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材自三百轰强打Shawn Green的棒球书: "The Way of Baseball: Finding
Stillness at 95 MPH"
amazon: http://tinyurl.com/ahlsnmz
[第18到20页]
有件事情正足以说明我心态的转变。那是九七年九月中旬,在西雅图。距离季
初教练跟我意见不合,已经四个月过去了。这期间,我因缘际会踏上心灵之旅,
求得内心的平静,不但场上的表现因而持续增温,跟球迷之间的互动也是渐入佳
境。
我向来其实不太擅长跟群众互动。签名当然是会一笔一划好好认真签,可除开
签名这段,我不单是太沈浸于自己的世界,没法跟看台上头的观众产生共鸣,有
时更是过度在乎别人的言语,以致不知不觉间筑起了层层壁垒,好让自己躲在里
面,借此远离一切尘嚣,想说不听不闻,自然就耳根清净。不过,自从这几个月
踏上心灵之旅以来,慢慢我的耳朵不再像之前那么轻,心情不会那么容易随着别
人的意见还是指点而起伏,而过往所架起来的心防,不知不觉间,也慢慢撤了下
来。
那时候我们蓝鸟作客西雅图金恩巨蛋 (Kingdome),正在打击练习,等著对上
分区第一的水手队。水手队当时可是名将如云,小葛瑞飞 (Ken Griffey, Jr.)、
A-Rod、大个 (Randy Johnson)、飙纳 (Jay Buhner) 等都在阵中。趁著打击练
习在右外野接接飞球活络筋骨的时候,标竿旁边有个小孩叫着我,要我丢颗球给
他留念。也许因为已经渐渐发现内心的平静,跟以前满脑想说马上比赛就要开打、
随时情绪绷得老紧,有点不太一样了,灵光一闪,我突然意识到,好像可以带给
这孩子一些值得留念的美好回忆?再说,跟小朋友玩玩传接球,应该也很有趣吧?
于是我把球丢了过去,指点他回传给我;毕竟这样才叫传接球嘛。起先这家伙可
是有点紧张,担心说到手的纪念品,该不会就这样飞了?我只好拍拍胸脯保证,
待会传接球玩完,他一定会拿到纪念品的,别担心~ 他才愿意回传给我,跟我玩
了起来。
几个来回,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另外个小孩举起手套,要我也传给他。我
照做。照做前还要先安抚头个小孩,保证他一定拿得到纪念品咧,切。又一个。
再一个。慢慢好像只要有带手套的,都可以加入这摊传接球的行列。打击练习悄
悄就结束了,外野只剩下我,还有场边一堆举着手套大喊“给我~ 给我~ ”、“
这边~ 这边~ ”的小朋友,继续着我们的传接球游戏。不晓得是西北部的民风比
较纯朴还是怎样,这过程里头,没有谁想到说要把球直接干走呢。就这样持续了
大约四十五分钟。
我想,我大概给了谁一个值得留念的美好回忆吧。
但说实在的,可能我才是那个真正铭记于心永难忘怀的人。
那晚,我仿佛跟整个球场的观众都产生了共鸣。要是以前,顾著准备待会的比
赛都来不及了,哪来心情弄这些?哪来工夫去感受、去体会这些?可现在不一样
了。不会再紧张兮兮、担心这担心那的。马上就要开打的比赛,教练或者同侪对
我有何观感,我都能应付自如。也终于真能好好享受这些难得的美好时刻。
其实后来我也在别的球场试过,可很显然像是这种偶发的感动瞬间,不太是人
力能够预先想定刻意达成的。更别说要是作客波士顿还是纽约,真传接个没两下,
就会有奇怪的东西夹杂着飞过来哩。总的来说,正因为我终于摸索到了内心的平
静,才有办法真切去感受、去体会这世界的美好一面,也才真有办法用些不同的
方式,不同于早先内缩自闭拒人千里之外的方式,来跟人们好好互动。
六点四十,当我把球丢给最最开始那个小孩,实践要把纪念品给他的承诺,顺
道向观众挥手致意,准备回过休息室去着装上场的时候,全场掌声如雷。而且这
掌声,比起赞叹你场上表现精彩杰出的掌声,又有那么点不一样,更加亲切有味,
更多了些fu在里头。队友虽然稍有微词,不过,管他咧。我可正跟近四万名观众
同乐的呀。
隔天,转播蓝鸟比赛的Buck Martinez告诉我说,这是他在球界打滚多年所见
识过的最酷最酷一档事情。虽然他未必确切晓得我这阵子花了什么工夫,遭遇了
什么经历,但他老兄确实注意到我的转变,而他的赞美,对我来说正是最佳的鼓
励跟证明,证明我真走上了正确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