚球线,快艇队得分的期望值只
有0.417*1 + 0.417*1 = 0.834;而有超级控卫Chris Paul指挥的快艇队本季的ORtg(
Offensive Rating,为球队100次球权预期能拿到的分数)是全联盟第1的112.4,也就是
说,平均每次球权快艇能拿下1.124分。1.124 > 0.834,骇“乔丹”战术的好处显而易见
。
不过专精于数据统计的网站FiveThirtyEight(此网站的创立者为著名的数据分析专家
Nate Silver,以运动圈来说较知名的身分则是棒球预测系统PECOTA的主要开发者)似乎
不这么认为。依照他们的分析,在上面的计算中我们忽略了几个重要的因素:
1. 虽说快艇平均每次球权能拿下1.12分,但那包括了快攻等较容易取分的方式在内,如
果限定在半场进攻-而这也恰好是罚球完后正常的进攻情况,则快艇队平均每次球权的得
分应该在1.04分左右。(1.12–>1.04)
2. 罚球相对的也让快艇能更从容地做防守布阵,依照过去两季的统计,快艇队在罚球后
的防守比非罚球场合后的防守,每次球权的失分少了0.04分。而这防守上的加分,相对的
应该加在骇“乔丹”战术的得分期望值上。(0.834–>0.838)
3. 虽然DeAndre Jordan在罚球线上把球投进篮框的表现不佳,但他的队友却非常擅常于
把他投失的篮板抢下来,进而转换为二次进攻的分数。在过去两季中,在DeAndre Jordan
罚丢的罚球中,有165球篮板机会,其中快艇队抢到34颗,也就是21%的篮板比例,这可说
是非常惊人的比例,尤其你考虑联盟平均约只有12%的水准而已。而根据统计,快艇队在
拿下罚球的篮板后,平均每次球权可以拿下1.36分。这数据比正常进攻来得更高,但也很
合理,因为球离篮框更近,而且防守方也很难做好完美的防守反应。这部分转换为
DeAndre Jordan罚丢罚球的进攻期望值约是0.16,而这是之前在计算骇“乔丹”战术所忽
略的部分。(0.838–>0.998)
所以,在试图把遗失的部分补上后,骇或不骇,其实差别并没有想像中大:1.04 vs
0.998,而不是原先以为的1.12 vs 0.834。而马刺和快艇的前二战,似乎也印证了此点,
第一战马刺祭出骇“乔丹”战术多少还有点效果,但第二战在领先时使用,却差点让比赛
翻盘,也证实骇“乔丹”战术并非是万灵丹。
不过就像一位知名篮球选手(?)曾说过的名言一样:“バスケットは算数じゃねぇ!”
(“打篮球,并不是在做算数!”,这里用原文以表达尊敬之意),骇“乔丹”战术对球
员情绪的影响,对攻守节奏的扰乱,乃至于敌我双方的士气,都不是数据能够精准呈现的
。只能说,骇客战术就像是一把双面刃,用得好能克敌致胜,用不好却反而会伤到自己,
中间的巧妙实在难以形容。
尽管骇客战术曾多次被搬上舞台,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次运用,还是在08-09球季马刺主
场开幕战对上太阳时,跳球完5秒内马刺球员Michael Finley立刻紧紧抱住当时身披太阳
队制服的Shaquille O'Neal,裁判当然响哨,而一头雾水的Shaq看到场边双手立著大姆指
的马刺教练Gregg Popovich,才明白这是这位老教头的幽默玩笑(双方在前一季季后赛就
上演多次骇客战术,也曾引起不少唇枪舌战)。
相较于沉闷无聊的罚球考试,球场上多一点这样的幽默多好,是吧?
罚球差的球员是启动这个战术的要件
如果没有罚球差的球员这个战术不可能启动
然而启动以后并不代表就从被骇客方手中获得了优势
球队最后的输赢决定的应该是骇客方之后的进攻与被骇客方的防守是否有做好
因此最终这仍是整个球队要一起担负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