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 总监高层解释 HTC One M9,M9+与E9+的不同

楼主: Lsamia (samia)   2015-04-09 21:42:49
内文很长,所以心得打在前头
虽然说应答的文字很长,不过主要差异就是为绕在两点,
就是欧美区域比较热爱好握的机种,而中国比较喜好大萤幕机种,
但是0.2"的差距真的算是有明显的萤幕大小不同吗?
不过从尺寸来看,是看得出来明显M9+比M9还要长很多?
M9 :144.6 x 69.7 x 9.6mm  M9+ :150.9 x 71.9 x 9.6mm
另外在指纹辨识与Home键整合的回答有些迂回,
一般应该是想问都占空间弄了实体键,干嘛三神器们还在萤幕占一排吧
============================================================================
http://www.eprice.com.tw/mobile/talk/4542/4936204/1/
注:以上访问,由 HTC 中国大陆以新闻稿方式提供,
ePrice 原文刊登(修正段落与大陆用语)。
记者:你们为什么没将 M8 的双相机用在 M9 上,而是用在 M9+上了?
张斌:一方面在中国市场发表 M8 的时候,大家对双镜头蛮喜欢的,很多消费者都喜欢这
个功能,我们希望把这个带给中国的消费者。另一方面为什么 M9 本身没有?我们实际设
计手机时也有考虑的方向,在中国市场其实大家更加喜欢大萤幕的手机,而在欧美市场大
家喜欢的是稍微比较合手的手机形状,所以 M9 设计时我们考虑最重要的方向是做到相对
体积小一点,更加适合手握一点,所以这也是我们设计时做了取舍,就是在保持所谓娇小
玲珑和双镜头做了取舍;因此我们就拿掉了双镜头,把体积做得更小更窄。在 M9+ 上我
们决定用大萤幕,相对来讲空间比较多,而且消费者比较喜欢这个功能,所以这是两方面
的原因。
记者:那 M9+ 还会有非中国区的市场吗?
张斌:M9+ 在中国市场是首推,但是一定也会有其他市场对这样手机感兴趣,我们也会在
那边发表。 M9 本身我们主打欧美市场,M9+ 更加针对中国市场,或者是更喜欢大萤幕的
市场。
记者:我想问 M9+ 指纹识别的细节,是按压式的吗?
张斌:不,不需要压下去,一碰就能感觉到。
记者:解锁时需要点亮萤幕吗?
张斌:不需要,萤幕关闭情况下可以。
记者:它为什么没有和 home 键整合起来?
张斌:其实是整合在一起的,手指一按立即解锁。如果没有设好的话就有这个问题,只是
摸一下是不需要压下去的动作的。
记者:M9 机器在中国市场有发售吗? M9、M9+ 的售价和正式发售的时间有什么不一样?
张斌:现在 M9+ 在这个月就会上市,那 M9 会不会在中国上市?我们还看消费者的需求
。我觉得最后还是消费者需求的问题,对我们来说把 M9 拿到中国卖没有什么问题,如果
市场有需求的话我们会考虑这一点。
记者:苹果或者三星会在高阶机种上加入指纹辨识,而 M9 上没有,这是怎么想的?
张斌:这是设计取舍的问题,我们希望 M9 本身是更注重欧美市场,需要做得相对小,
M9 比 M8 更小更窄,但是我们还有很多功能要放,所以如果把指纹加进去就会造成设计
更长一点,我们其实也很挣扎,因为本身技术已经在那了,要做进去并不难,但是最后还
是设计的考虑,欧美人喜欢把它放在口袋的感觉,所以还是相对短一点比较好,所以还是
回到取舍的问题。我觉得设计方面永远都有取舍问题,因为本身这些技术和功能我们都可
以做,怎么选哪些东西放进去,我们内部很挣扎这一点,最后我们还是决定做这个取舍,
所以欧美市场没有放进去。
记者:3 月份的时候,三星发表了有指纹辨识的 S6,
如果那时候 HTC 有指纹辨识机种可能就不会落后,
现在一个月之后才发表带有指纹辨识功能的手机,
消费者会不会觉得不太重视他们?
