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ping Design 2016-02-12 采访.文字整理=杨伟成
http://www.shoppingdesign.com.tw/post/view/361
***以下仅贴出连结内采访文字的部分***
《Shopping Design》请来长期梳理中西音乐史的资深乐评人马世芳,以及对文字极为敏
感的音乐人玛莎,分享他们对中文歌词兴致盎然的原因、启发他们的关键人物及作品,还
有心中之于好歌词的看法。你会发现,歌词背后的学问,或许比你想得还要大。
玛莎:我从国小开始听张雨生的歌,那时当然不会想太多,我真正开始注意到歌词似乎想
传达一些事情,则是国中遇见了林强的专辑。他当时是用台语唱歌,不是常见的情歌,用
字却非常口语化,那是我第一次感觉歌词是可以跳脱音乐本身独立出来的。
第一首让我心悦诚服的歌词,出自滚石1989年推出的合辑《新乐园》,当中陈升唱了一首
〈细汉仔〉,在那个年代这歌完全不在我所知的逻辑范围内,我还记得当时和阿信都很惊
讶,连脏话也能入歌?这张合辑很多歌词都值得玩味,像李宗盛的〈阿宗三件事〉、罗大
佑的台语歌〈故乡〉,还有张洪量的〈孔子不要打我〉,是很破格的作品。
马世芳:令我深深佩服、意识到中文歌词竟然可以这样厉害的歌,是罗大佑的〈现象七十
二变〉,收录在1983年发行的《未来的主人翁》。专辑问世时我还太小,上了高中回头听
,才发现罗大佑歌词太高明了,不管经过多久,表达的东西都丝毫不觉得过时:“朋友之
间越来越有礼貌/只因为大家见面越来越少”、“就像彩色的电视变得更加花俏/能辨别
黑白的人越来越少”……他的语言乍看直白,口感却极为讲究,你不必一边拿着歌词本就
都能听懂。那张专辑对我来说,是不折不扣的启蒙时刻。
玛莎:其实把歌词拿出来独立检视,不是一件太公平的事,因为它的限制相当多。除了和
旋律的搭配,还牵涉到编曲端、和歌曲本身要建构的画面,同样的主副歌词在一首歌的编
制里,要传达的未必是相同的情绪。为什么罗大佑的歌词会这么成功?他和李宗盛两个人
都一样,在词曲咬合上做得非常好。注音毕竟有声律的高低,一组词汇若是唱的声调不同
,很容易想成另外一组词,中文同音字词实在太多了。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写中文词绝不
比英文词容易的原因。
马世芳:流行歌的消费族群通常比较年轻,八九○年代那些创作歌手的歌词语言大多也是
比较青春、带点学生气质的东西。罗大佑是第一个把中文歌词带到大人世界的歌手,他把
大时代的沉重沧桑写进歌里,连情歌都不例外。他示范了歌词可以很直白却呈现出诗的质
感,这件事后来被李宗盛发扬光大,但两人的策略和技术是不一样的。
罗大佑几乎都是先有旋律才有歌词,他想的是要用什么样的语句介入旋律线条,你看〈童
年〉这首歌他写了好几年:“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
只有蝴蝶停在上面”,词曲搭配浑然天成,经营得不落痕迹。李宗盛则是反过来,通常先
有歌词才有旋律,句子意象出来再思考要如何唱,他最常讲的名言──“歌唱是说话的延
伸,你得把话说好才能把歌唱对”。不过,他和罗大佑都是词曲包办的创作人,在流行音
乐这一行,绝大多数专业创作者没有这个条件,词曲几乎都是分工作业,大多是先有旋律
再填词。
玛莎:当词曲不是同一个人创作的时候,歌词与旋律的咬合精准度有时会被忽略。但即使
