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这么久,从漫画、动画、TV Game到现在的真人电影,
终于要为[BECK摇滚新乐团]做出回应。
在漫画[BECK]诞生的年代,
印象中并没有同类型的音乐漫画。
即使有玩团的要素,
也没有像[BECK]花了极大的篇幅在描述比较常态的[现实]:
为了玩团必须要付出的努力、牺牲的时间、打工赚钱来养练团室…
而[BECK]也把内容从音乐技术、表演、乐团的层面,
拉到了主流/非主流音乐与音乐体制的层面。
并不只是“有钱有闲没事来个表演”或者“哪来的私人别墅度假兼练团”,
学生身份与乐团成员;日常大众的友情、恋爱、焦虑、热血、梦想…
之所以[BECK]没有把重心放在诸如互飙吉他对决、
也没有围绕那些外人提起摇滚就联想到“嗑药、斗殴、轰趴、自杀”等皱眉头的事情。
总结来说,
[BECK]的内容极具真实性,
但正向与励志意味十足─而且不是廉价的那种。
不过,这可能也是[BECK]长时间带有鸡肋感的原因:
花了太多篇幅在叙述重复的、类似性质的“挫折”事件。(例如被打压、龙介失踪)
而旁支剧情在Greatful Sound之后,也有点于插科打浑、想到才提一下似的,
看起来很有影响力的“真帆伪出轨事件”也是重重提起轻轻放下,
人物的反应都有点…无趣。
这两点,在HAROLD作石的前作[绝世蠢才]也是同样的。
追根究底,漫画[BECK]似乎是刻意的拉长了连载,才使剧情从GS后就较无凝聚力。
而动画基本上作到GS的结束和余韵。
除了那最后口述的美国行显得多余,
气氛上以“Greatful Sound的传说”、“一年后的成长”、“聚首重新开始一个传说”
这样作结尾是最好的。(动画结束时,漫画还没完结。)
相对来说,电影的结尾反令我觉得余韵不足:
没有提示出BECK在精神上的不可分割、也少了象征BECK实质胜利的推论(传奇性)
而原作和动画都有表现的,下场后小雄的气力耗尽、众人对解散的不愿提及,
还有真帆与小雄那无须言语的互相确认…都从电影抽掉了。
电影似乎是在“忠实的翻拍”,所以角色的外型气质、重要事件都近似原作。
(突然发现,千叶是平冢…专演这种热血到有傻劲的角色)
然而,原作描述小雄歌唱的方式,也被电影用来作为诠释的方法。
就原作漫画来说,是用分镜、人物表情来暗指小雄的歌唱惊人,
没有用旁人的形容词、背景的山阿海阿鸟阿的比兴联想来具体描述。
这里的策略在于:
看着漫画的我们,会将小雄的歌声,
去与我们所熟悉喜爱的那些歌曲们作连结。
(当然,以原作的表现来看,小雄不至于是 克劳萨二世大人那型的。)
也许有人会想起Liam Gallagher、也许有人想起五月天…
因此,漫画里小雄的歌声,反而是完美的-因为是理想中的。
动画小雄的歌声会被批评,除了唱的并不特别突出外,无法尽如人意是更重要的原因。
为了保留小雄歌声的期待性,
电影完全消去小雄的歌声,
代之如漫画分镜的小雄与众人的表情、穿插一些山阿海阿的意象。
对喜欢原作的人来说,懂得它这样作的用意。
但对于这部乐团的“电影”来说,这种方法反而破坏了气氛与期望,
作个譬喻的话,原作是薛丁格的歌声,
电影则是聋哑人士去听薛丁格的歌声。
两者虽然都是要人去想像,但后者却直接表现了“听不到”。
我认为这种策略过于保守了点,也是电影最为美中不足之处。
在这里,我也提出如何关于“小雄的歌声”的策略:
1.认真的海选出歌声具有特质的人,
演场的片段就放他的歌声。
2.像动画那样,唱得不好又如何呢?
气氛的营造、情绪的高涨,应该是比较讨喜的。
举例:http://www.youtube.com/watch?v=CQQUEicr6d8
这就是唱与演奏得不怎么厉害、但不会过于苛责的实例。
这是我认为动画有作到的部分。
接着,电影改的最多的部分,就是小雄逐步踏入音乐领域的历程。
受限于篇幅,所以连龙介的个性、生活,都很“配角”化。
除了他几乎差点死掉之外,在电影里的存在感也没高于其他成员多少。
不过,借由BECK(犬)直接连结与老外的冲突,倒是干脆了不少。
小泉这个角色的去除,似乎是电影减少出场人物与剧情复杂性的必要。
恩…原作前段的剧情来看,小泉作为一个触媒、推进器,
故事推进合理性与微妙情绪的滋润,小雄音乐圈与学生生活的桥梁。
如果是改编成日剧的话,一定要让她出现啊!
小桃子就算了、泓美好像也就只有这样,
女主角真帆在电影里似乎扁平了点。
虽然篇幅是限制,但仔细想想:电影里两人的互动,只有在龙介住所池边的歌唱,
接着就过夜…然后直接就表明心意了。(虽然原作里,真帆类似外国人的开放)
少了歌唱大会→泳池合唱这个重要的开端(音乐和爱情两方面都是)。
原作是在GS之后才正式化解纷扰,彼此表明心意。
相对来说,电影就显得比较半调子的带过而已。
佐藤欧巴桑不够抢戏啊!
总觉得电影的佐藤变得和蔼许多。
斋藤太有喜感啦!
只是电影大概不敢把真实的斋藤灵活的再现吧。
还能期待些什么呢?日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