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资深荣民究竟认同哪一国? 从陈廷宠将军

楼主: staff23 (笔名苏温永(星星送行者))   2020-10-12 16:57:38
媒体:The News Lens
网址: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41617
标题:资深荣民究竟认同哪一国? 从陈廷宠将军的“我是中国人”谈起
日期:2020/10/09
作者:许剑虹(Samuel Hui)
作者简介:
许剑虹,1984年出生于德州达拉斯,自幼在台湾长大。初中后返回美国接受中学到大学的
教育,并取得加州大学尔湾分校(UC Irvine)的历史系学位。回台湾后,进入淡江大学
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攻读博士。 曾经担任《兵器战术图解》、《英文旺报》以及《中
时电子报》的文字编辑,目前兼任《航空最前线》与《世界民航杂志》的采访编辑。多年
来研究军事历史,已经出版两本个人著作,分别为《飞行佣兵:中华民国空军第1美籍志
愿大队战斗史》与《那段英烈的日子:中日战争勇士余生录》
导读:
我们想让你知道的是
如果把时空背景置换回到陈廷宠将军担任陆军总司令的年代,台湾几乎人人都以“中国人
”自称,他本人也出生在1931年的中国大陆,会有这样的认同没有问题。笔者身为中华民
国派,认为比较值得思考的地方是他所指的“中国”是哪一个中国?
内文:
前陆军总司令陈廷宠将军,因为在9月29日的陆军官校在台复校70周年活动上喊了一句“
我是中国人”,成为舆论攻击的焦点。其实如果把时空背景置换回到陈廷宠将军担任陆军
总司令的年代,台湾几乎人人都以“中国人”自称,他本人也出生在1931年的中国,会有
这样的认同没有问题。笔者身为中华民国派,认为比较值得思考的地方是他所指的“中国
”是哪一个中国。
毕竟“中国”两个字,看在台湾有“中国认同”者的眼中属于“中性名词”,代表的不只
是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两个相互对立的政权,同时还代表着拥有3,000年到5,000年
历史的“文化中国”。是一种历史的、文化的还有血缘的“中国”象征,意义超越两岸的
任何一个“中国”政权。所以陈廷宠到底是以哪一个“中国”为荣,才是笔者比较有兴趣
讨论的问题。
陈廷宠将军心中的“中国”是哪一个中国?他当陆军总司令的时候肯定是认同中华民国,
但是到了现在是否还如此?笔者没有访问过他,没有资格在这里代表陈廷宠将军发言。不
过笔者访问过许多年龄跟陈廷宠一样的外省荣民,尤其是1934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的“资
深荣民”,应该还是能对他们的国族认同做一些比较明白的解析,希望能对台湾的族群和
解能带来帮助。
复杂的国家认同
从当今台湾的国家认同立场来看,荣民们的情感就算不是“政治不正确”,至少也是“时
空混乱”的。大体上他们认同的国家是“中国”,但是却未必是今天在国际社会上代表“
中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从过去来自国军的教育来看,“中国”在法统上指的是1911年
立国的中华民国,实质上则是指1947年行宪的中华民国,延续的是1928年在南京成立的国
民政府。
1949年来台湾的中华民国国军,延续的是1924年的黄埔建军法统,是一支在蒋中正领导下
完成东征、北伐、剿匪、抗战、戡乱与台海保卫战的革命军队。然而实际上,国军的组成