是出道早期,李宗盛大哥并不太对我们的作品提出调整意见,毕竟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模
样,即使我现在听新锐创作者的歌曲,也不会拿我所认知的“好歌词”的标准套用,因为
环境背景都不一样了。既然音乐有它本身的自由程度,那对方所做的事情就不一定不正确
。
马世芳:呼应玛莎说的,规矩从来都可以打破,但你要树立新的规矩,并且说服听众才行
。唱rap可以打破国语的平仄规范,像周杰伦的〈双截棍〉把念白变成节奏乐器,创造了
自己的律动。用英文、法文、日文唱rap都不需要管平仄声调,但中文不一样,一不小心
就会变成数来宝。周杰伦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策略,中国的崔健也是。你听他唱得含含糊糊
,力量却很凶悍,反正听不懂就看歌词本,也没什么不可以。很多创作者还没有掌握旧规
律,就以为自己可以打破它,那样的实验结果往往会失败。
玛莎:国语歌的咬字如果追求非常字正腔圆,其实会影响歌曲的流动感。咬字不清楚除了
可以解决歌手共鸣和发声位置的问题之外,还可以让曲子听起来较接近西方流行乐。你可
以说这是一个非常聪明的方法,大家都用不一样的方式在探索尝试。但你必须要让唱出来
的东西成为悦耳的句子,而非不符人体工学的语言。
马世芳:我很欣赏李格弟,她是不能学的,太聪明太锐利,完全不在乎所谓业界规范。写
词的李格弟和写诗的夏宇像是两种人格,彼此各自负责不同的任务。夏宇的诗很难谱成歌
:陈珊妮曾把夏宇的〈乘喷射机离去〉变成歌,但唯一处理的方式就是用唸的。我觉得李
格弟再怎么出格,她的创作人格还是有一种拥抱红尘俗世的温度。你看她能从李泰祥和唐
晓诗合唱的〈告别〉、一路写到蔡依林的〈PLAY 我呸〉,太厉害了。
玛莎:我想继续聊聊写词的李宗盛。大哥是一个需要借由创作找到答案的人,会这样推断
,是因为他曾说过写歌是一种追逐真理的过程。这点在他帮莫文蔚制作《十二楼的莫文蔚
》专辑的时候就非常明显,每首歌他都会放进一个问题,在最后给你一种近似答案却不尽
然的解法。他的词作影响我非常多,中文世界里,绝少人的歌词能够像他这样,独立出来
研究还能将其分割作为格言。
我自己还喜欢林夕,这不用多说,跑不开也避不掉。我从张国荣和王菲早期的作品就开始
倾心,而他对于喜爱歌手的偏心也非常明显。而今王菲和陈奕迅自然是头号代表,后来我
完全理解为什么是这两个人。一个理想的词人必须判断歌手的语气、抑扬顿挫是否有办法
撑起语句的意涵,这两个人都是天生的歌手,能力强到你不用担心他们能否驾驭,任何音
乐工作者经手他们的专辑都一定非常兴奋。
马世芳:林夕能把他要传的道包装成情歌,其实想讲的可能是佛理,他是词坛少数能写出
思想高度的人。他产量这么大,坦白说品管不见得非常稳定,但遇到特别在乎的歌手,林
夕就会发功,出手就是经典。他到现在,每年都还是有殿堂级的作品。
李子恒写的台语歌很深刻,那是经历过江湖风霜、明白了人情世故才写得出来的。新加坡
的小寒有一种“理科生的趣味”,或许和她病毒学博士的身分有关。她以前还会故意用科
学名词入歌,像蔡健雅的〈双栖动物〉、〈达尔文〉、〈抛物线〉。
玛莎:理科生这个说法好有趣。小寒的确会从一种独特的视角说故事,听她的情歌彷若一
段看诊过程,会用理性的文字讲一件直击内心的事。我还想提一下葛大为,他是我以前在
滚石的老同事,写的一些歌词都有打动我,像是陈奕迅的〈倒带人生〉和〈床头灯〉。