张斌:一个月其实不可能做任何变化,手机设计通常是 9—12 个月,所以这个其实没有
任何关系。其实当时在巴塞隆纳发表会的时候,我也跟很多人在聊,大家对三星和对我们
的看法等等,当然 S6 也有它的优点,其实很多朋友都跟我们讲,其实 M9 本身也有自己
很强的优点。我觉得最终来讲,如果我列一张表的话,一定是它这里稍微好一点,我这里
稍微好一点。
我觉得最终变得也意义不大。消费者自己会做一个选择吧。我们最重要的工作是告诉消费
者你在选什么东西,这里有什么东西,有什么优点缺点,您觉得哪个更适合你,我觉得这
才是比较好的方式,因为最终来讲不管哪款产品都可以说我比苹果好的十大原因,或者我
比三星好的十大原因,没有什么意义。我自己也好,媒体也好,就是很坦白的告诉大家我
有这些优点,别人可能有其他优点,您觉得作为消费者你想要什么。
记者:从 M7 到 M8 到 M9 到 M9+,为什么一直采用相似的家族式外观,
因为对于很多用户来说更需要改变,因为一成不变的话,
即使买了新手机,别人看来还是用的之前的手机,
可能会给用户造成一些困扰。
张斌:我可以理解您为什么这么说,这个问题不是第一次听到。 M7 到 M8 变化蛮大,
M8 到 M9 也有相当大的细节变化,其实变个形状也不难,为什么没有变呢?打比方看保
时捷这种车,50、60 年的经典设计到现在外观还很相似,但是每一代都有比较细节方面
的改变,你知道的话就能一眼看出来是哪一代,不知道就是一样的感觉。
我们这方面也是做一点工作,想尽量帮消费者区分一下,有几点蛮明显,M8 我们主打颜
色是完全不一样,那是比较暗的钨丝晶,在 M8 上就完全没有金属边的设计。如果大家对
这个手机不了解的情况下,会觉得这个好像有点像,但是两个手机放在一起大家会看出非
常明显不一样,所以设计上还是很大的改变。
事实上我们更想告诉消费者的是,M8 的时候我们专注于一体的机身,让手感怎么做得更
好。而 M9 和 M9+ 是专注于 M8 已经做得这么好,大家已经公认这是最好看的手机了,
我们再想怎么再上一步。我们在考虑,怎么真正给主流的手机一种奢侈品的感觉,就是比
较奢华的感觉,比如奢华手表、珠宝,都是采用非常类似的设计,用双色的金属,不同材
质,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它不一样的地方就在细节,如果你看不出这些细节的话也不会了解它的好处,就像买奢侈
品一样,如果你??不知道它的设计、工艺、细节不会欣赏它。我们把它做到这个等级之后
我们希望我们消费者可以欣赏它,当然也需要花时间教育消费者,告诉消费者,这也是我
们欠缺的地方,因为 HTC 给大家感觉就是低着头努力干活,不知道怎么告诉人家的感觉

做东西是非常艰辛的历程,为什么呢?首先,这个蚕丝纹(编按:发丝纹)的设计,很少
手机有金属蚕丝纹,为什么?因为蚕丝纹的这种金属的完成中最难的一种,为什么?因为
蚕丝纹不能掩盖任何瑕疵,这样一来,你对工艺要求就非常高,那你看到很多做金属的,
最后的完成用雾面,就是在上面喷一层金属,就有种盖漆的感觉,而蚕丝纹不允许有这点

另外,大家可能没有真正意识到,它的双色金属的设计,如果我不告诉你,你可能以为就
是一个金属涂两层漆的意思而已。但是这件事情不是这样的,当你做完背面蚕丝纹、硬化
、所有的保护层做好之后,旁边是上不了色的,因为整个金属外部的结构已经变了,所以
你要要重新把边上全部切开,重复所有在背面做的工程,再重复一次,所以为什么有 70
多道工程,是因为有很多步骤需要重做。
记者:目前的三种颜色:灰色、银色、金色,只有银色采用双色是吗?
