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捷运三莺线设计极简 专家期许拼观光

楼主: coffeemilk (雷克)   2017-11-25 10:29:30
记者赖筱桐/新北报导〕新北市政府主办的捷运三莺线工程正在施工,细部设计已在十月下旬出炉,全线造型走极简风、站体轻量化,并结合地方人文历史与产业发展,串联绿色、自然与科技三大主题,全案提送新北市都市设计委员会审议时,委员赞成三莺线不该侷限通勤功能,期许创造景观亮点,串联观光动线、发挥观光效益。
站体轻量化 3主题串联
市府城乡发展局都市设计科科长张记恩指出,三莺线跨越土城、三峡及莺歌区,兼具城市与乡村风貌,不只肩负传统的通勤与交通运输功能,随着台湾其他区域轨道系统发展,三莺线应彰显和其他县市不同的景观特色,提升竞争力。
捷运工程局副局长李政安指出,台湾的车站造型太多,三莺线以极简风的“交通机能的盒子”为设计主轴,在喧嚣杂乱的都市景观中更能凸显特色,高架站体由上而下连接都市空间、交通系统及地理环境,每个站体都代表地方人文与产业发展的故事,配合土城、三峡及莺歌区地方特色,分别以“绿色科技”、“水韵蓝染”、“生态陶游”的三大主题串联。
三峡高架段 回廊拱桥形塑亮点
值得一提的是,在行经三峡的高架段,规划建置回廊式拱桥造型,跨径约八公尺,总长一百二十公尺,回廊与校园建筑融合性佳,形塑新亮点。
都市设计委员会也建议,捷运三莺线应结合地景,达到“量体最小化、视觉最大化”,站体及月台设计以不遮蔽地形地貌为原则,让乘客欣赏沿途莺歌石、三峡河风景,不邻房的路段避免施作隔音墙,思考沿线的景观亮点或主题性,才能吸引外地游客搭乘,站体应与三峡老街、莺歌陶瓷博物馆等既有观光景点串联,共同创造观光效益。
李政安表示,委员的意见多样化,有些已非捷运工程问题,必须从都市计画或观光策略整体考量,未来再由城乡发展局召集专案小组讨论;他并说,认同三莺线创造观光效益的构想,公共艺术设置将邀集专家提出,站体设计交由建筑师发挥创意,至于与沿线观光景点的串连,可搭配公共汽车或YouBike等接驳往返。


目前规划行经三峡的高架段建置回廊式拱桥造型,跨径约8公尺,总长120公尺。图为模拟图,尚未核定。(捷运工程局提供)


捷运三莺线全线设计走极简风,图为LB02站模拟图。(记者赖筱桐翻摄)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1154408
作者: ujay1990   2017-11-25 10:48:00
希望台南捷运更有特色啊
楼主: coffeemilk (雷克)   2017-11-25 11:07:00
我只希望这些绿建筑车站还是要注意设计是否会让车站真的凉爽,还有不要下雨时被雨喷溅到
作者: MonkeyCL (猴总召)   2017-11-25 11:33:00
希望未来能好好维护
作者: NaoSensei (ナオ先生)   2017-11-25 12:20:00
简在哪?
作者: chinfu1222 (44%的冬季无法剖析)   2017-11-25 13:58:00
还不错欸
作者: ji394xu3 (萨埵十二恶皆空)   2017-11-25 14:20:00
回廊式拱桥造型模拟图看起来是靠近北大操场跟国3那边
作者: taipeiguyptt (taipeiguyptt)   2017-11-25 14:49:00
是极简还是省?那站体柱子…
作者: windty (风)   2017-11-25 16:46:00
设计太浮夸市容反而凌乱 喜欢这种简单轻量风格 实用主义
作者: dontpoonptt (dontpoonptt)   2017-11-25 16:47:00
推Minimalism
作者: abc480528 (Treebase)   2017-11-25 18:21:00
http://www.bioarch.com.tw/project/list/p-I6c/v-uozLB01、LB09是九典的设计,材料、线条简单但空间质感看起来值得期待。其他站不知道是哪个建筑师?
作者: CharmingWu (韩傲隐)   2017-11-25 20:20:00
通勤客才是重点吧
作者: Matchaport (抹茶机场)   2017-11-25 20:22:00
顶埔设计的质感还不错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7-11-25 22:16:00
LG01 LG02这样的量体反而更大好吗...而且看电脑图的时候要想说“世界上有哪一种材质的面板可以达到这些图的质感?”还是实际能做出来的材质根本就很平凡?
作者: newstyle (人生不要有遗憾)   2017-11-26 09:22:00
$$$$$$$$$$$$$$$$$$$$$
作者: el1901 (终点站 徐汇中学)   2017-11-26 10:23:00
三莺地区空旷,要注意冬天强风夏日炎热
作者: klementhsu (klementhsu2000)   2017-11-26 10:24:00
红明显 台湾是多雨国家 还会伴随风 请设计师将这块一并考量进去再来设计作品 谢谢
作者: hicker (救护车专载笑到腹肌抽筋)   2017-11-26 15:34:00
要能够冬暖夏凉遮风避雨而且还要达到绿建筑....很难吧??
楼主: coffeemilk (雷克)   2017-11-26 18:25:00
所以追根究底台湾气候没办法???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7-11-26 18:28:00
屋簷往外加大,更能遮雨又维持热天气的通风
作者: vestinland (休息一下~)   2017-11-27 14:20:00
通风跟进光口调成可动的更能适应气候
作者: iLtz (噗~)   2017-11-27 15:31:00
不管再怎么设计,完工一年以后外墙一定黑黑脏脏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