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技术性先锋攀登
a.握手绳–在技术困难低但有暴露感的地形使用
先锋攀爬者将绳固定于路线底端,带绳攀爬过困难地形后将绳端收紧固定于顶端,并注意
不要摩擦到尖锐的石头或岩角。接续攀爬者以手握绳辅助前进,也可以以带环或普鲁士绳
环连接手绳及吊带。由最后一名攀爬者负责收绳与器械。
b.行进确保法–用于攀登较为简单的路线,一组绳队通常只有两名成员。
两人同时攀登,先锋者负责架设固定点并扣入绳索,接续攀爬者负责拆除器械。两人间至
少要有两个固定支点,当一人坠落时,另一人的体重可制动其坠落。须注意两人间攀爬的
绳距,较长的绳长可吸收较多冲击力,但会增加绳子卡到岩角或树枝的风险以及沟通的难
度。这时可以新西兰绳圈(cf.17)将绳子收短为适合长度。
c.带绳盘攀登
在需确保的路段之间的简单路段,两名攀爬者仍保持以绳索连接,并将大部分绳子收起以
绳盘携带,绳伴间留有3-5公尺的绳距。可节省将绳收回绳袋以及下次取出绳子的时间。
二、技术性先锋攀登
攀登者需架设固定确保点,并在每个绳距间确保先锋攀登,先锋攀爬者须衡量自身能力选
择路线及应携带之装备。
a. 装备串(rack)
一组绳队携带一组装备串,由先锋攀爬者携带,second者回收装备抵达顶端后,由下一绳
距之先锋者挑选所需器械重新整理携带。需衡量攀岩者的能力与信心以及路线状态选择携
带装备的种类与数量。在攀爬未知路线时对装备的估量需更加保守。选择路线前可先多参
考攀登指南建议或上网搜查资料。
典型的装备串包含各种岩械以及钩环与带环。一个岩械须以两个无锁及一个带环连接绳索
,钩环有被岩石打开之风险的位置时可以有锁替代无锁钩环。在较垂直的路线可使用快扣
,但通常在传统攀登或非直线路线时以携带带环为主,可延长或收短带环,使绳索保持直
线状态。
pick由second的人携带以便拆除固定点,但leading的人也可选择携带,当架设固定点不
完善时方便拆除再重新架设较佳之固定点。
其余需携带的装备包含确保器及架设确保固定点的器材(辅助绳环、分力绳环以及用来平
均固定受力点的带环)、普鲁士绳环、口袋型小刀、防滑粉和粉袋等。
b. 装备整理携带
1.数个尺寸相近的岩楔扣入同一个钩环内,将整组岩楔分到数个钩环上。放置固定点时挑
选适合尺寸放置后将岩械自钩环取出,再扣上无锁与带环。此方法可增加挑选岩械的效率
,但也会增加岩械掉落的风险。
2.将岩械放置于独立的钩环。多用于放置中至大尺寸的凸轮装置,因其较好辨识,可在适
合的岩隙较快速的取出所需尺寸的岩械放置。
可将放置岩械的钩环扣于装备带环上再斜背在肩上,方便先锋者装备交换。或是将装备分
散放置于吊带之装备环上,较能平均分散重量于腰部。目前多以混和使用为主,可将钩环
与带环组合成快扣扣于吊带之装备环,将岩械组扣在装备带环上,或以其他攀登者习惯的
方式放置。但须注意协调绳伴间的放置习惯,以避免装备交换时的混乱与耗时。
先锋攀登的步骤
规划路线
事前查找背景资料。观察整面岩壁的地形特征、内角、烟囱以及破碎岩面等。注意可能架
设确保点的位置,并评估绳长及所需装备数量。在攀爬过程中要持续评估路线状况,再做
下一步的规划。考量可行的撤退方式,观察预定的下降路线。若整条路线不同绳距间难度
不一致,要从整体难度考量。
选择及放置固定点
固定点架设时需考虑点与点的间距,以及前一个固定点的品质,衡量坠落可能造成的冲击
。应在难关的前后设置固定点,避免在离前一固定点很远的地方尝试困难动作。
在可以让你空出一只手的安全位置放置固定点,左右手都应该要熟练放置岩楔和扣入绳子
的动作,不管勾环的开口朝左或朝右,并注意不要入错绳。(图14-9)
面临固定点的选择时,可以考量以下问题
–如何放置合适尺寸的岩械并让受力方向稳固?
–如何放置能承受较强的冲击?
–需要保留哪种尺寸的岩楔在更高处使用?
–是否方便second的人卸除?
–是否会妨碍到攀爬的手脚点?
–如何放置能够减少绳子拖曳?
如果无法架设良好的固定点,仍应先尝试放置,并尽可能在不远处增加固定支点,或架设
两个固定点承受分力。差的固定点应假定为不存在。如果在难关前没有好的固定点,可以
再多观察岩壁,并
–尽可能架设固定支点,开始攀登
–在没有较近的固定支点的情况下继续攀登
–下攀,看是否要换人先锋
–另寻简单的路线攀登
–撤退
在先锋攀登前需考虑的问题
– 路线的长度以及难度?
– 能否看见绳距的路径以及下一个确保点?
– 难关的位置以及特性?
– 需要什么种类、大小的岩械与其他装备?
– 架设确保站会需要什么?
– 该路线需要什么样的攀岩技巧?
确保者须注意
– 剩余绳长
– 先锋攀登者与确保者是否能听到彼此?
– 先锋坠落会如何影响确保点,确保者位置的安全性?
– 第一个确保点的位置与放置方式,如何减少坠落的冲击以及发生拉链效应的机率?