马世芳:我觉得励志的题材最难写,处理不好就会很做作,但五月天在这点倒是很成功。
阿信不太用陈腔滥调入歌,语言却也不标新立异,在这中间找到了微妙的切入点。就像五
月天整个团的表现:他们每个团员的技术都满厉害的,但他们从来不刻意炫技,你听他们
的歌是听一个整体,大家一起去成就它。
玛莎:虽然我自己比较不好说,但为什么阿信可以写出这些歌词?有时候他拿一首歌词来
和我们讨论,我会设法让自己抽离一点,即使对象是一个我认识二十多年的好朋友。他有
一个我很喜欢的点,就是他的歌曲状态其实是糖果与苦药相互包覆。我始终相信一首好歌
要有巧妙的平衡与矛盾,厚度才会出来,而阿信注意到了这点。
马世芳:我们都同意作曲可以学,写词当然也可以:五分钟的篇幅扣掉重复段,你要怎么
说一个好故事?流行音乐是贩卖梦想的行业,但那不能是架空的梦想,得要有血肉、有骨
头。也就是说,抒情也得有现实基础,否则没办法说服人的。
玛莎钟爱的几张专辑……
《树枝孤鸟》(伍佰,1998)
伍佰的台语创作有种独到的气质。对我来说,这是张具有半自传成分的作品,但某些歌曲
对于台湾时代意义和现状的影射,却又将时间空间延伸,成了一张大格局的唱片。专辑概
念从南国出发,围绕在异乡流浪、人生的蹉跎和徬徨,再加上〈树枝孤鸟〉、〈空袭警报
〉或〈断肠诗〉等等对台湾历史和处境暗喻的作品,这样的台语专辑不管今天或未来都难
以超越。
《special thanks to》(陈奕迅,2002)
这张专辑歌词全由林夕操刀,音乐制作是Jim Lee,再加上唱功了得个性鲜明的陈奕迅,
堪称这个铁三角的经典代表作。陈奕迅的歌声给了词曲创作太大的想像空间和期待,因为
他能把故事说的迷人且有说服力,但却不装腔作势,塑造出了一个市场少见的痞子熟男形
象。整张专辑概念完整,直指目标核心也音乐性丰富,当年拿下金曲奖最佳专辑实至名归
。
《你所不知道的杜振熙之内部整修》(蛋堡,2013)
嘻哈歌曲在台湾作为一种相对较新的音乐形式,写词的逻辑是完全不同的。嘻哈音乐的“
批判性”是很重要的精神之一,但这张专辑将大众印象中嘻哈对外的批判转而变为自省和
自我拆解,利用这样的过程来对比,强调出大环境的异常和时代下的无力感,是诚恳到令
人不忍卒睹的手术台直播,只是动刀的是他自己。而他的文字造诣让中文的嘻哈歌词有另
一种文学的美感。
马世芳钟爱的几张专辑……
《娱乐世界》(林强,1994)
从形式到语言都远远走在时代前沿的不朽之作,除了虚无与愤世,更从来没有人这样写、
这样唱台语歌,林强彻底刷新了我们对所谓新台语歌、所谓母语摇滚的想像。他二十多年
前跨出的这一大步,现在仍然未必有谁超越。
《台客的复仇》(浊水溪公社,1999)
若没有这张专辑,21世纪台湾独立摇滚应该会垮掉一半吧。浊团的语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根本没法学,简直就是新品种的诗。他们远不只荒谬突梯的恶趣味,这是臭水沟的沃土
开出来最最灿烂的恶之花。
《我庄》(生祥乐队,2013)
台湾民谣摇滚的旷世经典。钟永丰是当今中文世界我最敬佩的词人,他既有先锋文学的浸
润,又和民乐的传统相接。这些年多少人都企图以歌诗作为社会启蒙的兵器,然而若要兼
顾美学高度、精神内涵,真正的最高标,无庸置疑是这张专辑。
=====
根据马世芳老师的说法,还有一些不在网上的内容,请看实体杂志。
https://goo.gl/IxYv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