张斌:对,为什么银色会产生双色呢?是因为银加金的配色非常好看,我们试过其他颜色
,如果你去我们设计中心,堆满了上百个颜色,我们在当中选,最后还是选择了这款,所
以还是根据材质。我觉得设计很重要的一点是不能简单一个设计套用,要根据不同材质、
不同颜色、不同效果然后再去选择,至少从设计角度来讲是最好的,当然消费者有不同看
法,但是我们是尽力做到最棒的效果带给消费者。
记者:方便透露一下 E9+ 和 M9+ 定价和上市日期吗?
   或者不方便具体价格,说一个价位?
张斌:因为我毕竟做产品的不是做销售的,所以我觉得价格方面我让销售团队跟你们分享
比较好。我觉得 M9+ 一定是旗舰机的水准,一定是定位在大品牌旗舰机的标准。 E9+,
我们是把旗舰机的规格带给一个稍微不一样的用户群,我们讲到 M9+ 是比较奢华,当然
定价方面也跟它匹配,E9+ 我们希望是比较优雅的定位,那就代表不一定是非常贵的机子
,应该是中高阶的手机,当然是我们 HTC 的中高阶。
记者:关于 China Sense 新接口,之前 HTC 一直坚持 HTC Sense,
可以说是坚持 HTC 自己的风格。但是看发表会的时候,
目前的 China Sense 越来越感到它向本土化的很多东西靠拢,
想问一下 HTC 会在今后的软件方面的策略坚持走自己还是说一直靠向本土化发展,
还是说取两者中间?
张斌:首先 China Sense 是基于我们 Sense 7,我们已经在全球发表这么多版本,已经
有很多经验和非常优化的体验积累起来,这是全球化的智慧手机的体验,我们不会放弃,
因为 China Sense 是基于 Sense 7 的体验做了一些针对中国市场的改善。
记者:只是中国市场才会有?
张斌:对。为什么去做 China Sense 呢?我们坚持的东西并没有变,因为坚持东西并不
是讲我们就坚持外表,而是要坚持内在,有个精神在。真正看一下 Sense 的历史,为什
么当时做 S??ense?就是因为我们觉得第一版 Windows 手机和第一把安卓手机不能用,
所以 Sense 就是为了用户而生的。
我们每一代 Sense 都有很多变化,比如当大家开始希望跟家里娱乐系统连起来的时候,
我们就去做无线的高传真的音乐传输和视讯播放,大家喜欢自拍的时候就做了很多很好的
自拍功能。你发现 Sense 一直都在改变,它并不是僵化的东西,应该根据它市场的变化
,用户要求的不一样而变化。
所以,当我们把 HTC 带来中国之后,真正为中国消费者做出改变,以往做得不太够,其
实以前我们虽然没有在做 China Sense,其实我们已经在做改变,本地化的应用一直都有
。但是我自己觉得那时候可以在这方面做得更好。
其实这个 China Sense 并不是一夜之间变出来的东西,在过去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花时
间,在想我们怎么能够把全球最棒的东西,再加上本地消费者想要的至少是比较好的结合
起来,所以你现在看到的结果也是我们这方面的努力,我觉得这只是一个开始,我们不会
停下来。就像当初我们因为消费者做了 Sense 的体验,然后一直在做改变一样,China
Sense 也一直会提升和改变,所以我们会快速升级不断更新,这也可以讲是对中国消费者
的承诺。
我们希望可以更快的反映到消费者的需求,因为消费者过去也对我们有一些回馈,我们作
为一个全球的厂商,有时候就要变一些东西难一些,因为要在全球那么多国家都测试。现
在把 Sense 7 和中国本土结合起来,这方面可以做更加快的改变,希望可以让这里的消
费者对我们满意一点,老实讲我们只是一个开始,今天真的只是一个开始。如果你问我现
在做的完美吗?老实讲我自己都觉得不完美。但是最关键的是我们已经安排了,我们已经
把计划做好了,接下来这些更新的功能已经安排好了,我希望经常的给大家做一些惊喜,
至少买到 HTC 手机会觉得又有新的东西,现在市场对某个功能反应比较大,可能这个功
能就出现了,而不是说等到明年才有。
记者:未来针对其他市场也会有针对其他的市场的 Sense 推出吗?
