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长,一样是JB来介绍MaxxPro,他曾经在伊拉克当过过MaxxPro射手,但那个时候他已经
在另外一个单位了,那时的MRAP总共有三种:MaxxPro、Caiman & RG33,他在同一个频道
都有介绍,由于MaxxPro最近常在乌俄战场被提及,所以就分享JB对MaxxPro的使用心得,
稍微剧透,在所有搭乘过的载具中,MaxxPro是JB不太喜欢的载具
https://youtu.be/xswWKAltzyA
1. 车体外型和外部
MaxxPro相较于其他三款MRAP,优点在于车体较窄、较短,这让MaxxPro有较佳的回转,但
缺点就是较高,再加上超硬的悬吊,这会让射手非常难过,JB说在崎岖的地形,射手根本
随时在体验10级地震,尽管有配备CTIS(中央轮胎充气系统)来调节胎压,但较高的车体
让MaxxPro有较高的机率侧翻
前方有一个最大拉力为18000磅的绞盘,车体右下为油箱,左下为4个24V的电瓶和压缩空
气储存槽,总共有两个储存槽,储存槽是用来供应压缩空气给前后煞车、驾驶和车长气压
门以及CTIS,前面两个门没有气压协助的话,JB在影片最后自力关个门就关了半分钟了
https://i.imgur.com/PZVBcZw.jpg
除了前方车窗,其余车窗都有栅栏,后方由于是一个超大倾斜舱门,所有只有两个超小的
车窗,这让MaxxPro的SA非常不好,所以除了前方,其余方向的观测都要靠射手提供,但
幸好MaxxPro较短,相较于另外两款MRAP,射手有更好的视野,车体左右两侧都有装镂空
装甲,对于化学能弹能提前引爆让其失焦就不会贯穿车体本身了
https://i.imgur.com/c7pKGAB.jpg
MaxxPro比较特别的是四个车胎前都有一个喷嘴,这是FSS(Fire suppression system)系
统的一部分,FSS除了车胎以外,还负责油箱的灭火
https://i.imgur.com/0gt0qTz.jpg
2. 车舱
这么一辆大车只有四个座位,每个座位都有自己的车内通讯耳机,必要时有一侧可以改成
两副担架,所有的座位都以绳索悬吊来抵销下方冲击波,但MaxxPro没有可以馈脚的地方
来保护双脚,所以有较大的机率受伤,车体高这点可能可以弥补这个缺点,舱门有自动和
手动模式,感觉JB有点抱怨舱门,舱门要手动代表出事导致故障了,结果手动模式还要花
超长时间才能开门,根本不是紧急撤离的选项
https://i.imgur.com/I7KE0Hg.jpg
舱门旁边是一组灭火器,这是另外一组灭火系统AFES(Automatic fire extinguisher sys
tem),AFES除了对车舱灭火,引擎的部分也是AFES负责
https://i.imgur.com/chm1lVu.jpg
3. 射手席
射手砲塔基本上跟其他MRAP或装甲悍马没有太大的差别,一样有电动跟手动模式,射手都
要穿戴束带,以免射手甩出车外,按照MaxxPro的高度是非常有可能发生侧翻的,影片没
有展示射手座带,座带有快拆扣让射手能在翻车之际解除座带,让射手有机会缩回车内
https://i.imgur.com/wZZh47M.jpg
射手席的左侧为通讯站,右侧则是空调!!
COOL/ HEAT : 冷热气,会跟外部空气交换对流
DRY : 除霜模式
VENT : MaxxPro是有防核生化的能力的,而VENT模式会让进入车内的空气通通都经过NBC
过滤才进入车内
BLACKOUT : 只是一个LED指示灯的开关
https://i.imgur.com/4NEeKBR.jpg
4. 驾驶席和车长席
基本上就是一辆自排卡车,毕竟MaxxPro就是使用国际WorkStar地盘加上V型车体,其余的
通通一样,除了加装通讯控制盒以及战术显示萤幕于车长席,中间还有FSS跟AFES的开关
面板
比较特别的是驾驶会有一个遥控杆,用来遥控车顶的热显仪热显仪,但应该不是很高级的
型号,因为观测距离只有200~300米,主要是给驾驶夜间驾驶使用的,而热显仪的萤幕则
折叠在驾驶头顶,有需要时才翻下来,虽然距离不长,但用于发现敌人已经很好用了,中
间的按钮长按为设定初始位置,按一下则是回到初始位置
https://i.imgur.com/bXBuKf4.jpg
按照JB的访谈,可以看出他是真的很不喜欢MaxxPro很高这点,因为他是射手,车体越高
,离轴的程度越高,射手被甩来甩去的痛苦越高,JB在车内站着都还没办法探出射手舱口
哩,这也会影响到载具的战斗效率,手操武器本来就不是很准了,加上摇晃让射手几乎打
不中,试问车辆被伏击,那射手怎么有能力反击勒,搞不好装甲悍马移动中打的还比较准
哩
乌军接收了不少MaxxPro,但不是最适合的载具,也是因为车体高度,车高容易被发觉,
再来容易翻覆,已经有看过MaxxPro侧翻在乌克兰河里了,不过车高让射手可以居高临下
扫射也不失是一个优点
跟乌克兰之前的载具比起来还是有优点的,尤其是舱门,跟BMP-1比起来,步兵下车时间
短了不少,这点也可以在M113看到,比较可惜的是目前看起来乌克兰的MaxxPro没有镂空
装甲,大部分是栅栏,更可惜的是没有热像仪,因为我看了好几部,连驾驶萤幕都没装,
不然有装的话应该可以加大乌军的夜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