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快速的小型坦克是否为未来趋势?

楼主: WaterFrog (水蛙大)   2023-02-20 01:07:20
※ 引述《NKN (99%是眼镜与吐槽)》之铭言:
: 我觉得这要问一个很明白的问题:
: 如果有好几千辆MBT的俄国在乌克兰的大平原都打不出坦克大决战了
: 那世界还有哪几个国家可以打坦克大决战?
: 最起码美国跟中国在西太平洋诸岛上应该也是打不出坦克大决战
: 太平洋战争也早已证明在太平洋没有坦克大决战
: 那我看我们只能期待中国跟俄国在蒙古高原打坦克大决战了XD
以目前的局势来看,比较有可能的是朝鲜半岛,两韩战车和坦克总量达到数千辆,真要开
打金家要扩大打击范围也只能出动坦克南下冲锋,届时整个两韩交界处都会有不少装甲交
战的画面
不过对于北韩来讲,南下冲锋也不是件好事,除了地形关系,东侧有T-80U等着他们,西侧
虽然只有K2,不过城市化更高,环境更复杂,而这些因素都不是魔改T-62可以解决的
: 60tMBT固然皮厚肉粗战术生存性高
: 但吃钱吃油吃后勤吃运输 难以维持 甚至时常难以抵达战场
: 战略生存性日趋低落
: 这是显而易见的
这点早在阿富汗战场就没有这个迷思了,至少加拿大、丹麦和美国还是有把主战空运进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kH0Zc7pO0k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ytDUN2i3T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5ZvzfnQNzw
基本上以北约为主的国家要运主战到其他地方执行任务是有能力办到的,至于俄罗斯嘛...
: 加上这场战争已经证明砲兵+无人机是才是掌控陆战全局的单位
: 那各国陆军势必自问 到底还要在新造60t巨兽部队上头花多少钱
: 或是寻求更轻便更灵活的新型火力平台
: 然后把更多费用转去砲兵跟步兵跟无人机上头?
恩...也没有到掌控全局吧,至少乌克兰还是有在要战车来执行反攻
会有这方面的认知可能是没搞清楚兵力和火力的差别,即便火力在强,真要有能力掌控某
地区还是需要投射兵力进去。目前近代史上唯一靠火力打赢的战争是科索沃战争,当时北
约主要出动空军执行轰炸,地面部队除了特种部队外没有太大的编制单位下场。只不过当
时是整个北约打塞尔维亚,这个体量差距远大于现今的俄罗斯和乌克兰
而要投射兵力时,势必会遇到敌方阵地。即便火炮可以帮你清掉敌方装甲部队和重型ATGM
阵地,如果你的载具正面装甲连比较大管的火箭筒(例如:RPG-29)都挡不下来,那我只能说
你的兵力会投射的很痛苦
: 二战之后在海战领域就出现制空权兴盛 反舰飞弹的普及
: 加上维持费问题 导致战斗舰艇缩水再转型的状况了
: 虽然后来出现的新型飞弹巡洋舰跟新型飞弹驱逐舰
: 也是很吃钱 但已非排水量数万吨的火砲怪兽
这个主因还是当时战舰太花钱,而冷战期间即便是美国的军事预算,大多数时候也没到
GDP的10%以上,没有太多钱继续养庞大战舰群,只能够临时性的启封使用一下,再继续封
存。
: 最起码可预测的是次世代MBT要转型
: 面对各种顶攻ATGM跟诱导砲弹 无人机空袭
: 光靠正面装甲已经行不通 上部装甲则装太多会造成重心过高翻车
顶部装甲目前还可以靠堆装甲解决,这点从瑞典的STRV-122B得知,当时瑞典有加装顶部装
甲套件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yq6s8hrl4A
从影片的12秒可以看到顶部装甲套件的厚度
(顺道一提,豹二的D型装甲套件除了顶部装甲外,还有砲塔正面的楔形装甲以及车体装甲
,不过常见的是只有加装楔型装甲的型号)
以STRV-122大概63公吨左右的重量,真要往顶部填装甲是还有重量余额
(而这方面比较难解决的反而是艾布兰...)
: 所以一定要讲求新的防御手段 开发中有前途的大概就是装雷射光
: 而如果雷射光拦截真的有用 那MBT也就没必要是重装甲怪兽了
: 可以减肥
目前APS比较常见的是采用投射拦截器来处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0ymxZruvvI
至于用雷射光,要看拦截的目标,如果是小型无人机或是比较慢的ATGM,小功率的雷射有
机会办到;如果要拦截速度飞快的动能穿甲弹,也不是不可能,不过所需要的发电机要怎
么塞进战车会是个问题
: 当然 一定会有死忠装甲派说 那如果减肥减装甲不是会被传统火砲打穿?
: 这种事情在海战领域也一样
: 但现在没有哪艘船装上了可以防御16吋砲的装甲
: 因为要担心的事情太多了
: 所以他山之石 发展趋势已经有了兆头
拿海军来讲陆军的装备,其实是张飞打岳飞,这点我之前有写文提到
现代海军船舰可以拿掉重装甲的原因,还是因为雷达、声纳等侦测设备发展,让船舰的防
御范围可以拉长到几十甚至上百公里远,外加海洋没地方站人的特性,没办法发动人海游
泳来硬干军舰。
陆地就没这么好康,建筑物到小土丘都可以藏人,要偷袭地面部队的难度比海上还要容易
其实21世纪初老美也有想过减轻装甲、快速机动,并且靠资讯解读来突破战争迷雾的想法
,结果在被各种RPG和IED的洗礼后,老美还是乖乖地搬出布莱德雷作为快速反应部队的载
具。去除装甲防护在21世纪在老美的带领下一度是显学,至于20年后的现在嘛...
: 其实综观战车史
: 重装甲是一个很容易被淘汰的要素
: 如果敌军提升火力后能击穿现行战车的装甲
: 那重装甲跟轻装甲往往变成只是五十步笑百步的问题
: 反正都一样会被击穿
这方面在战车发展史上的确有出现过,大概是第一代~第二代主战的年代
这是因为当时火炮技术发展,让中型战车吨位的载具,能够装载可以打掉重型战车的火力
,因而诞生主力战车的类别。主战的出现,让部队不用在像以前中型战车的年代,遇到重
型战车还要迂回侧面,有足够的本钱可以直接正面对决
也因为这样,无论是第一款主战的T-54/55,或是第二代主战的豹一、AMX-30,其装甲防护
都不如以往的重型战车。
这段时间比较特别的是英国和美国。
英国是因为重视防御,所以无论是百夫长或是酋长,其装甲厚度都有一定水准,而代价是
跑的不快
至于美国,除了因为很难缩减发动机尺寸的原因外,主因还是设计师的思维比较奇特,搞
出了许多概念,等到最后T-95定型时已经是1950年代末,当时T-54/55都已经出现好几年,
最后军方大手一挥决定让M60这种缝合体紧急投入服役,结果就是
作者: saccharomyce (酵公菌)   2023-02-20 01:58:00
就算用上自动装弹机 西方战车还是维持4人运作只是从装弹手变为系统操作员又俄军战车表现也显示刻意降低车高也没太大效果
作者: angrybirds11 (angrybirds)   2023-02-20 05:23:00
跪求楼上科普X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