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讨论] 用客观资料来分析教授及实验室的选择

楼主: wjungle (俺)   2014-12-23 00:09:50
※ [本文转录自 graduate 看板 #1Kc41MMs ]
作者: wjungle (俺) 看板: graduate
标题: [讨论] 用客观资料来分析教授及实验室的选择
时间: Tue Dec 23 00:01:24 2014
大家一考上理想的研究所,通常若不是自己学校,一时之间要跟人家抢教授,
又非常害怕踩到地雷,有鉴于此,我想跟大家讨论
“用客观资料来分析教授及实验室的选择”
我自以为雷的定义有二:一是拖着不让你毕业,二是学不到东西
但是每个人对于雷的定义可能不太相同,或许有人觉得太严格也算是雷
但是通常打听到的消息,都是比较主观的想法,而且google找不太到资料
所以我想用几个点来跟大家讨论,如果观念有错也麻烦补充
1) 头衔:
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特聘教授->讲座教授
一般来说助理教授都有7年升等压力,所以有人说助理教授会比较拼
但是有的教授到快要升等,学生的压力就会很大
如果有人要我建议,我可能还是会建议从教授开始选
教授的实验室因为行之有年,可能比较有制度以及规模,但可能有例外
而副教授我原本以为会有助理教授的冲劲,以及教授实验室的制度
但是有的副教授一升上来,就整个呈现半退休状态
既没有冲劲,实验室也没有制度可言,所以有万年副教授一说。
2) 最近发的paper
可用教授的英文名字去google scholar查,看最近有没有研究发表
看是发表的paper是自己一人发的,还是很多人一起凑咖发的(吸趴)
顺便可以看看研究领域自己有没有兴趣
但是也是有一种教授是自己研究超强,得了一堆奖,但是不管学生的。
3) 洋博/土博
洋博我就不知道该怎么评断,对国外学校不熟
但是土博并不代表一定比洋博差,土博可以看他在台湾的指导教授是谁
若是大咖,那可能代表你教授有一定的人脉,若你想要念博士班
说不定可以跳到那大咖的教授下去念(但我知道现在没人要念了啦)
洋博若在台湾没有人脉,自己又不够争气,比土博还差啊…
4) 全国博硕士论文
可在此系统找到一些资讯,除了毕业学长姊的毕业论文
可能还可以勾口试委员,看老师有去过哪些学校当过口委
不一定可以看到什么,但是是不是可以显示出教授的人脉?
5) 实验室的博班生
博班生的硕士论文或是念之前念哪间学校的硕士班
都可以在全国博硕士论文系统找到,若是你的博班生曾经是“到德国真远”
的五大名校之一,或是私立后段的硕班,你进去实验室后,
若发现老师是雷,而且博班学长不够强,不够罩,我看真的只能自立自强了。
6) 实验室成员
可以看看实验室的人数规模,女生的比例,因为若理工科女生较少
若实验室女生比例较高,可能也是选择实验室的因素之一
觉得女生的选择好像会比较明智。
再来就是博班生的比例,若老师不够大咖,一直收博班是怎样?
感觉是找一堆博班来帮他升等的?
再来就是硕士三年级以上的成员比例,很明显的看出来
这实验室教授是不是真的很爱留人。
7) 推甄/考试
之前我们系上有公布考试生只能找哪些教授的名单, 意思就是其他教授都被推甄生找完
名额用完了,有人说,考试生能找的教授都是比较不好的
若能统计,每年哪些老师常常在推甄生就收满了,这二分法倒是满容易的。
8) 教授开的课
虽然可能没办法知道上课上的如何,但是可以知道开了哪些课
选的人数如何,若是研所课或选修又额满,代表是好课
好教授才会有好课吧?
再来就是专论,我们系上教授开专论代表就是meeting时间
一般教授两年会开一次,可以让硕一硕二都至少能修到一次
有的教授每年都开,真好,这样修课的负担就可以少一点
若是教授不开,我看这教授凶多吉少…
我现在的教授就是光开那种自己不用上课的课,有够懒
研所的课就叫大家上去报告,自己完全不用准备,一学期下来完全没目标
我目前想到观察到是这样,若大家想到可以一起讨论
希望对于之后要找教授的人有点帮助。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