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cna.com.tw/news/asoc/202511060363.aspx
2025/11/6 20:45
(中央社记者刘世怡台北6日电)台北捷运万大线第2期环差案获审查通过,
居民及民团认截直取弯后,太接近小学及民宅等,提告请求撤销环差处分
及重办环评。法院今天认定,原处分并无违误,判决居民等败诉,可上诉。
全案源于,台北市政府捷运工程局是捷运万大线第二期工程“机厂-回龙”
段的开发单位,依工程细部设计成果,其车站位置、车站结构型式、工程
余土数量、设置捷运附属设施等与原核准环评书件部分有所不同,提出
“万大-中和-树林地区捷运系统环境影响说明书第3次环境影响差异分析
报告”(环差报告)。
民国111年5月25日环境部的环评委员会决议环差报告审核修正通过,环境
部111年6月10日处分审核修正通过本件环差报告。
居民及民团主张,环差案争议最大的就在于LG11站路段“截直取弯”进入
金城公园,可能使邻近的国小及民宅受噪音影响,且须重新办理环评。
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新闻资料表示,环境影响评估的目的,在于预估开发行
为对周遭环境的影响是否为可掌控,而不是对开发工程危险的控制;开发
行为将轨道由直改弯造成列车有出轨的风险,本非环评所应审酌事项。
北高行指出,开发行为的大众捷运系统开始营运后,噪音量均会符合相关
管制标准,而且隔音墙距离民宅达6.96公尺,尚不至影响景观。
为了避免征收私有民地、且为了快速乘客转乘捷运板南线之故,LG11站采
用高架车站方式设置在金城公园内,车站下方的空间仍无碍一般民众使用。
开发行为原本全线采取高架型式,部分路线及车站改为地下化后,土方量
虽有增加,但本件环差报告中,已计画利用多项替代道路载运土方至处理
场。
合议庭指出,原处分并无违误,不会对生活环境有加重影响之虞;对环境
品质维护,也没有不利影响,无庸重新办理环评,判决居民等败诉。可上
诉。(编辑:林恕晖)
作者: bhenry1990 (有尾熊) 2025-11-10 23:17:00
就在想说土城那段的抗议民众去哪了
劳民伤财的方法:土城站砍掉重练改成跨月台转乘站万大线地下化延伸到LG12-13站间才出土
作者:
h120968 (h120968)
2025-11-11 01:17:00其实可以用消防队旁边的地吧 这样就不用搞公园了
长度不够弯过去吧 而且消防队旁边会拉长转乘距离这段主要问题就是在台湾地理环境下没办法直接在道路上方盖高架车站 必须弯到旁边没地震的话跟纽约市一样密集ㄇ字型钢架就好了
作者:
wdr550 (Naztar)
2025-11-11 02:25:00直走还是能盖,就是一个ㄇ型柱盖在金城路两侧,而且只能跟板南线站外转乘,是考量柱子太大及改善转乘才挪到金城公园里
作者:
whitefox (å…«åè¬å®šå˜å®…ç”·)
2025-11-11 02:48:00土城金城公园自救会这些人够了够了够了永吉公园就没问题,金城公园为什么不能动,莫名其妙
作者:
hicker (救护车专载笑到腹肌抽筋)
2025-11-11 04:23:00门型柱的问题是横梁太长 且中间无法立墩 才往旁边走且这站记得说会做成高脚屋形式 下面还是留空间作游憩用
又是这件事….到时候为了他们搞烂转乘,造成大家不便,他们要负责吗?
作者:
MiaoXin (妙信)
2025-11-11 06:49:00上图原来那个地基的柱子会这么复杂
作者:
MiaoXin (妙信)
2025-11-11 08:09:00高架桥旁边是学校民宅的不是很多吗?还是说要征收别人的房子没关系?
作者:
mstar (Wayne Su)
2025-11-11 08:21:00如果当初盖蓝线没预留,现在不可能挖开另埋地基啊!台64上能盖黄线、市民大道能盖高架,都是有预留。“直改弯造成列车有出轨的风险”?? 黄线板桥站:
作者:
hoyunxian (WildDagger)
2025-11-11 08:53:006号线板桥站那边确实发生了进站前后都要大减速的问题不过土城站这边没有板桥站弯的那么离谱吧?
