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情报] 徐晓冬vs浑元形意太极马掌门人 约战6/26

楼主: chind (秋夜微雨)   2017-07-01 23:15:09
※ 引述《NSACSS (agent)》之铭言:
: 从这个事件想到:
: 历来一直有一个论调:东西能传承下来所以一定(至少在当代)是有用的,
: 这代表历经时代的考验。
: 这种论点一直有逻辑上的谬误:因为能传承下来只能证明有人去练,
: 以上要说的倒不是针对传统武术,而是对这句话的逻辑谬误。
→ hishiro0110 : 记得是说一个学太极的弟子,师傅跟 115.82.50.50 07/01 22:53
→ hishiro0110 : 他说太极不用重训115.82.50.50 07/01 22:53
→ hishiro0110 : 结果有一天他半夜起床上厕所,发现115.82.50.50 07/01 22:53
→ hishiro0110 : 他师傅偷偷的在举石锁,打沙包哈哈115.82.50.50 07/01 22:54
→ hishiro0110 : 哈 115.82.50.50 07/01 22:54
去查武状元考试就知道了 各种武术的考生都有 考试用的大关刀
放到现今 那力量都是一等一的怪物...... 那时候根本不流行看套路
扛不扛得动 那是一翻两瞪眼的
以前跟个日本武友闲聊 他以宫本武藏作为例子
武术要结合些哲学理论 才好保存 至少在过去年代是如此
二天一流 五轮书 算是很经典的例子
太极拳不也是这样吗 我相信在陈长兴那年代传承至陈发科
屁话根本没那么多
然而 如何不失传 如何不误传 真心觉得 难度非常之高
用拳谱作为例子 一套陈氏太极拳老架 都是陈发科教出来的
拳谱招式文字 许多地方都有差异
也许是以前人不在意 也许是以前都是纯粹口耳相传
连个拳谱都这样了 那么 招式对练那些 更容易失传
外加 许多门派的陋习 就是会藏些重要的训练方式
虽然这也不难理解 拳击为例 其实重点训练没那么公开化
那些养出世界拳王的拳馆 绝对也有他们自己的密传
可是因为庞大利润 较能保留秘密吧
我是还满支持竞技化的
有机会应该谈谈些新时代科学训练的概念
不只是国术 其实"台湾整体运动训练"都该好好检讨
例如 一个人训练一批人 vs 七八个训练一个人
怎么想都是后者较能培养出优秀选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