却比以黄埔建军为正统的论述更为复杂,真正一以贯之效忠蒋中正总统,并以中华民国为
唯一法统的军人多数以抗战爆发前或者抗战期间报考陆军军官学校的中央军军官为主,比
如前行政院院长郝柏村就是一个例子。
基层士兵如果是抗战或者抗战期间加入中央军嫡系部队,并且遇到爱护士兵的好长官,那
么他们对中华民国的认同也会相对较高。比如现居中和的101岁荣民沈有志先生,他虽然
从抗战到内战期间在不同的部队里流转,但主要都是军纪较好的中央军嫡系部队,而且还
曾经在以身作则、慷慨赴义的整编第74师师长张灵甫将军指挥下参加孟良崮战役,所以对
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有无可取代的认同。
可类似整编第74师这样的精锐部队,绝大多数都是抗战和内战的主力,能在九死一生的环
境中生存下来,并跟着一起来到台湾安享晚年者实在是太少太少了。而且他们多数岁数较
高,已经无法构成今日台湾“资深荣民”的主流。比如陈廷宠将军虽然是1931年出生,符
合“资深荣民”范畴,可是他并不是1945年以前就从军的抗战娃娃兵,而是1949年跟着孙
立人将军“陆军官校入伍生教导总队”来台的学生兵。
二战时陈廷宠的苏北老家是日军占领控制下的沦陷区,而许多1949年来台湾的荣民不只二
战时待在沦陷区,甚至还参加过汪精卫政权的和平军,所以对日抗战是否属于荣民国家认
同的“最大公约数”,其实是有疑问的。许多荣民在国共内战爆发后,不是有被共军俘虏
的经验,就是一开始先参加共军,直到内战末期被国军俘虏,或者以韩战反共义士身分来
台,所以大陆的反共经验也未必是他们的“最大公约数”。
唯一真正把“资深荣民”们统合到一起的,应该是1949年以后的台海保卫战还有参与台湾
经济建设的经验,这不只让外省荣民们首度有了统一的向心力,而且还成为跨族群的集体
记忆。马英九前总统表示,荣民有光复台湾、保卫台湾还有建设台湾的三大功劳,但不是
每一个光复台湾的荣民都来到台湾,真正把“资深荣民”凝聚到了一起的是保卫和建设台
湾,所以他们对台湾的感情肯定不会是假的。
然而认同台湾与认同“中国”并不是两个相互排斥的概念,别说是对来自大陆的“资深荣
民”了,就连今天许多台湾人而言也是如此。那怕是支持台独的绿营支持者,如果抛开政
治对立的角度来看,许多对祖先来自的唐山老家都还有或多或少的思念。所以笔者就以对
“资深荣民”影响最大的三个中国历史人物,来介绍“资深荣民”们到底如何看待今天的
大陆和台湾。
让自己撑过抗战岁月的汪精卫
如前所述,今日台湾绝大多数还在世的“资深荣民”已非我们过去所认知的“抗战老兵”
。他们多数与陈廷宠将军、李桢林将军还有不久前才过世的王文燮将军一样来自二战时的
沦陷区,并没有真正生活在蒋中正领导的“抗战中国”统治下。而且笔者过去在数篇讨论
“伪军”的文章中,也曾指出参加汪政权军队的老兵生存率远比参加国军的生存率还要高
,所以来台外省老兵中有相当部分是“伪军”。
这意味着“亲日”阵营“资深荣民”看待汪精卫政权的角度,肯定与“抗日”阵营“资深
荣民”的角度不一样,虽然两者反日的情绪基本上不相上下。还有一些参加抗战的国军老
兵,尤其是游击队老兵或者由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调查统计局还
有军事委员会国际问题研究所派到沦陷区工作的情报员,因为曾接受过汪政权的保护,而
对汪精卫有不同程度的认同。
比如抗战时在挺进第10纵队第二团第八连担任连长的何智丛老先生,对在当地活动的和平
建国军第四方面军军长张岚峰印象良好。他表示这些“皇协军”不只暗中向国军提供日军
下乡扫荡的情报,还会向游击队偷偷出售无线电设备,彻底贯彻“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