问就是地下化解百病为了避免征收私有民地、且为了快速乘客转乘捷运板南线之故,LG11站采用高架车站方式设置在金城公园内,车站下方的空间仍无碍一般民众使用。征收私有地能解决就按公告地价征收呀。
作者:
hicker (救护车专载笑到腹肌抽筋)
2025-11-11 09:53:00车站前后的弯应该还好 毕竟是要停车的站
能直就直啦。弯来弯去老实说很吵又慢。松机那个弯吵成那样真的有符合噪音标准吗
作者:
hicker (救护车专载笑到腹肌抽筋)
2025-11-11 09:56:00松山机场的文湖线是胶轮 噪音应该还好吧
作者:
iqeqicq (南无警察大菩萨)
2025-11-11 10:54:00希望最高行政法院可以驳回他们上诉,全案定谳
如果能请抗议者出钱把土城站改成2楼说的同月台平行转乘站,那才会支持他们的诉求(反串注
作者:
jc10755 (jc10755)
2025-11-11 13:30:00原来还没吵完
松山机场那个弯算很安静了耶!如果听过环状线的弯那个尖锐声相比,天壤之别
作者:
sj4 (sj4)
2025-11-11 14:48:00不然盖在土城医院对面的空地
作者: ace4689 (Ango) 2025-11-11 14:50:00
还在灰...
松山机场那弯道算安静了,A17~A20那几个大弯尖锐声才是真的很大声
作者: pcfox (京极元狐) 2025-11-11 19:06:00
查一下抗议的是不是真附近住户 现在太多假居民在那边吵
作者: eyeee (Be quiet) 2025-11-11 20:10:00
这里可能很多人不能理解 所有成为长期抗争的案子都有深远的原因 不是表面上媒体放出来的那样 例如北环段在五工路的出土段 表面上是邻近厂房震动、路幅变小 实际对案子深入了解会知道居民(厂主)最在意的其实是出土段的形状 就像一把利刃插进工业区的心脏 这是原来思源路规划没有的 也端不上台面却是根本的核心。欠缺本质理据只凭少数人情感号召而起的抗争几乎很难成气候看现在还有人抗议拆除和平新生天桥吗?万大线土城段最大的问题 就在于自始规划不当 舍弃自裕民路地下以较佳的线形通过的请求 99%责任在政府 人民没理由没事花数年抗议同一件事
作者:
hicker (救护车专载笑到腹肌抽筋)
2025-11-11 20:45:00裕民路就下地也难以穿越板南线土城站吧
作者:
xy1904312 (NatsuNoHaya)
2025-11-11 20:47:00万大线一开始定位就错了 南走三莺路廊 北延台北市区成为板南线之后的第二条东西线才是对的 会跑到树林+断在中正庙 就是因为当初规划心态是哪里缺捷运就往哪里画 结果变成缝合怪
我猜本来三莺线是板南线延伸 研究认为高运量远超出预期旅运需求 为了省钱改盖中运量但这种延伸方法在高雄林园延伸线反而被认为不可行在改成中运量的时候就该跟万大线合并 让树林线独立出来 但我猜单独树林线运量严重不足导致可行性低看了一些运量估计数据 都是以线为单位 而没有看到整个路网的分析倒是好奇当年板南线的预估数据跟实际数据相比落差
树林线选线方案时,我忘了走土城裕民路是不是地下了;不过话说回来,海山站站体其实不是在裕民路上,是在海山路、乐利国小和新北高工之间,如果现在万大中和树林线走裕民路,不论是地下还是高架,那个转乘通道会变有点长就是
作者:
xy1904312 (NatsuNoHaya)
2025-11-11 20:59:00规划万大线三莺线的时候 中央有强迫先规划整体路网吗感觉还没有
然后万大树林线的走法,算是整条都有给居民投票的,不论是一期还是二期,这不是都有新闻可以找吗?现在抱怨说走法不好也就是当初的少数,或者就是后来才搬来的,我觉得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我上面的选线回复是在回复53楼然后我记得三峡延伸当时是包含顶埔延伸,因为当时板南线只到永宁,然后后来的鸿海需要新的土地盖厂房发展,郭台铭说出来后,时任的台北县长苏贞昌就高效率的搞定土城砲校迁移,并且还也附带了板南线延伸顶埔,送中央审核这样,2009年动工,2016年完工;也就是说这个决策算是把让树林线接三莺线的可能一把切,不过当年其实万大树林线还很早期,很多程序都还没开始,连选线也都还没有就是,你说当时有可能有人想到要这样接吗?特别当年的三峡北大特区也才刚开始盖房子没多久,那时候三峡林口淡水还被戏称林三淡鬼城,应该也没多少人会想把树林的捷运规划去连三莺现在用上帝视角来看,如果当年没有搞顶埔延伸,或许或许会有一点点可能在万大线和三莺线跑程序时会被人发现想到,但这都只能接受了
作者:
xy1904312 (NatsuNoHaya)
2025-11-11 21:24:00当年是不是不太知道盖捷运来带动重划区?重划区都出来了才慢慢补捷运 甚至怕变鬼城没运量反观现在五泰轻轨整条都跟重划区一起规划 观念变很多
不知道,可能也跟最早的林口新市镇有关,小时候的课本就说林口规划成大台北的新市镇,我查了资料一下1968年政府就有林口新市镇规划了,放了这么久,有高速公路有长庚医院结果真的房地产和入住人口大爆发反而都在机场捷运完工后,前面发展停滞很久,所以可能有这种背景因素,当时没人会想在大台北边陲的三莺会有现在成功的新市镇,可能也觉得要很久很久?树林本来就有台铁,当时发展的也比较好,要当年的人去想到发展好的地区去盖一条捷运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发展起来的地方好像也有点冒险,毕竟大家都希望捷运能往台北市方向盖
作者:
MiaoXin (妙信)
2025-11-11 22:04:00以前国中看着文化路插连续壁然后板南线就可以用了不知道那时候的大人有没有想要抗议什么
作者:
p08846 (______)
2025-11-12 08:58:00当时过中和到土城就变高架了,所以选线土城裕民路应该也是高架的。
作者: amport625 (amport) 2025-11-12 17:46:00
哪里有路线曾经让居民投票的?都嘛是规划单位+政治人物折冲决定 没记错的话裕民路是高架通过被抗议 规划单位认为改地下太贵 变成现在这样 后来地下化路段也延伸了
作者:
h120968 (h120968)
2025-11-12 18:17:00所以当初没钱后来就有钱地下化是在?
