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 草原的称霸:何谓欧亚大陆东方史?

楼主: hgt (王契赧)   2022-02-01 17:18:51
原文出处: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59834/fullpage
文:古松崇志
导言
何谓欧亚大陆东方史
本书中为了从内亚与中国本土相连接的观点来思考历史,将持续以骑马游牧民族的动向为
中心关注内亚史,并与东亚史及中国史相接,尝试重新设定“欧亚大陆东方”这个空间概
念。而在欧亚大陆东方史的框架下,主要以西元四世纪至十四世纪这段时期为讨论对象,
并以来自蒙古高原及其东侧满洲平原(又称东北平原)之狩猎游牧民族为核心,描绘该些
游牧集团(游牧王朝)进入中国本土的趋势,分析他们给中国或东亚历史带来的巨大冲击

所谓的欧亚大陆东方史,并非以内亚史或东亚史(抑或中国史)的动向为主轴来审视,而
是企图以更宽广、平等的视野进行历史研究的一个框架。当然,意味着“欧洲+亚洲”的
欧亚大陆一词产生自近代欧洲,此地理概念带着欧洲在前亚洲在后的优势含意,但此处将
站在中立的,强烈意识到内部连结关系的立场,将亚洲与欧洲视为一整块大陆,并在这层
意义上冠以欧亚大陆之名。
欧亚大陆东方指涉的范围,大致包含帕米尔高原以东、中国本土、朝鲜半岛、满洲、东西
伯利亚、蒙古、河西走廊、东突厥斯坦、西藏、云南、直到中南半岛的广大范围。亦即不
限于中国本土、朝鲜半岛等一直以来称为东亚的区域,还包含内亚东侧部分(即北亚与中
亚的一部分)及部分东南亚地区。
此框架也不再使用过往东亚世界论所建构的,以中国文明马首是瞻形塑而成的世界观,而
是各类种族、人类集团生活的多元化空间,他们拥有各式各样的语言、营生方式、宗教、
习俗等。从而,此区域设定虽包含受到源自中国本土、蒙古、满洲等各地王朝政治、文化
强烈影响的地区,但绝无将其视为单一文化圈并与其他区域切割的意图,因此无须想定一
个僵硬的框架。
例如,将帕米尔高原区分为东西部的方法,仅是从内亚干燥地带连结东西的发想进行思考
,不必然有严密的区隔。在某些时候也同时考量蒙古和中国本土的发展关系,因此会出现
需要跨越东突厥斯坦涵盖至西突厥斯坦的情况。
根据这种宽松且开放的地区概念,方有可能全盘概观内亚骑马游牧民族集团、王朝与中国
王朝的历史开展:双方如何相互对立、交流、融合;游牧王朝如何统合、统治;以中国本
土为据点的王朝如何进出内亚等多边多样的关系性。从而当我们追溯在拥有强大军事力量
的游牧王朝与中国王朝霸权下,周边各中小型王朝、集团等诸势力如何存续,尝试理解内
亚史上常态性的政治势力多元化状况时,这也是一个相当有效的框架。
此外,在描述欧亚大陆东方史时,当然也必须将中国南部至东南亚乃至南亚的海域世界纳
入考量,不过该部分将留给本系列丛书中专门针对江南发展的第二卷进行讨论。此处须先
言明,本书除处理蒙古时代的第五章外,基本上都限定在北方的历史叙述。
中国王朝与马匹
笔者思考中的欧亚大陆东方史,其基本构造系以蒙古高原、满洲平原之狩猎游牧与中国本
土(华北)农耕此二类相异营生方式为个别基础,透过探讨游牧王朝与中国王朝(中原王
朝)两类型相异之王朝国家如何接壤,强调其间如何兴亡消长。
至于在中国本土南方形成的中国王朝,其详细说明则留给本丛书系列第一卷。此处仅想指
出从秦朝至汉朝中国王朝处于成立期阶段的几个统治体制的主要特征:在欧亚大陆上拥有
足堪自豪、首屈一指人口的中国本土农耕社会以其生产力为基础建构出巨大的官僚组织及
常备军队;基于发达的公文行政而发展出郡县制等行政机构;为支持王朝统治由官方制定