张斌:本土的东西我们一直在做,每个市场都有本土的 Sense 的东西,但是我们会不会
专门把那个东西拿出来讲,说这是新加坡 Sense 或者马来西亚 Sense,我是觉得我们不
会这样做,我觉得中国市场是非常大的市值,本地体验也不一样,中国网络情况和无线应
用情况跟其他市场都不一样,新加坡市场和美国市场其实变化很小,那中国这个市场真的
比较适合有自己的不一样的东西,因为毕竟这里的市场真的太不一样。
记者:M9+ 采用 MTK6795 芯片,这个是怎么考虑的,
   应该算是 HTC 第一次和联发科的合作吧?
张斌:这不是 HTC 第一次和联发科的合作,如果去年前年大家还在拼规格的话,从今年
开始大家就不应该拼规格了,永远应该是怎么搭配最适合的硬件给消费者相对比较好的体
验。如果把 MTK 跟骁龙 810 相比,其实它们表现并没有特别的上下的问题,这是第一。
为什么在全球会用比较多 810 芯片呢?其实还是网络配合的问题,因为高通的芯片跟一
些欧美的网络花的时间比较多,配合的比较好;在中国这个问题其实不太存在,MTK 这方
面做得也很好,所以国内市场它们两者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我们在中国考虑其他因素之
后所以把它整合在 HTC 里。我用了 M9 我不觉得在用户体验方面有什么区别。
当我们做手机的时候是整合在一起做到你想要的体验的水准,当它能够达到 HTC 想要的
体验水准的时候,不管用哪个芯片已经不重要了,我们也希望让消费者明白,你买手机的
时候第一个要看的不是它的芯片,如果现在你还在看是不是四核、八核,我觉得消费者不
太在乎这些。你觉得消费者还在乎吗?三年前你跟他讲是双核,现在你跟他讲四核、八核
他们已经没有什么反应了。
记者:去年开始 HTC 在 M8 上加了一个 E8,打了双组合牌,
今年开始是 M9,然后 M9+,然后 E9、E9+,还有 Desire 系列,
像现在 HTC 产品看起来已经比较多了,从 HTC one 开始已经打一个品牌,
现在有没有违背这个概念呢?
张斌:这个问题很好,当一个市场比较成熟的时候,其实就会出现一个细分的状况,我举
个例子,比如说洗发精、刮胡刀等等,它是非常细分的,刮胡刀不可能所有男士一样的,
它有很多不同设计给不同的皮肤的人;化妆品也一样,智慧手机也是一样,今年买智慧手
机的接近 80% 是替换市场,所以这种情况下,他已经不再是所谓新兴市场,什么高科技
、创新市场,这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市场。
在非常成熟的市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求,它对自己需求就比较了解,这种情况下,其
实他去买手机心里已经知道大概什么样的大小、功能,所以我们在这个时候,我们觉得已
经不能靠一款机器打天下,所以我们要做不同的手机适合不同细分的市场,所以也看到
M9+ 跟 M9 是感觉比较奢华的,E9+ 还是中高阶的机器,是比较优雅的,你看到我们在
细分这个市场,当然为什么 M9+ 跟 M9 不一样?主要因为 M9 并不是针对中国市场打造
的。
所以这些细分的结果就让你看到,好像手机的型号比较多了一点,但是我并不觉得这是一
个缺点,因为我觉得这是提供给消费者更多选择的东西。这么多品牌手机也是一样的事情
,因为每个品牌在细分这个市场,抓到他能抓到的消费者,也是一样的。
记者:这次 M9+ 选择中国市场,对 HTC 来讲,中国市场意味着什么?
