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amma5420 (amma5420)》之铭言:
: 嗨嗨,小妹我学了3个月的拳击,
: 本来只是想学个健康,但这阵子发现自己实在是肢障,非常挫折。
: 要马注意手、忘记脚步,要马注意脚步、忘记防御,
: 整堂团课根本跟不上大家(已经是最初级课了),
: 帮同学拿靶时更是障碍重重,因为拿不好,常常没人想跟我一组QQ
: 跟我同期进来的,一样没基础,但都慢慢跟上大家了,所以我愈来愈没信心,
: 但预算考量,又不能上私人课:
: 想请问大家:
: 1)手脚协调不好,要怎改善?
先看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过程-
初期在执行动作时, 缺乏经验和技术- 表现的结果不稳定- 变化幅度大
(或应对对手时可能会想到有多种方式可供选择- 动作不够协调)
随技术的提升, 应对动作执行会更加稳定, 单一技术表现出的结果趋于一致
(快速而且威力大)
最后, 能在稳定的基础上灵活应对不同的情况, 展现出自由的充满功能的变化(灵活应对
对手的挑战)
如果规划分类, 来进行有效的产出:
. 应对项目的基础素质
如增加移动时的自由度训练 + 安排应对"竞技"(要求短时间的反应)的合一(非常有效)功
能训练: 缩短肌肉拉伸速度速度的
https://youtu.be/PU6qPvT6sAc?si=RhJiZ9EBHprlPlvf
backward plyometric running-> 瞬间转换 straight leg bounding
https://youtu.be/OIXVDdH3o6g?si=lIpYy744Lq01P4wo
(上面影片可以选的例子很多)
. 增强协调的稳定性
用blazepod或是拳馆教练安排的运动障碍, 不停设立障碍去做脑- 身体的反应动作.
. 在稳定性的基础上强化功能性
例如设定训练活动边界 (也就是空间上的宽-窄这种变量) 来应对挑战, 因为这会直接影
响决策能力 eg 发现决定爆发力素质 +技术的如何使用, 发现耐力上缺陷, 技术上的变型
缺陷等等)
, 更换对手的程度这些要素
Also, 你提到的每一个格斗项目都有最基本的重要共通要求:
1. 距离
2. 反应速度
这关系到你第2个问题, 不过我先不讲== 先把1带来的问题陈列完
可以一眼看出这两点物理上第一个需求是rate of force development,
它可以是
.投球的快速发力,
.比赛迅速移动到对手附近的能力,
.田径运动全程的速度能力
特征是全部都"通过3个关节“去做爆发力动作.
讨论到格斗,
格斗是随时跟对手在近距离紧张地进行距离变化的活动.
在肉体接触前, 这跟全身肌肉力量关系不大, 而它是跟
. movement pattern - 短时间预测移动的走向并思考快速应对, 可以透过对打练习提升
. 跟腱的弹性能 (这跟最大力量的关系很小 而是在于肌腱能多快收缩)
也就是plyometric(爆发力)
(eg backward plyometric running)
更有关系
(我训练比赛时必永的跳厢训练也是一种提升运动表现跟预防受伤的plyometric
training (我今年比赛参加了东京马 明年中签的是2025大阪马跟ADT)
这是我觉得健身器材里最强大的工具
https://pttweb.cc/s/Marginalman/1ayTMBE1
: 2)有助教劝我可以尝试不同的格斗,像是泰拳、柔、角力,请问这些格斗,对于手脚
幸运地,
首先考虑到不同的运动项目,
现代竞技已经很少在讲transform- 基础能力转化为项目的专项能力.
因为这概念是以A换B, 就像是拿5个硬币去换一张纸钞一样, 硬币就这样兑换掉了.
但是身体很简单的不是这样, 许多基础的身体能力 (例如肌腱的快速收缩可以训练, 像是
负责突进的跟腱) 不会只能投入一样(突进- 可以前踢也可以== 擒抱 擒抱这种丑陋的东
西我不会).
在尝试不同运动项目, 之前的许多努力往往不会白费
: 协调性的要求各是如何呢?
: 谢谢各位拯救肢障小妹~~~
看到这篇 我曾经很想回答
但除了跆拳 其他大部分格斗项目 我是完全没接触的
我只是抱着基础素质上限不能改变, 但我可以达到自己的极限的极限必胜心态.
但想一想, 只有练过一样也能发,
我回应一下我认为自己实践方法有价值的部分:
我自己的基础体能训练有些特别
1. 我额外使用blazepod, 这是一种运动改变方向性跟对不重要事情的应对决策(我是
quadrilingual) 的常用工具... 我觉得有非常好的成效,
我从2018开始用reaction-lighting training, 一般人运动爱好者我不会去推荐使用这个
工具, 不过我们格斗人是可以用的, 而且适合用的. 训练快, 狠 & 准!
这工具对于
. 帮助对于迅速到来只用身体应对的事情快速下决策
. 提升身体更进阶技术的完成速度
会有很大帮助
我的每日基础体能是跳有氧操20分钟, 今天做完的内容是,
全程用blazepod自动下达改变方向的指令,
抬腿跑-> 伏地挺身-> 变线踢-> 空手深蹲弹跳-> 横跑 (这个最轻松, 当作休息, 但是
要看灯横跑, 让身体灵敏)
每天我的菜单是会用app自动排列计算变化, 因为我想让身体整个有活动量跟负荷高低循
环的合理规律.
. 我也做空手阻力跟活动度训练
因为我除了背部(要找东西牵引)不喜欢被器材束缚, 我主要选择空手是因为我对户外运动
的需求很大(固定抽签参加比赛), 我打算这辈子都能在任何地方完成对我兼顾著有效量+
最短时间的训练. (我是有点像Bruce Lee的肌肉男
两年前
https://i.meee.com.tw/7CRUGWP.jpg
今年中 二头肌肉更明显
https://i.meee.com.tw/8di0X2D.jpg
我正在备赛大阪马前的自己家里 灯光更足 我坚硬的背肌
https://i.meee.com.tw/VWRmqfG.jpg
我打算破记录!
我有一些家, 只有2个家有器材. 外出时背部我用简单的移动单杠把 一秒扣在门上跟髋部
(两个单杠把扣在门上做悬抬腿)还有活动度(我做一字马)还有臀部的臀桥跟仰抬大腿(我
臀部跟大腿脂肪比较多)
不参加比赛的话 我的日常训练内容就只是这些
你可以看出我的训练内容比较重视踢击
给你参考看看
其他方面有赖其他大大分享
我辈习武者 早起就是锻练
以热血沉淀心思
梳洗身体注重卫生 正衣冠
有条有理的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