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dog218 (愤青龟)
2018-04-19 21:39:53在台湾的轻轨就实际使用上跟BRT有什么不同呢?
一样都是B型路权为主 都会限缩平面车道
"相对"优先路权: 小路口会优先 大路口应该也是一起等红灯
(须等高雄轻轨在大顺路看交通局的意思)
载客量BRT会低于轻轨 但是因为成本低 班次增加就可以 调度也更灵活
若是基于以上理由
是不是BRT是个更划算的解答?
暂不讨论政治性因素
因为轻轨比较潮 是个工期短 成本较捷运低 变成政治人物拿来刷政绩工具
作者:
iLtz (噗~)
2018-04-19 21:44:00电动公共汽车加专用道真的就可以提供类似的低碳服务了,也可以做路口优先号志,不用一定要轻轨
作者:
Jason0813 (今年结婚抢红包的人太多)
2018-04-19 21:45:00爬坡适应地型的能力有差吗?
国内出现过的BRT都是柴油动力,轻轨都是电力动力,
作者:
fosa (阿盛)
2018-04-19 21:45:00BRT是巴士,轻轨是轨道火车,选择差别还是在运量和预算
当时捷运局的说法是 BRT班次密集给交通的冲击会更大
作者:
R101 (R101)
2018-04-19 22:01:00潮!民众接受度较高,结案
作者:
qooisgood (ä¸å‘Šè¨´ä½ )
2018-04-19 22:04:00因为高雄轻轨的路廊跑brt 会瘫痪啊这不是早就讨论过了.........
高雄提出的BRT不适应理由其实很爆笑,因为假设的最大运量根本就没有出现过 ...光是台中台湾大道路廊的运量就远胜过高雄了...再来就是班距问题,说帖的换句话说就是不适合密集发车,所以改用大容量车辆来消化人潮
都还没盖完怎么可能出现最大运量当然最后一定会打折啦 就是不知道打几折
作者: hjchris (J) 2018-04-19 22:28:00
潮...结案
作者: geesegeese (殴) 2018-04-19 22:33:00
有轨的比较威,别人不能撞它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8-04-19 22:58:00BRT加减速能力更好
作者:
cjtv (小当家)
2018-04-19 23:01:00有轨的搭乘率高一些,凤凰城经验
作者:
shter (飞梭之影)
2018-04-19 23:09:00要说有差的话就乘坐稳定度吧,有轨道是比较稳的像 BRT 再怎么设计贴合靠月台还是会打方向盘弯靠过去可是有轨道的话进出站都是直线不会有任何一点转弯的感觉
作者:
leopika (李奥纳多皮卡皮丘)
2018-04-19 23:12:00有轨道不会晕车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8-04-19 23:23:00就台中BRT经验,晕车议题不太显著
作者:
chewie (北极熊)
2018-04-19 23:26:00brt行驶感就是公共汽车
因为有有轨道比较潮 BRT就长得像公共汽车很难说嘴
作者: sfhk46 (db空Der) 2018-04-19 23:44:00
LRT比起多节公共汽车适合行驶在狭窄的道路且小曲率半径的弯道不过也许未来导向技术或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能弥补这个缺点
作者:
kutkin ( )
2018-04-19 23:52:00BRT如果真的有做到完整再说台中那个中区六站没搞定就注定失败了
BRT会臭掉,只能说是"大人的理由"BRT优势是可以玩公路版的直通运转(误+,例如台中场合)轻轨因为多了轨道,就当作路面电车现代版就好。
作者:
shun01 (老胡做13年,青沼瞬活14年)
2018-04-20 00:07:00如果可以直通台铁海线的话,台湾大道搞轻轨我也不反对
作者:
labbat (labbat)
2018-04-20 00:15:00采用倾斜轨道,轻轨也能克服大曲率问题
仅管整座城市产业空洞人口外移,有潮才能一直连任!!盖BRT就是low !! 你low了就没人选你 ex 台中
轻轨的识别度比较高 光是有"轨"这件事代表有一个足够明确的路线安心感 跟公共汽车随时可以转弯改线有很大的不同台湾轻轨引进就已经搞错了路权 死命的挡根本没用把它当作有轨的公共汽车心态比较对 共用路权你要怎么挡撞到给他重罚下去阿 磨合个三五年就能是适应拉
作者:
xy1904312 (NatsuNoHaya)
2018-04-20 00:35:00一个被黑掉 一个还没有
作者:
et11117 (et11117)
2018-04-20 00:56:00BRT就是公共汽车啊...
