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 已经很成熟,
连我这个3C换换病患者都很难提的起劲换机,
现在唯二会让我有兴趣换机的就是折叠萤幕跟快充技术的发展.
即使快充带来的方便性提升是巨大的, 但充的慢这件事并不致命, 大家也已经习惯.
我之前是使用120W快充的手机, 因为公司政策的限制, 只好改用25W慢充手机,
直到现在还是非常怀念快充.
原因有:
- 无论有线无线, 充电总是限制了手机的移动范围跟握持方式,
越少充电时间能让手机的使用方式更自由, 也不需要到处找插座.
- 对行动电源的依赖减少.
我自从用了120W快充后, 基本上很少需要行动电源,
在会议中间/出门前短短的几分钟就可以充饱,
同样的时间5W慢充几乎没带来电量的改变, 只能无奈带着行动电源继续充.
- 即使需要行动电源, 也能让手持笨重的行动电源时间大幅缩短.
比方说在外面需要查地图找路时发现手机没电,
就必须要手里拿着手机+线+行动电源一两个小时, 非常痛苦,
如果是快充, 10分钟后就可以把行动电源收起来了.
- 充电习惯改变.
慢充使用者的习惯大多都是没事就插著充, 能充尽量充, 要走再拔起来.
用了快充以后基本上没在充电, 都是到发现快没电, 才充个10分钟.
至于为什么大厂不做都是中国小厂在做呢?
- 大多数使用者没有意识到这功能的重要性.
经过这么长的时间, 大多数的使用者已经习惯且调整生活方式来适应慢充,
没有意识到这是个重要的痛点,
而且是当你告诉他以后, 他还会想办法找一些理由来说服你这东西不重要的程度.
因此, 对于大厂, 快充的优先性并不是很高,
还有很多使用者更想要的东西得要做.
- 大厂不缺差异化.
大厂对手机规格与功能的话语权很大, 很容易做差异化,
反之小厂在订好的游戏规则下没有太多能做差异化的东西,
快充是少数几个有办法做的, 因此大量投入.
- 大厂追求安全稳定, 不能冒险.
充电严格说起来还是相对比较有危险性的功能,
大厂在这方面出了一个差错就完蛋, 毁天灭地,
连续数个月的头条, Samsung就是个例子.
反而小厂出了包, 可能就是出来说I'm sorry, 或是倒给你看, 报导个几天就没人在乎,
自然比较敢冒险, 用激进的方式推进一个相对高风险的功能.
- 大厂利润率抓的较高, 成本会被放大.
利润高导致每加个东西, 其成本在终端售价都会被放大数倍,
增加额外成本都要三思, 免得终端产品贵到卖不掉.
小厂利润低, 多加点成本对终端售价相对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