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来源:信传媒
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37348
原文摘要:
厂商透过国安系统推销自杀无人船 海军“不想硬吞”陆军“傻眼”
根据《信传媒》记者掌握,近期有船厂设计出“自杀无人船”,直接透过国安高层向军方强力推销;离谱的是,陆军负责地面作战,竟也被要求买单,海军也以无此作战需求不想硬吞。
国安相关人士透露,此一“自杀无人船”为一家承接沱江舰的船厂所设计,长约15公尺,规画舰艏装上炸药,耐波性只有6级浪。
“重点在于陆军与海军均无此作战需求”尤其陆军主管地面作战,在得知厂商要向他们推销“自杀无人船”时整个大傻眼。
国安系统为此邀请空军出身的国防部高层数度召开会议,最近一次是在上周。会中,国安高层官员以“滨海决胜、滩岸歼敌”,有助作战为由,协调陆军采购此装备;据了解,陆军是用非常委婉的方式,以不符作战需求给推掉。
至于海军就苦恼了,虽然未来也有无人船的需求,但仅止于扫雷与布雷的应用;仍被要求回去检讨作战需求与提出规格,迄今尚未搞定。
军事专家对此称,中科院目前依“勇武专案”开发的无人船,也仅止于做用靶船之用,虽有开发成自杀攻击艇的空间,但问题是海军目前并没有这项需求。
这位专家强调,如果要攻击中国舰艇,当以反舰飞弹为利器,同时开发无人攻击舰艇,也应以水下无人攻击载具为优先,不但行动隐蔽让敌人捉摸不定,威胁最大、效果也最好。
不过,厂商透过国安系统向军方推销,这让专家打了相当大的问号,因为如此任意“插队”,争议颇多。首先,厂商所推销的装备,在没有经过作战测评下,如何得知其性能如何?
其次,该装备仅为概念设计阶段,未经台湾海峡作战场域测试,性能可发挥多少成效,仍在五里云雾之中,军种自然吞不下去。这位专家强调,最关键的问题是,军种建案是依据作战需求而来,没有需求,自然就不能提出建案。
装备以如此奇特行销方式,想卖船卖到陆军去,就连海军也不想要,引发军中私下议论。国会人士称,过去装备采购走国安管道“捷径”,时有所闻,但连作战需求都不符,还得配合修改硬推,可说前所未闻。
如此恶例一开,将国防专业弃之于地,或许下次内阁改组时,邀请军火商出任国防部长岂不更妙?
心得感想:
先不提这程序的确有点问题,文中提到海军认为无人舰需求仅限扫雷和布雷实在是太保守了点。无人舰也可以当诱饵混淆敌人对舰队位置的判断,也可以支援电战反制飞弹啊!或者带拖曳声纳帮舰队在巴士海峡附近站哨。
当然,当自杀艇有一些不切实际,但也不是完全不可能。例如对中国防卫薄弱港口(中国海岸线那么长,不可能没有防卫死角),用自杀艇带着30吨的油气弹冲进去引爆,绝对有机会炸掉一堆被动员来登陆战的民船,而且这种需要大载重长航程的任务,大概也只有无人船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