张斌:我觉得中国市场对每个手机厂商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市场,HTC 也是一样。
记者:财报上会有反映出来吗?
张斌:我们并不细分每个市场的市占,这方面并不是我做产品的适合来谈的,但是我知道
的这点,我们内部产品方面,对中国市场可以讲是重中之重,所有设计产品的时候一个非
常重要的考虑是,这个产品适合不适合中国市场,怎么打动中国市场的消费者,这是我们
做产品的最重要的考虑。我觉得不言而喻中国市场非常重要,非常非常重要的市场。当然
作为一个全球化的品牌,我们不能讲只是做中国市场,这样也是不够的,因为欧美有它的
特色和要求,也有它的发展。
HTC 的好处是,我们是一个非常接近大陆市场的公司,但同时我们又是在欧美市场沉浸了
很多年的公司。所以有机会跟双方面都合作,我们希望达到的效果,是怎么把两方面做得
好的整合在一起,比如说把欧美做得好的介绍给大陆用户,把大陆新的发展介绍给欧美,
这也是 HTC 所站的位置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因为很多人是站在一方面,比如在大陆他
就是扎根在这边,有些其他厂商扎根在另一边,我们有幸这样的位置,发展过程中就给
HTC 这样的定位,我觉得这个定位很好,也是少有的,如果我们继续坚持这点,努力把
两方面好东西都带给用户的话那有多好,想像一下如果把欧美最好的东西带给中国,把中
国最新的用法带给欧美,那有多好!这是我们做产品的人最想做到的。
记者:在我看来中国市场肯定非常独特,所以 HTC 推出 China Sense,
我想再谈一下另外一些具有独特性的东西,比如中国 1999(人民币)
可以买到小米这种旗舰规格,或者小米 5 如果今年发,也是一样旗舰规格,
那 HTC 作为本身不是大陆厂商,在产品层面有什么应对措施?
你怎样拿 2000 多的 Desire 826 和别人拼 1999 的东西,
那更别说M9+ 和 E9+。
张斌:其实我们也在想。我觉得在一个市场成熟以后,一定有产品打低价,有走不同路线
,打特定的族群。比如说运动鞋,你可以花 100 块人民币买一双,也可以花 1000 块人
民币买一双,你会觉得他们是一样的东西,你会做比较吗?我觉得我们并不是来这里讲跟
小米,他的什么规格他的什么东西,我跟他一样的规格或者更好的规格卖一样的价钱,我
觉得这样做没有意义,因为每个品牌定位不一样,如果我这样竞争的话, 那 HTC 是没有
前途的,因为我们走的路不对了。
因为我们的定位是一个创新的,而且是相对来讲国际化的比较高阶的定位,我们是想告诉
消费者,努力做的东西是值得欣赏的,而 HTC 就是一直在努力做东西的公司,我们讲到
就是追求那种精彩的感觉。最方便的方式当然是找到一个代工厂,给他一个规格要求做一
款手机出来然后去买吧,这也可以做,但是我觉得不能只这么做,一定要有自己的品牌和
追求,如果没有自己的追求的话就会沦落到其他品牌的做法,我觉得这点是很清楚的,一
定要把自己定位很清楚,我不会把自己定位成小米,我也不会跟小米做比较,我也不会跟
其他这些正面做比较,因为比规格和??比价钱实在没有意义。
记者:我也赞同你说的。但是我们不得不正视问题,
比如说运动鞋我要追求品牌,比如HTC 想在中国扩大市场,
不可避免抢夺其他的群体,不可能说现在的群体保留就长久了?
