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觉得这次最大的出事原因还是在于
明明当时输送丙烯的压力不对,可是输送与否
却还是被李长荣的工作人员单方面决定输送,
我觉得虽然管线建设一开始有问题,
但那是属于监管方面,不是压死骆驼的最后那根稻草
说句比较实际的,如果李长荣的人谨慎一点点
宁愿被干谯生产中断也不敢在压力有异的情况下坚持送料
那么 根本就不会爆吧,所以最大的问题是在送料与否是一个工作人员可以决定的
这才是最大的漏洞,因为该工作人员只知道停止送料会延误生产
而不在意那些不知道跑去哪的丙烯可能造成的危害
如果送料可以被数个开关所控制
被每个应该监管的单位所控制
那就能在所有人都确认没问题的情况下送料
而在任何一方认为不妥时停料
因为风险是共同承担可是利益却是寡占
这样完全吃高雄人豆腐的做法居然可以延续这么久只因为没人注意
最少要有三个控制端,送料端,收料端,跟监管端(也就是警消与地方行政的里长单位)
如果送料过程中,监管端可以因为发现任何异常终止送料,
就可以立即阻止或让大众风险最小化(可以少爆一点)
那么一开始厂商自然会为了
"送料过程不能出任何异常,否则生产就有被临时中断的风险"
而去好好检查管线的正常与否
也就能保证管线工程的品质了
是不是?
作者:
kitune (狐)
2014-08-10 16:24:00监管端...那请问你要做多少个阀门 多少个检测计日本队天然气也只有做到各站点一个检测计吧 你觉得石化要多少个里才够?
作者:
kitune (狐)
2014-08-10 16:39:00他就是想要一个可以让他人随时中断的机制...请问谁来执行
作者:
zszsdd (平民蚂蚁)
2014-08-10 16:51:00基层有时是受上级指示的
作者:
kitune (狐)
2014-08-10 16:52:00我觉得...为何管线一定要经过住商区呢?往这边去想比较快
作者:
kitune (狐)
2014-08-10 16:58:00说来说去不就是因为都市规划没搞好吗 干脆趁这次重划吧这方面参考日本吧 人家改区就是全部工厂跟管线都搬走
作者:
ando (镜花水月)
2014-08-10 18:33:00话也不能这么说 你多装也就是多一分保障 那东西又不是不会故障 正常的话表也都会有异常跟误差 两个肯定不够的
作者:
haworz (好囧)
2014-08-10 19:13:00EntHeEnd你确定?
作者:
hariseb (hi)
2014-08-10 19:33:00现在要谈真正的真相还太早
作者:
bndan (seed)
2014-08-10 19:54:00你的讲其实需要的是每N里一个监测器比较好= = 这样透过大量LOG分析可以快速抓出问题所在.也许这次就躲过了.这些东西技术都可行.但"人"都不可行.因在营利角度 这套监测系统=成本
作者:
kitune (狐)
2014-08-10 20:36:00早说了不可行啦 日本那也是因为天然气大家都要用才不得已每个汇集处就挂一个监测器 最根本之道还是重新规划都市吧
作者:
namis77 (Hakuna Matata)
2014-08-10 22:56:00管线也老旧了吧,台湾都有的坏习惯,都要等到出事才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