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参谋总长李喜明上将鼓吹的“整体防卫构想”(Overall Defense Concept, ODC),虽然在8月初中共的环台军演后,于台湾与华府都引发一些质疑;但目前仍然被华府国安圈的主流,包括行政部门、智库与国会山庄,奉为圭臬。
事实上,“整体防卫构想”不仅已成为华府军售台湾的审核标准,就连目前在美国联邦参议院审查、引发高度关切的《台湾政策法》(Taiwan Policy Act of 2022),也在草案中要求美国国务院和国防部,需要在法案生效后的180天内,就“台湾自我防卫能力的强化情形”(Taiwan's enhancement of its self-defense capabilities)向国会相关委员会提出评估报告;还特别载明评估项目需包括“台湾推动整体防卫构想的决心:包括台湾为了实践此一宗旨而正在进行中及规划中的措施”(an assessment of the commitment of Taiwan to implementing the tenets of
the Overall Defense Concept, including the steps that Taiwan has taken and the steps that Taiwan has not taken to implement those tenets),而且在未来七年中,每年都要进行评估。形同变相要求我方一定要接受“整体防卫构想”。
然而,“整体防卫构想”是否真的完全符合中华民国的防卫需求?除了难以应付共军在非战时对我方的灰色地带行为外,还有哪些问题?
主要目的是使共军夺台任务失败
在近年共军关于武力犯台的相关论述中,多强调“有限军事打击将难以迫使分裂势力屈服”,已很少提到“长期封锁”此一作法。
“整体防卫构想”的主要目的是“使共军夺台任务失败”。虽然不少人质疑,“整体防卫构想”只能应付共军直接攻台这种情形,万一中共对台湾围而不打、藉长期封锁来绞杀台湾的经济,迫使我政府接受中共的要求,这套构想就无能为力。但“整体防卫构想”将“使共军夺台任务失败”做为主要目的堪称正确,因为中共藉长期封锁迫降台湾这一想定,发生的可能性不高。
根据共军相关论述,武力犯台作战不发动则已,一旦发动就一定要彻底解决台湾问题;而为了一劳永逸解决台湾问题,就必须军事占领全台湾,以“彻底屈服、摧毁台湾本岛的分裂势力”,不让“分裂势力有死灰复燃”的机会。同时,由于此一作战将不可避免会受到“国际政治与外交斗争的制约”,特别是“强敌军事干预”,另外也可能引发许多“连锁效应”;因此在作战上要求“速战速决”,力争于最短时间内瓦解国军有组织的抵抗。
在武力犯台之作战目标是“夺占和攻取全台湾”,作战指导首重“速战速决”的情况下,长期封锁迫使台湾谈判就无法成为合理的选项。首先,封锁要发挥效果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不仅直接牴触“速战速决”的作战指导,也提供“外力干预”和“连锁效应酝酿”最需要的时间和借口。
更重要的是,就算成功逼中华民国政府上谈判桌,也无法保证能不战而下全台;只要中华民国政府拒绝无条件投降,共军最后还是得对台湾本岛发动攻击。因此,在近年共军关于武力犯台的相关论述中,多强调“有限军事打击将难以迫使分裂势力屈服”,已很少提到“长期封锁”此一作法。
“滨海决胜、滩岸歼敌”如何进行
“整体防卫构想”简单地说就是设法在共军地面部队踏上台湾陆地前,尽可能消耗共军,增加国军在滩岸或滩岸后方的国土防卫战中,成功阻止共军占领大部分的台湾。
至于中共在8月初的环台军演中,将演习区画在足以威胁台湾本岛基隆、苏澳、高雄与左营等港口航道的位置,其实是演练武力犯台作战三大环节之一的“联合封锁作战”;其目的是“在联合指挥机构统一指挥下,各军兵种以兵力、火力和障碍物等构成立体封锁作战配置体系,切断据守岛屿之敌与外界的海、空联系,迟滞和阻止敌方的海空机动”。
换言之,是要限制我海空军主力的机动,替“联合火力打击作战”与“联合登岛作战”创造有利条件,绝非“围而不打”!