作者: sfhk46 (db空Der) 2018-04-20 01:10:00
公共汽车单节较长,转弯所需空间较大,即内轮差问题;轻轨因单节较短,转弯行驶路径是可预测的,所需空间也较少
轻轨有轨道导引比较平稳,载运量也较大但是抛锚或事故要牵走比较难 (茶)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8-04-20 01:33:00高雄电动双节巴士回转半径只有12公尺喔
台中的brt就是公共汽车专用道啊 轻轨载运量大 发车班距稳 也能当观光卖点
作者:
omkizo (陈武爱带你笑掌)
2018-04-20 03:46:00巴士重联->BRT BRT加轨道->路电 路电改名字->轻轨轻轨再重联->捷运 捷运再加快->高铁轮子拔掉换磁铁->磁浮
作者:
gfd012b (阿詹)
2018-04-20 08:14:00轻轨采大众捷运法,在验收跟购买上都比BRT会严格很多
作者:
Odakyu (青蛙骑士 瀬戸幸助)
2018-04-20 08:59:00轻轨与公共汽车相比 轻轨司机比较轻松 因为不用转韩多路所以公共汽车司机至少要50k 轻轨28k就够了
可是比起员工薪水 应该是建设成本差异比较大吧喔忘了不是营运单位出钱盖的
作者:
Odakyu (青蛙骑士 瀬戸幸助)
2018-04-20 15:21:00捷运司机薪水台北好像30k左右
轻轨比较潮,BRT没有做到国际标准都是屁,请支持OO龙
作者:
small28 (东摸摸西摸摸)
2018-04-20 18:40:00潮
BRT需要用到的面积就是比较大如果是路面窄小的道路显然不适合而且以台中经验来说BRT很容易脱班
作者:
shun01 (老胡做13年,青沼瞬活14年)
2018-04-21 00:08:00脱班?那是没有64辆全上导致班次太少吧!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8-04-21 00:21:00使用宽度差不多
作者:
labbat (labbat)
2018-04-21 00:26:00钢轮车摩擦系数小,本来就得透过短轴距短车长克服转弯问题越小台的钢轮车越好,但是就越难以跟单节公共汽车区别了小台到一定程度,钢轮车的必要性就会被胶轮车动摇
我只能说 把LRT完全移植在中港路上 比现在悽惨落魄
作者:
shter (飞梭之影)
2018-04-21 00:49:00理论上轻轨用到的面积是小于等于BRT 跟有轨道有关系因为车厢行驶时有轨道的话通过的位置是绝对固定的不会任意左右转,轨道转向时也要遵守号志,所以不装后照镜在狭小空间时不用考量人工驾驶会车的安全间距可以做到双向列车刚好擦身而过彼此不碰撞的安全距离但这个特性在中港路上完全没有必要,所以台中BRT没差
没有班次太少阿 没事时真的3分钟一班 脱班是因为中区shun不懂不要乱说还有 有时候快慢车道间切换的车太多也会影响班距布达佩斯4号电车随随便便可以挂到6节 显然没有一台BRT运量能这么高
作者: sfhk46 (db空Der) 2018-04-21 03:14:00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8-04-21 03:18:00某些议题是要不要设专用道的差别 不是BRT/LRT的差别
作者: sfhk46 (db空Der) 2018-04-21 03:26:00
依我自己理解,若直线宽度需要3.5m,转弯宽度则需要6~8m
台中BRT当初如果不进中区应该就不会拖班严重了吧几乎都是塞在没专用道那里
作者: sfhk46 (db空Der) 2018-04-21 08:41:00
LRT可以做成多节短轴距,但公路系统除了游乐园的游园车,似乎没有多节且短轴距的,不知是否和操作性或造价有关?另外想问公路系统(胶轮)加减速,是不是通常大于钢轮系统?