原则。在与和平建国军交流的过程中,何智丛也知道许多“伪军”官兵其实是“身在曹营
心在汉”的。
除提供情报外,另外一个和平军与国军合作的原因是反共。如二战时在东北军第57军112
师服务的陆亚民老伯,就有和吴化文的和平建国军第三方面军一起在山东抵抗八路军的经
验。如果连抗日的国军和游击队都对和平军有正面评价,那么沦陷区的老百姓,尤其是有
社会地位的沦陷区老百姓对汪精卫的印象自然更好了,因为中共的清算斗争早在抗战末期
就已经于沦陷区里展开。
笔者无法确定陈廷宠或者他的家人有没有被中共清算过,可是祖籍同样是江苏盐城的郝柏
村院长,就有一位老父亲因为新四军的折磨而没有撑到抗战胜利。另外一位来自苏北的前
海军总司令部政战主任汪元仁将军,也因为父亲汪祝三在老家琏水县高沟镇担任乡长的原
因被中共盯上,成为斗争敲诈的对象。最后这位曾经领导地方自卫队抗日的老乡长,只能
带着一家人逃亡汪政权统治下的扬州避难。
控制扬州的是孙良诚将军指挥的和平建国军第二方面军,汪仁元将军回忆他们拥有一流的
训练、纪律与装备,而且又都是由中国人,甚至是有过去曾在沙场上与日军交战过的西北
军官兵所组成,没有太大的军纪问题。最重要的一点,是因为有和平建国军还有日军独立
混成第90旅团的存在,新四军无法进攻扬州,威胁到当时还在读书的汪将军。
多数有沦陷区生长经验的前辈回忆,汪精卫政权的军队甚至还会在日军欺负老百姓的时候
站出来主持公道,比远在天边的抗日国军还更能保护他们。甚至在维护中国人的民族尊严
上面,和平军的表现亦不见得输给国军。战后参加青年军207师的黄妙弟,就亲眼见证汪
精卫部队在1943年8月1日收复上海法租界,让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重新回到失土上空飘扬
的画面,直到现在回想起来都还让他感到士气振奋。
让自己免于被政治清算的蒋中正
绝大多数荣民前辈对蒋中正的评价是正面高于负面的,即便是很多白色恐怖受害者也如此
,一来因为他们知道白色恐怖的真正元凶是蒋经国,二来则是他们知道蒋中正保卫台湾,
给了他们留下台湾这块足以安生立命的土地。至于领导抗战还有带领中国成为世界四强这
一点,只有参加抗战阵营的荣民先进,还有亲眼目睹到国军战胜日军的云南或者湖南老百
姓打从心底里面认可而已。
绝大多数来自沿海地区的外省人,多数还是知道中华民国成为战胜国的原因是拜美国所赐
,有些甚至还觉得自己成为战胜国国民来得“有点突然”。整体而言,他们虽然认同抗战
给中华民国带来国际地位上的提升,但却没有如汪精卫那样真正让中国人避开战祸,至少
让沦陷区城市里的中国百姓避开战祸,而且还在胜利后将沦陷区百姓当“汉奸”清算,这
点其实让蒋中正无法得到许多外省族群的认可。
如二战末期被迫跟着长官一起投效的姚云龙少校,从1941年从军以来投入了整整四年的对
日作战,只不过在最后四个月非志愿的当了“伪军”,就被胜利归来的国军当成“汉奸”
,甚至差点死在过去一起抗日的战友手中。所以对于蒋中正在对日抗战中的表现,姚云龙
是不太能接受的,认为不是所有军民都能跟着政府一起撤退到后方,将留在敌后的同胞视
同“卖国”是导致政府后来丢掉大陆的关键原因。
然而因为多数的荣民,尤其是战后在沦陷区参军的荣民,多数是中共八路军和新四军清算
的对象,即“黑五类”的后代,留在大陆的下场必死无疑。许多在1946年后参加第二期青
年军,或者跟着“陆军官校入伍生教导总队”来台湾的荣民,都是因为无法在中共统治下
的老家生存才做出参加国军的决定。还有一些则是以流亡学生的身分,在教育部或者各省
教育厅帮助下来到台湾,躲避“匪共”清算。
流亡学生因为年轻力壮,许多后来又获志愿或被迫从军,成为保卫台湾的主要力量。来台
