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语的bah-sò,常见写成“肉燥”或“肉臊”,哪个才对呢?
教育部《台湾闽南语常用词辞典》的用字是“燥”(sò),“臊”(tsho)则形容有腥味
。
在华语辞典,“燥子”(ㄙㄠˋ ˙ㄗ)也写成“臊子”、“绍子”,指细切的肉或肉末。
因此,“肉燥”、“肉臊”都可接受。
“肉燥”一词,我最早知道的是台南度小月“担仔面”的肉燥,以绞肉、油葱、酱酒、糖等
卤成,其口感是干碎的瘦肉。
后来才知道台南“肉燥饭”的肉燥,一般选用猪背皮脂,台语称之“腻瓤”(jī-nn g)
、“肉瓤”(bah-nn g),切成小块与酱酒、糖等卤成,油葱不是必要,其口感是皮Q的
肥肉。
因此,台南的肉燥面(汤面或干面)、肉燥饭,其肉燥完全不同。
本文的重点是要谈基隆“顺伯三轮车肉圆”,虽以肉圆、芋粿、四神汤著称,但我最近
试吃其肉燥意面(干),腰瘦好吃。我本以为台南才有肉燥意面,想不到基隆也有,不同于
不加肉燥的基隆干面(广东面)。
早年,基隆的顺伯仔以三轮车卖肉圆,从晚上九点多卖凌晨两点多,让基隆人三更半夜
也有肉圆可吃。约十年前,第二代开了店面(西定路19号),现在营业时间是16:00-00:30。
*台湾南部的“肉燥饭”,在北部称“卤肉饭”,但后者有带些瘦肉。从字面上来看,
“肉燥”比“卤肉”更能够彰显碎肉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