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助攻这个数据是否应该修正

楼主: cpks (123456)   2013-08-11 19:33:51
有鉴于时常有人会把助攻说成是棒球的打点
有中看不重用的感觉
所以才想到这个讨论
以现行规则而言
助攻=传给某球员后,没有下球就直接投进篮框
当然NBA的判定标准比较宽松
这点暂不讨论
我想讨论的是其他方面的修正
以助攻的意义而言
应该是
1.创造出得分机会,而且把球送到有得分机会的人手上,然后入球
例如打低位把球传到弱边空档、切入吸引包夹传给有空档的人
2.并未创造得分机会,但发现有人有空档(或miss match)传到他手上,然后入球
例如组织时发现队友空手跑位出现空档,成功把球送到低位让中锋打掉
3.传到别人手上,虽然没有空档,但靠自己能力入球
(目前我只想到这些,欢迎补充)
以目前的助攻数据而言1=2=3
但是衡量一个球员的传球或组织能力而言
应该是1>2>3
所以我认为助攻可以导入加权的概念
例如助攻的情况是1时,助攻分数就+2
助攻情况为2时助攻分数就+1.5,情况为3时就+1
(当然加多少可以再讨论)
比较模糊不清的可能是打档拆、队友掩护之后的传球要归类到1还是2
在此情形下
我认为有新增一个数据的必要
像是"掩护成功(创造空档)"
如果有这个数据也可以看出某个球员适不适合打战术
例如Chandler这个分数可能就会很高
因此Lin和Chandler打档拆的时候
经由掩护帮Lin创造一个中距离空档
Chandler掩护成功分数+1
假如打完挡拆Lin传给Chandler灌篮
Chandler掩护成功+1(可以讨论)
Lin发现Chandler空切空档,助攻分数+1.5
以上情况为球员有入球的时候
我们也常会看到某人传了一记漂亮的球
结果被对方毁掉,或者队友奶油手没放进
以现行的制度
只有队友罚球出手数增加
完全和传球的人无关
但我认为之所以有罚球机会
传球的人比出手的人还重要
数据不应该只是反应结果,也要能看出球员能力
才不会有谁的数据比较漂亮,结果赢球功臣是另一个人的情况发生
所以传球给空档队友,即使只造成犯规罚球,助攻分数也应该有所提升
不过结果应该为"罚球入球数/总罚球数*原助攻分数"
例如LBJ切入找到Anthony空档,并成功传球
结果球没放进,对方犯规,Anthony罚两球进一球
因此这个play,LBJ得到1/2*2(根据上一段助攻分数的解释)=1的助攻分数
大家可能会怀疑
为什么只得到一分,助攻分数会跟传给没空档队友进两分一样多?
因为如果不是LBJ切入创造得分机会
Anthony可能连半分都拿不到
传给没空档队友的入球比较起来
依照我上面的发言,助攻目的是衡量助攻能力,不只是比赛结果
前者的助攻能力应该比后者好,但结果较差
因此一消一长两者助攻分数相同(当然可以再修正)
或许有人会对三分打有兴趣
举个例子而言,Nash和Amare打完挡拆以后,Amare上篮进算加罚
这个情况Amare的加罚可能是因为他的技术而得到(对抗性强)
所以加罚那球显然和Nash无关
所以Nash得到一个发现空档的传球,助攻分数+1.5
Amare掩护成功+1,进算加罚得2+1分
总结:
我提出了3点修正
1.助攻加权的导入
2.新数据:掩护成功
3.传球后出手制造犯规会影响数据
大家讨论看看
PS.有人可能会问我为什么助攻分数要用2、1.5、1
不要用3、2、1
因为在制造罚球的情况下要乘以比例
假如有人两罚中一,助攻分数用3来乘
就会变成3*1/2=1.5
但是,传给没有空档的人自干得到两分,助攻分数却只有1
比较好的结果,分数却比较低,这样有点不公平
所以我才使用2、1.5、1
作者: windgodvocx1 (′‧ω‧‵)   2013-08-11 21:19:00
Rondo:无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