湾的第二期青年军和“陆军官校入伍生教导总队”官兵,又因为与孙立人将军或胡琏将军
的深厚渊源,后来又成为蒋经国争夺国家元首继承人地位的绊脚石,在白色恐怖中惨遭迫
害。所以就笔者个人的访谈经验,其实蒋经国在外省老兵心目中的地位并没有我们想像中
来得高。
不过无论如何,两蒋父子还是给了这些饱受中共追杀的荣民一个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让
他们在不能公开反抗政府的环境中得到一个喘息的机会。而且即便是白色恐怖受害者,后
来也有许多人翻身并在军队中得到良好发展的,其中山东流亡学生案受害者王文燮将军就
是他们当中的代表性人物。笔者无法确定陈廷宠将军有无受到孙立人案冲击,但确定他是
解严后首位把孙立人将军相片挂回到陆军总司令部的总司令。
对蒋中正“不满意但可接受”,应该是白色恐怖受害荣民心目中的一个“最大公约数”,
毕竟无论在台湾吃了什么苦,跟在大陆时的比起来通通是小儿科。更何况大跃进与文化大
革命的消息传到台湾后,无论是一开始有多么痛恨蒋中正的荣民,包括那些被强制抓来台
湾的农民兵,大概都要庆幸自己没留在大陆。这是为什么许多老兵们对蒋中正无怨无悔的
效忠,进而把他视为“在生父母”的主因。
让中国独立自主的毛泽东
老兵们对毛泽东时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一般是没有什么好话的,尤其是志愿从军跟来台
湾的人更是如此。尽管不是所有志愿从军的人都厌恶毛泽东,比方说前面提到的黄妙弟,
就是为了改善生活环境而参军。可如果是拥护毛泽东的人,除非是被派来台湾当地下党的
情报员外,否则应该是没有任何理由参加反共的中华民国国军。“反对毛泽东”,就是“
资深荣民”们的最大公约数。
为什么痛恨毛泽东呢?来自苏北东台的陆亚民,因为在11岁那年看到共产党人跑到自己就
读的国民学校焚烧课本,而一度对共产党的印象坏得不得了。他觉得中共害怕人民有知识
,因为有知识的人不容易洗脑,所以刻意不让孩童读书。后来对日抗战爆发后,他还亲眼
目睹到新四军与日军相互勾结攻击国军89军的画面,所以中共在陆亚民心中一度被视之为
恐怖份子。
来自山东的王中祥,则不只亲眼目睹中共杀害地方仕绅,而且还破坏庙宇和祠堂。连祭拜
老祖宗的权力都不给老百姓,让王中祥相信八路军对中华文化的摧残比日军还要严重,于
是做出了加入亲日武装华北绥靖军的决定。对于这些外省长辈而言,抗战时的中共是纯粹
的苏联代理人,比侵略中国的日军还要“非中国”,在必要的时候甚至是可以跟日本鬼子
合作打击的对象。
更何况政府被赶到台湾后,他们所有留在大陆的亲人与战友,都被打成“黑五类”或者“
反动派”,更不可能对中共有任何好感。如前面所描述,让他们逃离毛泽东魔掌一直都是
老兵们感谢蒋家父子的最主要原因。然而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毛泽东固然是暴君,却完
成了汪精卫和蒋中正两人没有达成的目标,那就是让中国成为一个统一又有自尊的独立国
家。
陈廷宠将军在陆军官校在台复校70周年活动上,曾暗讽蔡英文总统“要做美日走狗”,可
笔者认为他这句话讽刺的对象可能不只是蔡英文和民进党,可能还包括了两蒋以来到马英
九的历任国民党领袖。曾在蒋中正、蒋经国父子领导下从军,又给李登辉当陆军总司令跟
总统府参军长的陈廷宠,不会不知道过往国民党政府在面对来自美国的各种不合理要求时
,表现得不见得比民进党还有骨气。
汪精卫固然确保了战时沦陷区百姓的安居乐业,但同样是靠向日本人出卖中国领土主权完
整所换来,所以在日本战败后被贴上“汉奸”的标签。与亲美的蒋中正、亲日的汪精卫相
比,毛泽东确实一开始是亲苏,但是中共确实在他的带领下,先在韩战中与美国打出了平
