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国军首款装置铁笼的战车曝光

楼主: WaterFrog (水蛙大)   2024-12-07 20:40:44
原文恕删
从这种改装品可以看出陆军完全没有搞清楚栅栏装甲是如何运作...
这边我先说个很多人误解的事情。栅栏装甲被很多人误解是提早引爆锥形成型装药,让金
属喷流提早宣泄,减少击穿机率。但是事实上跟这种说法完全相反,提早引爆锥形成型装
药可能会增加金属喷流的穿甲深度。这是因为RPG或是火箭筒这类装备,考量到携带性所
以会缩减长度,造成锥形成型装药往往无法在理想的距离引爆,导致穿甲深度减少
举个例子:某火箭筒的最佳穿深表现是在距离目标15cm引爆,穿甲深度达到300mm。正常来
讲弹药的前端设计长15cm的锥形弹头,便能保证其最大穿甲能力。但是考量到单兵携带性
,所以弹头长度只能缩减成10cm,这会导致其穿甲深度可能会缩减到200mm
如果M60表面没啥东西,某火箭筒打到也只能造成200mm的穿甲深度,按照M60正面装甲最
深254mm来看,有很大的机率不会击穿;但是按照陆军这种作法,某火箭筒可能会提早在
距离战车表面15cm地方引爆,让某火箭筒穿甲深度达到理想的300mm,结果就是战车被击
穿
那么栅栏装甲是如何加强装甲防护?答案是靠栅栏破坏掉弹体,让来袭的砲弹或飞弹即便
被引爆,其金属喷流也没办法成型,大大降低战车被击穿的风险。甚至运气好一点也有机
会直接卡住砲弹
https://imgur.com/0BNVJ6t
上面这张图可以看到PG-7弹头通过栅栏装甲时,弹头破坏的情况。到了0.8秒时,弹头前
端已经破坏缩小,即便此时引信正常引爆,金属喷流还得先通过已经缩小的前端(甚至还
是得耗费一些能量,从毁损的前端中挤出一条路),方能到达目标
而陆军这样装有什么问题?主要问题是栅栏装甲与主装甲之间,间隔太小。还是拿上面那
张图说明,因为间隔太小,所以可能在0.26秒的时候,PG-7弹头就已经撞上主装甲引爆了
,完全来不及等到弹头前端毁损,金属喷流就已经射入车体内,结果就是有装等于没装
另外用铁丝网还有个问题,就是我前面一开始提到,铁丝网有可能会让来袭的砲弹或飞弹
提早引爆,增加装甲被击穿的风险。
因此金属做的栅栏装甲在2000~2010年代还流行,比较著名的就是驻伊美军使用的史崔克
装甲车,很多车都有加装栅栏装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9IFplRhSVo
到了后期基本上都用高强度但有弹性的绳子取代金属杆,并进一步改成网状装甲。让来袭
的砲弹再撞到网子的时候,减少被提早引爆的同时,也让砲弹偏航卡进网格内,加大砲弹
被破坏情况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lqAWYznS0
上面影片从1:00开始看起,后期驻阿富汗联军使用的MRAP或是轻型装甲车大多都有加装影
片内介绍的Q-Net,来增加对抗RPG的能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6SkviB3Hs
上面这支影片就是例子,差不多在0:07处一辆MRAP被击中,从2:07可以看到左后侧门板的
Q-Net已经被击中毁损,但左后门没受到太大破坏。
(而且也可以看到,Q-Net的安装位置距离车体本身很远,至少比陆军安装在M60车侧和砲
塔正面的地方还要远)
至于要怎么降低栅栏装甲的防护效果?目前看到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在主弹头前面再安装一
个小弹头,当小弹头引爆后,主弹头也跟着引爆,类似于PG-7V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OCrg6Xm_hU
虽然这种弹头主要是应对ERA,但是面对栅栏装甲也是有一定效果,毕竟小弹头可以通过
网格,主弹头可以在网格装甲之外引爆,不会被网格破坏。
当然还可以增加装药量,达成类似高爆弹的效果。不过这种基本上是飞弹的等级,或是战
车和火炮,单兵要扛有点困难
至于陆军这个案子后续要如何改善,我建议栅栏装甲的位置需要再往外移,这部分可以参
考之前L3公司搞出来的M60A3升级案。不过话说回来,明明有模型可以参考,实车还可以
搞成这样也是蛮神奇的
作者: saccharomyce (酵公菌)   2024-12-07 20:52:00
难怪觉得这铁笼好小 正常来说会距离车体一段距离
作者: kkttaipeityy (kkttaipeityy)   2024-12-07 23:52: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