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abc12812 ()》之铭言:
: http://tinyurl.com/cwl2d78
: 随便看看的重点摘要:
: 1. 用两只眼睛看球
: 2. 战斧挥棒
: 3. 重心从后脚完全转移到前脚 使的后脚离地 同时前脚锁住 完全释放力量
: 4. 棒子在击球区停留久 让他可以更容易击中球
今天看到有文章讲这个(也拿原文当资料出处)
http://johansantana.pixnet.net/blog/post/98152775#comments
这边顺便提出我的看法....
以这组图来说, http://ppt.cc/qNJ~
重心转移应是发生在"挥棒前阶段"里面的的"抬腿阶段", 这时头部必然往前移, 如同红线
所示, 准备姿势的头部位置, 跟击球后的位置不同; 但另一方面, 当前腿着地后(进入发
射位置), 打者开始旋转身体, 此时头部位移是非常小的, 如第5张图的绿线, 一直到击球
后, 头部位置都没有太大改变, 这跟上面的BONDS和PUJOLS是一样的
另外, 关于抬起后腿的部分, 我引用网站http://tinyurl.com/cwl2d78
第二段来讨论,
The action is only a byproduct of transferring his weight from his back foot
to front side. As he keeps his front leg straight and his right knee snaps
into place, the jolting force of his weight moving forward has to go
somewhere. If not for his back foot popping up, it could lead to tearing in
his back hip.
这个抬后腿的动作, 是他重心往前移动的副产品. 当他前腿膝盖稳固了前腿, 使之保持直
直的, 那么重心前移所产生的猛劲也就出现了, 如果他的后腿没有提起, 这会撕裂后髋部
也就是说, 当前腿着地瞬间, 若前腿比较笔直(或是膝盖角度固定), 髋部为了继续旋转,
必将后髋部往前牵引出来, 导致提起后腿, 像是CANO也会有类似的状况, 而另一方面像
BONDS或ORTIZ, 前腿着地瞬间, 膝盖比较弯, 会随着转后腿同时把前膝盖打直, 若加上打
者重心比较往后, 那后腿就不会提起了!! 另外像Frank Thomas或上图的PUJOLS, 前腿比
较弯, 但照样提起后腿, 我认为这是重心比较没那么后面的缘故
附带题外话, 提起后腿是因为前腿维持笔直的后续动作, 而不是故意提腿, 这跟
Charley Lau 提倡把重心完全放前腿上而提起后腿(类似投球那样)应该是不同的(如中职
的杨松弦)
整体来说, 提起后腿应该不是Harper的专利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