作者:
shter (飞梭之影)
2018-04-21 09:59:00倒车的时候多节就有影响了吧
有轨道感觉就是比较威一点 不知道brt要不要考虑在地上画轨道线 或许好感度提升!
作者:
shter (飞梭之影)
2018-04-21 13:12:00要画线就直接上光学导轨列车好了,还能骗说新科技列车
不太可能不进中区 除非走民权路不然无解对阿LRT可以多节 布达佩斯一堆挂到五节六节的 东柏林Metrotram 路线也挂不少节
作者:
CORSA (重型爬行兽)
2018-04-21 16:24:00让轻轨在路口等红绿灯给汽车过?!到时一堆政客传媒有话题炒XX时报:荒谬!花大钱盖轻轨竟然会让火车等红灯给汽车过?!立院OO党团:政府砸大钱盖轻轨小火车竟然会让火车等汽车?!##新闻台:砸大钱的轻轨竟然只是"有轨的公共汽车" 民众批:干嘛盖到时候一堆新闻会怎样报真的都甭意外~
平面B路权轻轨本质差不多就是运量高一些的有轨BRT早点认清现实也好,甚至应该多宣传一点这样才不会一堆87嘘文:嘘:先搞铁路地下化,再来拿轻轨截断市区嘘:上次等轻轨过平交道等了10分钟,气死我了!
作者:
iLtz (噗~)
2018-04-21 17:23:00307的3门车连3班走专用道,跟轻轨1列有87%像,成本不到一半轻轨轨道的造价和养护成本也比刚性舖面贵多了
台中BRT有相对优先号志啊,林市府的体检报告也有提到。LRT与BRT班距是否稳定,跟路权比较有关系。拿香港来说,C路权的香港电车班距不稳,B路权甚至部分A路权的轻铁,班距稳多了。
作者:
kutkin ( )
2018-04-21 18:24:00最大的成本就是路权
作者: globeMIX (心焦难耐) 2018-04-21 18:35:00
轻轨车辆的稳定度跟月台的高平整度,对于行动不便者真的友善多了,方便夸张到还看过有老人把代步电动车整个骑进轻轨的
轻轨可以高架好吗 新竹光复路就打算高架一堆无脑捧BRT或无脑黑BRT的 笑死
BRT车外付费会失败,跟台湾废到不行的电子票证技术脱不了关系...
作者:
omkizo (陈武爱带你笑掌)
2018-04-21 21:51:00BRT引导进站的技术已经有囉 和轻轨真的只差在有轨无轨而已话说BRT也可以高架……
作者:
labbat (labbat)
2018-04-21 23:03:00手上的资料,前半年平日尖峰三分钟一班离峰六分钟一班假日多一、二十班。后半年固定发车五分钟一班有人了解这个决策非关政治的考量点?之前以为是避免弹性工时导致人员集中平日尖峰和假日上班,可是这只是个人推测
话说大陆的智轨车测试的不错,或许会是未来轻轨的低价选项
作者:
shter (飞梭之影)
2018-04-21 23:49:00智轨对台北来说在专用道上有个好处是可以挂比较多节可是离开专用道到机厂的路段就不知道怎么画轨道比较好
作者:
gragon (丞袁)
2018-04-22 01:20:00因为公共汽车开进驳二突兀
作者:
madden (《我是一个小说家》)
2018-04-22 13:01:00BRT=公共汽车
作者:
CORSA (重型爬行兽)
2018-04-22 13:19:00轻轨=火车 若只是有轨公共汽车是会引起敌对政客+传媒暴动的
作者:
madden (《我是一个小说家》)
2018-04-22 13:24:00BRT=公共汽车,只是串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