因此,“整体防卫构想”将重点置于“使共军夺台任务失败”并无太大不妥。
“整体防卫构想”如何让共军夺台任务失败,简单地说就是设法在共军地面部队踏上台湾陆地前,尽可能消耗共军,增加国军在滩岸或滩岸后方的国土防卫战中,成功阻止共军占领大部分台湾的机率。
为达成这一目标,“整体防卫构想”规划了一个从离台湾本岛约40至70公里的海域为起点,延伸至台湾本岛滩头与陆地的范围,做为国军对共军进攻部队的主要“击杀区”。一旦共军装载登陆部队的船团在其海空兵力护卫下,进入这个范围并开始朝台湾陆地接近时,国军就要集中在共军先前攻击中成功保存下来的火力,对共军船团进行连续不断的打击,让共军地面部队在接触台湾陆地前,战力就被消耗大半,无力突破在滩岸布防的国军,即所谓的“滨海决胜、滩岸歼敌”。
之所以选择这个范围当作“击杀区”,主要基于两个理由。
第一,当中共装载登陆部队的舰队从浙江、福建或广东等地出发后,航行至离台湾本岛约40至70公里海域,就进入所谓的“航波及母舰换乘区”,将从海上机动队型变换为登陆作战队形,然后开始朝台湾陆地前进,并依序进入“运输舰换乘区”、“登陆舰换乘区”和“突击上岸区”;从共军船团进入“航波及母舰换乘区”,到第一波登陆舟艇接触台湾滩头,整个过程约220分钟至280分钟。
第二,由于国军大型、固定式的远程目标获得系统,在开战初期应该就会遭受战损,可机动部署的陆基雷达虽存活率较高,但搜索与射控距离却远少于大型系统;而距离台湾本岛约40至70公里海域,刚好是国军机动雷达可有效发挥作用的范围。
“构想”的缺陷不在现在,而在2027年后
一旦共军“联合登岛作战”转型成功,则在第一波共军登上台湾陆地的过程中,将不再有大规模集结的“换乘区”,使“整体防卫构想”所布置的击杀区绝大部分落空。
换言之,依照“整体防卫构想”,从共军船团进入“航波及母舰换乘区”后,国军大概有220分钟至280分钟左右,可以对共军船团与登陆舟波进行攻击。首先是各型岸置反舰飞弹与海马斯多管火箭系统,然后随着共军船团逐渐潮台湾本岛接近,依序加入攻击的分别为雷霆2000多管火箭系统、203公厘自走砲、155公厘自走及拖曳式火砲、105公厘拖曳式火砲、最后是各式步兵火砲、战车砲、各式反装甲飞弹、各式反装甲火箭、各式机砲与各式步机枪。
然而,“滨海决胜、滩岸歼敌”这套作战构想,虽能在短时间内,以有限的预算显著提升国军防卫作战能力,但主要缺陷在于,也许只能应付从目前到2027年的共军武力犯台模式,当时间迈入2030年甚至2035年,就会越来越无法应付。
换言之,“整体防卫构想”的挑战是“日后如何能使共军夺台任务失败”,甚至可更精确地说,其缺陷不在现在,而在2027年后的未来。
中共这波军事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调整日后武力犯台“联合登岛作战”的型态。
随着共军在大型两栖突击舰、大型运输机、新型运兵直升机、气垫登陆船等新式载具数量的成长,与共军执行现代化联合作战指挥管制能量的提升;当时间越接近2035年,共军首波突击上陆将逐渐演变为“全方位、全时域、全空域”的“岸对岸”攻击模式。即共军首波登岛部队,是从东南沿海各战略投送基地与战略投送点,搭乘各式高速载具,快速越过台湾海峡与台湾本岛海岸的设防地带,从海上与空中多点、同时进入,对本岛国军防卫体系实施全纵深的攻击。
一旦共军“联合登岛作战”转型成功,则在第一波共军登上台湾陆地的过程中,将不再有大规模集结的船团、自然也无可攻击的“换乘区”;可用来杀伤共军的时间,也从原本的220分钟至280分钟,大幅缩水至不到60分钟,使“整体防卫构想”所布置的击杀区绝大部分落空。
若届时国军仍维持“大量的精确小东西”之建军模式,则不仅共军第一波地面部队可在损伤极微的状况下进入台湾本岛,将整个攻击的重量直接压上台湾陆地;其海空军也能轻易进入并控制台湾周边各重要战术位置,支援已登上本岛的地面部队,大幅增加国军在国土防卫战中挫败共军的难度。
源头打击变得更重要
要应付2027年后的共军威胁,国军就必须具备更强的源头打击能力,甚至要靠战机或军舰发射远距精准弹药,攻击离海岸线较远的共军目标;也要靠一定数量的潜舰,才能在共军船舰出港后不久就发动攻击。
为因应2027至2035年共军“联合登岛作战”模式改变所带来的挑战,国军唯一能让共军地面部队在踏上台湾陆地前就先蒙受相当损失的方式,就只剩下趁“共军战力未完成整备”时进行攻击,或打击置身在“因为技术或数量限制无法充分进行防御”之处的共军。
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强化对大陆东南沿海重要军事目标的源头打击能力。鉴于国军确实缺乏自主之远距离目标获得、追踪与战果评估能力;因此,国军在建置源头打击战力时,不应该好高鹜远地去追求打击大量的机动目标或太远距离外的目标,而是要集中攻击东南沿海数量相对有限的大型港口、机场、部队装载区、部队集结区等大型固定目标,与若干指管通资情监侦系统(C4ISR)的关键节点,尽可能在共军机舰与部队出发前就加以削弱,以便阻滞其战争计画、破坏其作战节奏,替国军的本土防卫作战争取较多的准备时间与较大的成功机会,让共军无法达成“快速夺取台湾ꄊA避免外力介入”的企图。但这种源头打击能力却是“整体防卫构想”不喜欢的。
对提升源头打击能力持怀疑立场者,所依据的主要理由,是东南沿海的目标太多。此种说法其实未必站得住脚。
以港口为例,连中共学者的著述都承认,大陆东南沿海“多数港口不具备多舰种保障能力”,且沿海只有福州等少数几个港口可实施重装备吊装作业。换言之,只要进行详细分析,国军还是有能力藉打击数量相对较少的大型、固定后勤设施,甚至迫使共军只能在远离海峡当面的机场与港口集结,达到“阻滞其战争计画、破坏其作战节奏”的目的。
因此,要应付2027年后的共军威胁,国军就必须具备更强的源头打击能力,甚至要靠战机或军舰发射远距精准弹药,攻击离海岸线较远的共军目标;也要靠一定数量的潜舰,才能在共军船舰出港后不久就发动攻击。而要强化源头打击能量,许多项目必须从现在就开始进行,才能在2035年、甚至2030年时派上用场。(相关报导:海马斯替代帕拉丁能出奇效?共军重装登陆作战 我岸际防卫恐遭“一锅端”|更多文章)
https://www.storm.mg/article/4519953?mode=whole
==
1.60分钟岸对岸突袭,比坐飞机还快的登陆战?
2.建军目标要改成源头打击共军港口那么猛
3. 板上台湾政策法讨论好像比较没有谈到他说得强迫接受整体防卫构想这条
评估项目需包括“台湾推动整体防卫构想的决心:包括台湾为了实践此一宗旨而正在进行中及规划中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