张斌: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我们不能讲 HTC 就做高阶,就关起门来讲说不要关注他们
就好了,这是不对的。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产品在性价比方面越来越有竞争力,你看
Desire 826 这些规格来讲已经非常有竞争力,我们会陆续推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我们
发表了 E9+,我觉得这个产品也非常有竞争力,我们暂时不讲设计体验高大上的东西吧,
就单单讲规格,2K 萤幕、八核、2000 万画素,所有的配在一起,我觉得价格方面、规格
方面,我们跟本地厂商都是可以一比的。
所以我们已经在努力做一些产品了,可以让消费者更加容易接受我们,我不可能跑到每个
消费者那跟他讲,你们就买这个手机吧,这个高大上。所以我们也会有中高阶或者中阶手
机在性价比方面跟本地品牌相对来讲有竞争力一点,但是我不觉得非要跟他比低价策略,
说句不怎么好的话,但是是事实的话,我们成本跟他们成本不一样,并不是讲我们的人力
成本不一样,我们特别在智慧财产权和其他一系列产品,跟本地厂商是完全不一样的,所
以这方面我们不能这样比较。
记者:前段时间 HTC 设计师离职,他们说 HTC 内部设计和销售中间存在矛盾,
最主要的突出点是 M9 和 M9+ 这两款机器在双相机上有取舍,你怎么看,
就你而看 HTC 两款手机在设计和销售有没有妥协?
张斌:如果完全没有妥协不可能的,因为每做一款产品都是所谓优化的结果。其实他也不
是首席设计师,他是负责设计的副总裁,如果把他的离职跟 M9+ 和 M9 联系在一起,太
表面化了。因为我本身跟设计团队合作很多,我们有两个设计团队,我们这位是西雅图设
计团队的成员,M9 和 M9+ 是我们台湾的设计团队做的,所以这两个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所以大家联想有什么故事在那里,其实没有任何故事。我们很高兴从我们团队出去,他会
做不一样的事情,那也很好,你也不能期望他在 HTC 待 30 年,人生当中总得走下一步
,这很正常,只是东西发生时大家就开始联想了,这个没有必要。
记者:发表会上提到的 Pro Studio 陶瓷耳机是会随着 M9+ 一起发售吗?
张斌:不是。在 M9+ 的盒子里会配备其他的高阶的耳机,可以讲它的音效已经非常好了
,我们自己内部做了比较,基本上跟市场上的全球品牌来比,效果和音质都比较好,这款
耳机我们做了杜比的优化,但是消费者永远有两批,一批对声音效果的追求其实并没有那
么高。
这款双驱动的陶瓷耳机,相对来讲比较专业级的设计,面对声音比较敏感、特别注重的人
。我们是有双驱动,双驱动的设计非常不一样,里面的高音单元是非常独特的陶瓷高音单
元,这个高音单元只有 0.23 毫米厚,但是里面是整个高音单元都在里面,电子机械都在
,是非常精细的东西,全球非常少的厂家用这个东西。
这个东西好处是什么?它在非常小、非常薄的情况下,可以创造出的高音比其他普通高音
的耳机高 20 kHz,绝大多数的耳机高音只能到 15 kHz,而这个是 40 kHz,所以对于声
音特别敏感的可以感觉到不一样,普通人感觉不到。我们是有追求的,它小的好处是,我
们可以在它后面放一个很大的中低音单元,你会发现耳机后面那圈比普通耳机大,因为里
面的中低音单元直径差不多 13—14 毫米,普通的耳机里面的中低音单元,就是耳机的喇
叭吧,差不多 9 毫米左右,所以我们面积比它大 70—100%。
大家知道喇叭面积越大越好,所以做大之后中低音的效果比普通耳机好很多,这样很好的
中低音效果搭配很高的高音效果,所以整个音质非常丰富。当然做它的成本也高,非常辛
苦,所以我们希望是把它作为供选择的配件,我自己一直有感觉,我做一个好东西送给人
家的话人家不会欣赏它的好处,他欣赏了他了解了他自然愿意花钱买,这当然是我个人的
看法,每次人家如果送一个东西给我,就会觉得这不错,然后扔在一边,这样就背离了我
们设计的初衷。
记者:所以这款耳机定价是比较高阶的?
张斌:对,相对比较高阶。
记者:目前大陆双卡双待双 4G 的全网通版本的手机,比较流行,
   后续的版本会不会有这种情况?
