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鞑靼人行军爱把生肉放在马鞍下 原因出乎意料
12:41 2025/02/28 网推 李珮妘
古代匈人、鞑靼人行军时都有在马鞍下醃制生肉的习惯,除了方便携带和食用,肉质也十
分松软。(示意图:Shutterstock/达志)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只有充足的粮草,才能确保强盛的兵力,因此打仗时,
粮草攸关着军队能否持久作战,甚至逆转局势的关键。不过相较于中原王朝的军队,生活
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多半是机动性高的骑兵,作战时少有充裕的后勤部队,因此能够长时
间保存的各式肉乾和乳酪备受游牧民族青睐,最特别的是,草原骑兵在行军过程中,还会
将生肉放在马鞍底下,用马的汗液来醃制食物。
根据《网易》报导,13世纪蒙古人在成吉思汗的带领下冲出草原,然而面对长时间的征战
,蒙古铁骑若是下马生火做饭,不仅浪费时间,冉冉升起的炊烟也可能会暴露自身位置,
因此蒙古兵喜欢以乳酪和肉干充当军粮,因为这类食物不仅营养价值高,也方便携带和食
用。
不过也有许多游牧民族的军队会用更原始的方法制作军粮,例如过去“匈人”的饮食中,
一直都有食用生肉的现象,而最常被提起的“马鞍醃肉”,其原理就是将生肉放在马鞍下
,在长时间的骑行过程中,透过马鞍和马背的磨擦碰撞,使肉质变得松软。
其次是战马渗出的大量汗液富含盐分,能用于醃制生肉,所以当匈人骑兵饥饿时,就会取
出马鞍下的生肉果腹。继匈人之后,克里米亚鞑靼人也会在行军时,将羊肉放在马鞍下,
利用马的汗液作为调味醃制生肉。
事实上,草原环境恶劣,很难取达大量食盐,因此生活在马背上的草原民族便学会了透过
战马的汗液获取盐分,原理就跟古代阿拉伯游牧民族从骆驼的尿液里获取盐分一样。
新闻出处:中时新闻网
https://reurl.cc/NbkD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