手,后来又在珍宝岛冲突中跟老大哥苏联开战。原子弹、弹道飞弹还有人造卫星的发展,
更让中华民族摆脱百年国耻的羞辱,取得走入世界强国之林的门票。
也难怪老兵们虽然对毛泽东评价偏低,但还是肯定他在争取民族尊严上给中国人带来的“
贡献”,虽然这些“贡献”站在台湾的角度上来看可能更像是威胁。为此陆亚民在受访时
指出:
“毛泽东干的100件事情中可能有98件是错的,但是却有两件是对的。第一件是确定了土地
国有化,让中国实现了辛亥革命以来首次的大一统,第二件事情是为中国发展了核子武器
,彻底摆脱了美苏列强的干预。”
认可大一中屋顶下的“中国”
汪精卫、蒋中正与毛泽东三个彼此高度对立的领袖,看在多数“资深荣民”眼中都不是毫
无缺点的圣人,但也都非一无是处的恶人。经过75年长时间的沉淀,多数老荣民都能够平
心静气看待历史人物的功过,认为中国如果没有经历过这三个人的领导,必定会有相当不
同的发展。而自己在这些不同的发展中,未必能过上比今天还要更好的日子,所以他们都
倾向以肯定多于否定的态度看待这三号人物。
国家认同方面,基本上越早离开人世的越以中华民国为他们心中唯一的“中国合法政府”
,因为当年的中共还是一个如当今北韩般落后又封闭的共产政权,让他们对三民主义统一
中国有足够的信心。如果是在李登辉1996年当选首任总统前去世的荣民,还很有可能把李
登辉当民族英雄看待,只因为当时的李登辉还没有露出“亲日”或者“台独”的倾向。
然而随着中共国力越来越强,越来越有能力成为和美国、俄罗斯及欧盟等强权分庭抗礼的
大国,并慢慢发展出自己的亚太乃至于国际影响力之后,多数“资深荣民”对是否能以中
华民国继续代表“中国”产生动摇。他们确实承认了中共的存在,而且还普遍肯定邓小平
以后中共带给中华民族的成就,可这却不代表他们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唯一
的合法政府”,或者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自己的国家。
他们在统独立场上倾向统一,可除了扬言要杀害立法院长游锡堃的游贵湘等极少数案例外
,绝大多数还是希望两岸能够统一在全新的国号、国旗还有宪政之下。因为他们知道中华
民国在现实上已不可能统一对岸,但自己又不希望在统一后的中国被视为内战的战败者,
所以希望以在一个新国号下完成统一,透过追求这种“三家归晋”的手段来捍卫自己还有
自己后人的尊严。
过去被中共搞清算斗争的经历,还有解严后由民进党挑起的统独之争,都让“资深荣民”
对稳定秩序的追求高过自由民主。所以对于当今中共的一党专政,他们的容忍度确实比年
轻一代的台湾人高上许多。
可白色恐怖还有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又让他们不愿意完全生活在当今中共的政治
制度下,所以倾向两岸能经由邦联、联邦或者至少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制度下完成统
一。
当然在可见的未来内,中共不可能如荣民们所愿变更国号,或者给荣民们超过一国两制的
承诺,所以多数荣民对统一的要求其实“不急”。他们如同行政院长郝柏村将军一样,认
为两岸谈上50年或者100年都可以,重点是只要能够开始谈,不要轻启战端就好。所以用
联合报记者黄年提出的“大一中屋顶”来形容荣民们的国家认同,可能会更为贴切,那就
是“一个中国国家,两个中国政权”。
所谓“一个中国国家”,指得是依据两岸当前宪法,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存在,大陆和台
