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yokann (欧洲)
2024-02-22 22:28:45: 是不是较弱时候 等待转机和累积实力才是赚的
: 因为没有永久和平 一定有下次战争
: 如果乌直接停战练兵
: 3年后再一场大战不是更好吗 起码会有F-16
: 还是说国家实力对比下
应该说我们算偷看了一半的答案,现在回过头来去看乌俄战争,
乌要和谈的时机点其实应该是俄打的荒腔走板,或是收复赫尔松之时,
也就是大家觉得气势如虹,好像可以反推到什么地方的时刻,
反而才是小国真正能跟大国谈的本钱跟底气.
因为常见的例子就是迦太基,
汉尼拔威压罗马的时候,罗马选择龟起来,
而汉尼拔兵败西庇阿之后,迦太基是不得不和,但国力已经大损,
罗马再找借口生事,搞著搞著迦太基就灭国了.
事实上在罗马在一次入侵之前,迦太基的经济复苏是很快速的,
但缺乏军事使他终究是怀璧其罪,跟南唐后主一样,
人家想打你就打你,你根本没办法.
那再回来看宋真宗的澶渊之盟,也是在箭杀萧挞凛后方有底气跟人家谈,
当下应该也会有人觉得泱泱大宋居然跟契丹人谈了个和谈?
但过了千年后来看,大家都会觉得那个约谈的太棒了吧,那就是眼光阿...
面子,里子的拿捏必定是远比意气用事来的重要的.
小国的家底不如大国,拖久了必然垮,
而且是怕那种一厥不振的垮,再起不能的那种垮,
所以一定要在对整体国力大损之前就想好底线,
但问题是有时候退到那个底线时,对方也许根本不想理你不想谈,
所以能谈的时机反而只能是胜利的时候,
说起来很悲哀吧,但其实也就是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