我更正我的推文,万大线一二期都是有路线选线方案给参与路线公听会居民和民代去讨论的,没有公开的投票没错万大一期二期都有四线方案可以选,除了专业人士会先剔除难度比较高的,例如万大一期要连去龙山寺的甲案,被专家认为穿越台高铁万华车站康定路口工程难度高被踢掉
![]()
" target="_blank" rel="noreferrer noopener nofollow">
![]()
修改成这样的甲案:
![]()
" target="_blank" rel="noreferrer noopener nofollow">
![]()
并提出丙丁案
![]()
" target="_blank" rel="noreferrer noopener nofollow">
![]()
觉得选中正纪念堂是正确的选择(转乘路线较多,再加上龙山寺案唯一能转乘的板南线在还没到西门跟台北车站前就已经饱和了),但把月台高度直接做死到被借由觉得选中正纪念堂是正确的选择(转乘路线较多,再加上龙山寺案唯一能转乘的板南线在还没到西门跟台北车站前就已经饱和了),但把月台高度直接做死到被借由路线挡住而无法延伸则是可惜的错误咦,为什么推文重复,被系统阴了
土城树林段则是有比较多重的选线,第一重是除了连万大线以外其实有连别条线的选项,这部份最后是连万大线的方案比较优,虽然连板桥站运量最高,但设站困难且经费高,评选时有许多劣势,和万大线连龙山寺一样下场,是有一个方案是连三莺线的,但评选中,运量会是最低的
![]()
" target="_blank" rel="noreferrer noopener nofollow">
![]()
土城树林段第二重选线则是确认要连万大线后,有走裕民路的方案和走金城路的方案这些可以选,最后参与路线说明会的民代和在场民众认为走金城路然后到城林桥到树林现在的确认版本走法能服务最多树林民众而选中,可以参考这个如下,至于说明会场次我就不找资料贴了,都已经选了了那些场次和时间都不太重要了
![]()
" target="_blank" rel="noreferrer noopener nofollow">
![]()
现在的LG11什么守护公园团体,抱怨一堆什么黑箱,拜托,你们自己当初就是说明会的少数,也没有多数民代支持,甚至于高不好你有些成员还不是当初讨论路线时就搬来土城的,就别再那边歹戏拖棚了回135楼H大,其实最早当年万大线一期选线方案我是比较支持龙山寺方案的XD 因为307就是类似的方向并行在中华路,所以当时的我觉得这样连会比较符合通勤走法,但现在看那时候的自己真的是傻XD 现在台北捷运公布过的最壅塞路段,唯一进前十的高运量路段就是龙山寺段,好在当初没有连去
作者: goodbyeangel (阿凤) 2025-11-12 20:22:00
身为土城人真的觉得这些人不要闹了
其实当年应该把万大线经重庆南路延伸到北车或台大医院?只是总统府周边可能不方便兴建捷运而已
作者:
hoyunxian (WildDagger)
2025-11-13 12:32:00蛮好奇最后万大线选择丙丁合体而没有途经青年公园的原因,是为了服务万大路那边的客源吗?啊不对,最后选的应该是乙案?
厦安和加蚋都算可以走到青年公园 但距离都不短有点可惜
选青年公园方案很好,但服务半径内的人口会变少很多吧
青年公园的丁案等于是拿LG03和LG04两站换一站,加上服务半径内人口只有一半,在地方不容易出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