判断坠落力量的方向
先锋者放置固定点时需考虑后续攀爬可能承受坠落冲击力的方向。若绳索转折过多,因坠
落时绳子绷紧成直线,会对不同固定点产生不同方向的拉力。chock如果被放置在只能承
受向下拉力的地方的时候,承受其他方向的拉力可能会脱出(图14-10)。用带环延长固定
点可以让绳子处于直线的状态,也可以减少绳子在坠落的时候的受力。
可以在转折处设确保点来交换先锋,若转折处无法避免,可在此处放置可承受多方向受力
的固定点,并可尽量利用天然的固定点。
拉链效应
当先锋攀爬者距起始点较远处坠落时,最底部的岩械会承受很大的向上及向外的拉力,当
其脱出时,会转由下一个固定点承受拉力,而致使所有置入的岩械由下而上连续脱出。(
图14-12)
特殊情况放置确保点:
a. 悬岩
在悬岩下方架设固定点时可将带环延长,尽量保持绳索的自由滑动,以减少卡绳以及坠落
时拉链效应发生的机率,并避免岩角对绳索的切割。(图14-13)在小的悬岩,较佳的方式
为倾身向外架设固定点于悬岩上方。
b. 横渡
横渡时难关前后都应放置固定点,以避免先锋及后续攀爬者大幅度钟摆式坠落。钟摆式坠
落可能增加攀爬者受伤的风险,且坠落后很难返回原先的路线上。(图14-14)先锋者放置
固定点时需考虑对后续的人的影响。可以用第二条绳子确保后面的人,以防止长距离坠落
。如果使用双绳的技巧,不要将两条绳索扣进同一个确保点内。
抵达下一个确保点
在绳距顶架设好稳固的固定点并自我确保后,才能喊解除确保。
当上方确保时,将整个确保程序思考清楚,确定制动手及收绳的位置,尽量让确保系统简
单,可清楚目视绳索的走向以及与固定点的连结。不需要用的物品不可以放在地上,应整
理放置在身上或固定点上,一次手上只拿一个物品使用。整理妥当后再收紧绳子,直到
second的人说:拉到我了。将绳装入确保器,完成确保准备后才能喊:确保完成。
清理绳距
a. 带环连接扣环以及岩械的拆除方式:
取出岩械→将岩楔上的扣环扣到身上→将带环从岩械端的扣环上解开,斜套在身上→解开
绳端的扣环
b, 快扣:
取出岩械→将连接岩械的扣环扣在身上→解开绳端的扣环
一般来说,应将装备从岩壁端拆除到绳索端,可确保装备永远扣入某样东西。
在安全的状态下,解除确保之后可先拆除确保站,但永远留一个点来自我确保直到上面的
人确保住。离开前环视确保站确认没有少东西,喊开始攀登之后才能开始爬。
在绳距顶端移交装备
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1. 两位攀登者都要扣入岩壁的固定点自我确保。重新整理装备串,注意不要掉落任何装
备。
2. 将装备环及取下的带环或快扣交给接下来要先锋的人。
3. 若其中有人背着背包,可以将背包卸下,扣入固定点。
4. 若原来的先锋者仍打算先锋下一段绳距,要重新理绳,让后攀者就确保位置。
若为轮流先锋的绳队,确保者不需将绳子卸下确保器。若不交换先锋,就得移交装备给确
保者。交替先锋的方式比较有效率,但两个人都要能胜任先锋工作。
三人绳队
效率较两人绳队低。但多一个人拖吊背包或担任救难的工作。除非路线短,三人绳队
大多需要使用两条绳子,以下为两种方式。
1.接续使用两条绳子:
由第二个人确保先锋攀爬,第三个人仍固定在确保站。先锋者架设好下一确保点后用第一
条绳子确保第二个人,第二个人带另一条绳子上来,用第二条绳子确保第三个人上攀。如
果有横渡的地形,要保留固定点给第三个人,第二个人把第一条绳子自固定支点解开后,
再扣入第二条绳子。第三个人抵达确保站后可以直接接续使用第二条绳子先锋。
2.同时使用两条绳子:
先锋者同时以两条绳子确保攀登,两条绳端分别系在第二及第三个人身上,可以同时由一
位确保者同时确保两条绳子,也可以由两位确保者各自确保一绳。当先锋者到达绳距顶端
、架设好确保站,可一次确保一人上来,或是同时确保两人以一前一后的方式攀登。缺点
是先锋者需处理复杂的绳索管理工作,优点是可使三人绳队的攀登速度几乎和两人绳队一
样快,先锋者全程先锋不需要交换。
双绳系统(double-rope)
同时使用两条半绳攀登(直径约8到9mm,绳端有1/2标示),两条半绳分别扣入不同的固定
点,提供独立的确保系统。当两绳需扣入同一固定点时,要分别以不同扣环连接。因为操
作复杂所以必须分两个颜色区别绳索。在曲折的上攀路线时,两条绳索分别扣入不同侧的
固定点,使两条绳索平行,可以有效减少绳子转折及坠落距离。(图14-17)
并绳/双子绳系统(twin-rope)
双子绳比半绳更细(直径约7到8mm,绳端有两个圆的标志)。将两条双子绳作为一条单绳来
使用,两条绳索要同时穿过每一个扣环。虽然绳子较细,两绳吸收的冲击力较大因此比单
绳安全,且两绳同时被岩角切断的机率较低,也可方便用于双绳垂降。
双绳和双子绳系统相较于单绳系统更为安全耐用,但也比单绳系统重而且比较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