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嘛…问题吵来吵去,最关键的问题还是
14000辆大卡车这数字。
据估计(某J估的,不是我),陆军野战部队
一天需要补给约10000吨,所以14000辆的
意思是一辆车平均一趟载1吨不到,一天一
趟的意思喽?不觉得荒谬吗?
不要模糊焦点,我没有在讲运能,我从来都
在讲运量喔!
如果觉得这不荒谬,那再问一个问题:你那
些车一天只跑一趟,剩下时间要干嘛?Idle
? 那你车要停哪?14000辆车,少说也要有
能停上万辆车的停车场吧?哪来那么多停车
场?
打散到处停?有那么容易吗?集中起来停?
中国一枚集束弹砸下来全部报销,有那么白
痴吗?
其实我觉得这还不够荒谬。最荒谬的是:到
底有那个文件上具体提到所有后备动员的车
辆会一次“全部”动员来凑出这14000辆的
数字?后备军人都不会一次全部动员了,后
备车辆为何就会?这些都不怀疑,然后把ㄧ
万四当信仰处理?
其实从官方文件上来看,反而可以看出几件
事:
1. 军方真的不觉得中国登得上来,陆战预估
顶多打三天
(对错先不论,但不是完全无理由。毕竟连
CSIS那种悲观的兵推都显示中国登陆很困
难,其所谓“乐观”想定(事实上是正常情
况,例如假设美国五代机性能优于中国五
代机)下中国滩头堡根本扩张不了,一回合
就被灭了)
2. 军方认为后勤无大问题,只是有些待改进
(至少帐面上够用,实际上就…)
要改吗?当然要,但绝对不是什么动员一堆
民车当解决方案。扩编作战区支援人力、将
联兵营的战斗支援连分拆成营部连和支援连
、火力支援连分拆成火力连(换成155砲)和
装骑连,拿义务役去填满需要的支援人力、
和配备合适的机械装备(例如堆高机和卡车
。有人提到堆高机太大不能用,但实际上合
适的设计不会做不出来,不喜欢军规的也有
民规的可用)才是解决办法。
民车不是拿来解决后勤“流量”问题的,而是
“存量”问题。因为基于种种问题(交通中断
、通讯中断、库存被摧毁 ),野战部队
需要利用民车当移动仓库来维持部分库存(
特别是弹药),这时才是民车派上用场的最好
用处。这些民车战时要不时移动四处躲藏直
到需要时再现身,并不适合拉去做常态性的
补给工作,也不需要拉上上万卡车去做这件
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