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NKN (99%是眼镜与吐槽)》之铭言:
: ※ 引述《sfsm (有初老症状的咸鱼)》之铭言:
: : 以这次乌俄战争来看,
: : 并未出现二战时期坦克大决战的情况,
: : 主因还是两国经济实力和战备不足所造成。
: 我觉得这要问一个很明白的问题:
: 如果有好几千辆MBT的俄国在乌克兰的大平原都打不出坦克大决战了
: 那世界还有哪几个国家可以打坦克大决战?
坦克冲击要配合许多要素
如果没有北约的绝对制空权先轰炸一个月
起码要更多的装备和人员
确保第一波超高死伤的部队冲击敌方后
后面批次可以马上带走敌军
防线突破之后继续冲击 并且伴随惊人损失
所以一定要百万部队与后勤
以下例子可以参考
1.波兰战役(一个月)
德军部队:1516000
德军损失:阵亡10600、失踪3400、伤30000
波兰损失:阵亡66000、伤133700、俘70万
2.法国战役(一个月)
德军部队:3300000
德军损失:阵亡49000、失踪18384、伤17万
同盟损失:376734伤亡与失踪、俘175万
3.巴巴罗萨(五个月)
轴心部队:3800000
德军损失:阵亡17万、失踪34527、伤60万
苏联损失:阵亡566852、伤133万、俘335万
可以想见 没有绝对制空权之下
装甲部队快速推进要超多人员与物资
并且承受不少损失
俄乌战争中 俄罗斯百姓厌战
政治情势不可能接受如此消耗
所以坦克在物资与人员不足情况下
就单纯的被当作突击砲的战术使用了
战略价值大大降低
但或许乌军在接受北约坦克之后
在使用上会有不同于俄军的做法
: 最起码美国跟中国在西太平洋诸岛上应该也是打不出坦克大决战
: 太平洋战争也早已证明在太平洋没有坦克大决战
: 那我看我们只能期待中国跟俄国在蒙古高原打坦克大决战了XD
: 60tMBT固然皮厚肉粗战术生存性高
: 但吃钱吃油吃后勤吃运输 难以维持 甚至时常难以抵达战场
: 战略生存性日趋低落
: 这是显而易见的
: 加上这场战争已经证明砲兵+无人机是才是掌控陆战全局的单位
: 那各国陆军势必自问 到底还要在新造60t巨兽部队上头花多少钱
其实苏系战车重量不错40-50t
K2 55t 应该也是优秀的坦克
在没有绝对制空权的优势下
坦克就是消耗品
: 或是寻求更轻便更灵活的新型火力平台
: 然后把更多费用转去砲兵跟步兵跟无人机上头?
: 二战之后在海战领域就出现制空权兴盛 反舰飞弹的普及
: 加上维持费问题 导致战斗舰艇缩水再转型的状况了
: 虽然后来出现的新型飞弹巡洋舰跟新型飞弹驱逐舰
: 也是很吃钱 但已非排水量数万吨的火砲怪兽
: 最起码可预测的是次世代MBT要转型
: 面对各种顶攻ATGM跟诱导砲弹 无人机空袭
: 光靠正面装甲已经行不通 上部装甲则装太多会造成重心过高翻车
: 所以一定要讲求新的防御手段 开发中有前途的大概就是装雷射光
: 而如果雷射光拦截真的有用 那MBT也就没必要是重装甲怪兽了
: 可以减肥
: 当然 一定会有死忠装甲派说 那如果减肥减装甲不是会被传统火砲打穿?
: 这种事情在海战领域也一样
: 但现在没有哪艘船装上了可以防御16吋砲的装甲
: 因为要担心的事情太多了
: 所以他山之石 发展趋势已经有了兆头
: 其实综观战车史
: 重装甲是一个很容易被淘汰的要素
: 如果敌军提升火力后能击穿现行战车的装甲
: 那重装甲跟轻装甲往往变成只是五十步笑百步的问题
: 反正都一样会被击穿
: 反倒是火力跟机动性是一直有用的
: 二战三大战车 Ⅳ号 T-34 M4
: 到了战争后期其实装甲都算不上很厚 很容易被击穿
: 但维持机动性再提升火力的版本则一直服役到了战争最后
: 甚至战后的M4还有以色列魔改造的105mm砲版本 有能力推上中东战争前线
: 要知道到了那个时期M4战车的装甲已经是纸装甲了 但机动性与升级火力仍然有用
: 最后强调一下
: 这可不是战车无用论 只是战车减肥论
: 最近的减肥版MBT或空运轻战车
: 都是大家在摸索新路线的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