张斌:我们不谈将来产品怎么样,我觉得双卡双待这方面,我觉得我们是第一个推出双卡
双待双 4G 的版本的手机,我们在不同价位段已经有很多双卡双 4G 的选择,在 M9+ 上
由于很多设计方面的考量没有把它做进去,但是我觉得这个市场在那边,我们已经有很好
的选择了,像 E9+ 就是双卡双 4G 双待。所以选择都有很多,并不是每款手机都做这些
东西,这老实讲不太现实。
做产品最辛苦的是什么地方?就是做选择,我觉得永远都有双方面的看法,我觉得我也不
能讲我每次选的都是对的,但是有很多考虑之后我们就做了那个选择,我觉得至少在这个
时候这个选择对我们是对的,这也是 M9+ 现在这种设计的原因。
记者:跟我们谈一下跟杜比的合作怎么进行的?
张斌:这是一个漫长的故事了。首先杜比是非常在乎音效,非常在乎声音的公司。而
HTC 也是非常在乎声音的公司,我们很多年前就开始做非常高质的音频,在别人没有讲
专业的音频的时候,我们那时候没有站出来说而已,因为我们就是那个做了这个东西不告
诉你的公司,所以你自己体验一下,体会到的话就可以感觉到我们 HTC 的不同。
那很多年前我们就在做,每一代声音的水准都要提高,当我们做这个双前置扬声器之后,
杜比也可以讲是偶尔发现的,我们并没有主动找到杜比,但是他们发现之后这个东西跟他
们很匹配,你要知道靠一只喇叭做环绕声不能说不可能,至少是没有人做到的事情。所以
有了这两个扬声器面对你的时候,这终于给杜比一个想法,就是现在有可能做环绕声的,
但是里面还有很多东西要解决,因为通常你在家里看到环绕声喇叭的时候它的距离都是比
较远的,这样你的耳朵才会分清楚哪里来的声音,然后再做一些环绕效果。
但是手机事实上没有这样一边一个的感觉,虽然我是做了两边但是距离很近,对你来讲还
是有很近的地方发出声音的感觉,所以我们碰到的最大挑战是怎么能够在这么近的喇叭之
间能够把声音分开来,让你感觉到这里出来的声音是到右耳,这边是到左耳,而不是声音
参杂在一起,我们音效的工程师我自己也认识,他们一直在我们公司做音效十多年,他就
跟杜比花了很多时间调这个东西,他需要很多这种算法,或者讲得复杂一点,就是芯片里
要做很多工作,怎么让声音出来之后,把中间的声音变得不是参杂在一起,然后很清楚的
中间的声音,两边的声音,然后形成环绕声,这个东西很难讲清楚,但是事实上很难做到

第一次他跟我讲做这个东西我不太相信,最后他们做出来我也很惊讶,真的是有环绕的感
觉,所以我建议大家试一下,当然我不能讲跟你家里的环绕感觉完全一样,但是通常的普
通的看影片 30—4??0 公分的距离环绕效果真的做得很好,这点我觉得还是很不一样的,
这也是第一次在这个行业里看到,能够不戴耳机真的有杜比的效果,因为戴耳机非常简单
,因为已经把声音分开了,但是这个最难的还是怎么在扬声器那边声音出来了,面对你袭
来的时候就分开了。
记者:金爵卡能说一下吗?
张斌:金爵卡会随 M9+ 附送,因为我们觉得大家买了这么好的手机之后永远会有点担心
,掉了或者怎么样,虽然它已经防摔了,它已经有一些防水功能了,但是大家一定有点担
心,万一真的发生了呢,至少这个金爵卡可以提供一次萤幕碎裂的或者进水的维修服务。
当然这个配套不仅仅是这些,还有很多 VIP、专线的服务,这也是第一次在美国市场之外
带给当地市场的福利。
作者: allpafighter (阶级搅拌子)   2015-04-09 23:14:00
W大讲话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