湾都是这个“中国”的一部分。而在这个“中国”之下,同时又存在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与
中华民国两个中国人的政权。
“资深荣民”的终极目标是统一,也绝对不能接受让台湾永久自外于“中国”的政治安排
,从而导致他们在政治立场上看似与独派势不两立,但从他们多数不愿意立即统一的现况
来看,双方似乎又还有些许的共同语言。
期待两岸与美“中”永远和平
站在老兵的角度来看,如果统一可以谈上50年或者100年以上,其实与让台湾实质从大陆
独立出来已经没有差别。毕竟“资深荣民”将在10年内凋零殆尽,统一对他们而言最多只
是一个“美好的愿景”,根本没有机会在他们有生之年实现。所以笔者认为台湾社会对待
“资深荣民”的国家或者乡土认同,应该以更宽阔的心胸看待,给予更多的理解与同情。
仔细想想,他们从有记忆以来就无法决定自己的人生该怎么过,就算政治主张看起来有点
脱离现实,又能真正妨碍到哪些人?要说他们对台独的危害,恐怕还不如许多选前高喊台
独,选后却融入了中华民国体制的独派政客吧?更何况他们还是历史上,唯一一批用生命
确保台湾在实质上没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人,难道不值得来自独派的尊重吗?
“资深荣民”对于台湾跟大陆该何时统,如何统都各有不同的看法,唯一的最大共识就是
希望两岸不要再打仗。他们的另外一大共识,或许是对日本的厌恶,哪怕是二战时替汪精
卫政权服务的老兵,如不久前笔者访问的张国俊老先生,对日军的记忆也是负面远多于正
面。至于对待现在与中共关系恶化中的美国,他们的心态则是极度矛盾,有非常崇拜美国
的,也有相当看不惯美国的。
有趣的是,许多仇视美国的“资深荣民”居然也有儿女长久定居美国,而且还具有美国公
民身分。这意味他们不可能真心希望中国与美国开战,还不只是因为他们有家人是美国人
,而是因为他们亲眼目睹到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的悲惨下场,知道这样的战争不会给中华民
族带来好的结果。而且有美国的存在,台湾才有可能拖延与大陆谈判统一的时间,并且在
谈判桌上争取到更有利的统一条件。
随孙立人将军第四军官训练班来台的江苏省海门人姜兴周,同样是受到韩战影响而对中共
还有毛泽东刮目相看的老兵。他认为中共能在朝鲜半岛上与美国领导的16国联军周旋是相
当了不起的事情,所以对政府反攻大陆国策失去信心,而且还提早离开了部队。他对美国
向来没有好感,不过当被问及中共是否该与美国开战时,姜老先生还是语重心长的主张中
共应该以争取与美国合作为终极目标。
另外一位老兵姚云龙,平常对美国的批评也是毫不客气,可他还是认为中共与美国斗争的
最后目标不是为了要取代美国,而是要追求美国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他认为习近平只
要“把中美关系搞好。把大陆人民生活品质提高、台湾问题自然解决”。所以反美的声音
在“资深荣民”里面并不是主流,他们多数还是希望两岸和美国能在尊重“大一中屋顶”
下和平相处的。
能够以比较平和的角度看待两岸和美“中”关系,在于他们年纪都已经快要100岁了,基
本上已经与世无争。未来美国、台湾跟大陆如何走,给他们带来的实质影响都不大,所以
心态才能如此洒脱,如此看得开。他们的言行,自然不会像今天许多希望能从中共手中拿
到好处的统派人士一样那么极端。从这点来看,“资深荣民”还是相当值得我们敬佩与感
念的。
责任编辑:彭振宣
核稿编辑:翁世航
心得:虽然有些观点不甚认同,但看这篇可以思考的点多太多了,提供给大家。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