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goo.gl/wro3ZF
直言集/募兵制泡沫 还能撑多久?
107-09-26 联合报 本报记者程嘉文
负责保卫国家的志愿役官兵严重不足,影响部队运作;同时又得千方百计挪出空间,消化
每年九万名“训而不能用”的军训役男。“饿死”同时却又“撑死”,正是国军面临的讽
刺窘境。
政府推行募兵制时,为因应宪法兵役规定,加上外界质疑志愿役人力不足,发明“四个月
军事训练役”。然而事实证明,由于结训不必下部队接受考验,甚至为“便民”还可分两
年实施,许多役男根本没有“当兵”的心理建设,干部往往也缺乏贯彻要求的动机。
另方面,单就“受训”角度而言,四个月役期又长到超出国军训练能量所能负荷。部队被
迫千方百计,把原应用于主战部队训练的人力物力,转耗在效果堪虑的军事训练役。除了
趁机鼓吹部分役男转服志愿役,几乎没有投资报酬。
要解决“饿死兼撑死”问题,最治标方法是将军训役缩短到两、三个月,只求完成基本步
枪兵训练,不必贪心追逐其他专长。同时严格要求训练纪律,将部队从虚应故事的枷锁中
解放出来。
然而从治本层面看,国军规模应该多大,理当依据国家安全威胁的大小,而非“募到多少
人,就算多少人”。
国防部不惜多次降低志愿役录取标准,但距自我宣称“基本战力标准”的九成编现比,仍
有两万人缺口。随着“少子化悬崖”到来,未来缺员只会更严重。募兵制泡沫还能维持多
久,政府与军方都到了必须面对现实的梦醒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