独尊儒术的体制性教学制度等。
但是,我们也不能漏看建立中国秦、汉王朝的华北西部位于内亚边缘上较为干燥的地区,
此自然环境相对容易导入发源于内亚的马匹繁殖技术。马偏好干燥、寒冷的地理环境,讨
厌暑热。如“南船北马”一词所示,运河、河川、湖沼等水源丰富的江南地区主要交通方
式为船只,而干燥的华北则多使用马匹。
历代以华北为根据地的中国王朝,皆无例外的在繁殖、饲养马匹上投注心力,毕竟拥有强
大的骑兵军事力量是确保王朝存续的重要骨干。在这点上,位于华北及蒙古高原接壤处的
农耕、游牧交界地带,对华北的中国王朝而言,作为一处容易抵达的马匹产地,具备着非
常重要的意义。
游牧王朝的原型
接着探讨关于北方游牧王朝的部分。关于内亚诞生骑马游牧一事已于前文提及,日后则出
现以骑马游牧民族为主干的游牧王朝。文献中能确认最早的游牧王朝是西元前八世纪到西
元前四世纪繁荣于黑海北岸与高加索北方,由斯基泰人(Scythians)建立的王朝,在希
罗多德(Herodotus)于西元前五世纪以希腊文写成的《历史》(Histories)一书中留有
翔实的记载。不过,根据最近的考古学成果,显示西元前九世纪至西元前八世纪时期内亚
区域就已经逐渐散播共通的游牧文化,因此可以推论游牧王朝的起源可能位于更东方的蒙
古高原西部或者内亚东部。
内亚东部之中,戈壁沙漠以南之南蒙古出现骑马游牧民族社会,根据考古学的研究成果,
大致出现于西元前七世纪以后,亦即中国春秋时代中后期。关于内亚东部的游牧势力,中
国文献开始正式记载者为司马迁的《史记》。根据《史记》,西元前三世纪,自中国战国
时代晚期至秦朝统一天下的这段时间里,有东胡、匈奴、月氏三股游牧势力鼎立。其间匈
奴出现了英明的君主冒顿单于(前二○九─前一七四年在位),他统合了国内的各部落,
之后打败东胡与月氏,历史上首次统一了蒙古高原的草原地带。
匈奴势力也扩张到南方的华北方面,利用秦朝灭亡后的混乱入侵中国本土,汉高祖刘邦(
前二○二─前一九五年在位)出兵征讨平城被匈奴困于白登山即为知名历史事件之一。此
时汉朝只能向匈奴求和,大量纳贡,结为兄弟关系并采取和亲策略。之后汉武帝刘彻(前
一四一─前八七年在位)发动对匈奴全面战争,虽然付出大量的牺牲却成功逆转形势,南
边的汉朝取得了优势。
匈奴从君主的单于到他手下的统治者阶层、再一直到民众为止,平时都过著游牧移动的生
活,一旦发生战争立刻武装化身为骑兵军团。其军事、政治、社会组织采取十、百、千、
万的十进制体系,单于坐镇于中央,王族配置于左右(东、西)两翼,任命二十四长担任
隶属部落的领导者,其麾下依十进制法组成军事组织,最后形成整个族群的联合体。观察
所有这些制度即可发现都与之后的鲜卑、突厥、蒙古等游牧王朝共通,也可说早在匈奴的
阶段即已确立内亚游牧王朝统治体制的基本结构。
欧亚大陆东方史的南北结构
不可思议的是,西元前三世纪末匈奴与秦朝都在同一时期各自统一了蒙古高原及中国,形
塑出游牧王朝与中国王朝两种类型互异的基本政治型态,并于西元前二世纪以后呈现匈奴
与汉两大王朝南北对峙的结构。日后,包含蒙古高原在内的北方游牧王朝对峙以中国本土
为据点的中国王朝形成欧亚大陆东方史的基本调性,具体而言可以举出:六至九世纪的突
厥、回纥对隋、唐;十至十二世纪的契丹对五代、北宋;十二世纪的金对南宋;十四到十
六世纪的蒙古对明朝等。
虽说如此,但仅以游牧王朝与中国王朝的二元对立形势,并无法说明欧亚大陆东方史。因
为有如在反映前述蒙古高原与华北间的生态环境具有连续性一般,我们屡屡可见以北方游
牧民族为核心的王朝藉著压倒性的军事力,穿越蒙古高原与横跨华北的农耕、游牧交界地
带,南下压制定居农耕民族,统治中国本土的事例。
具体而言,有五世纪以降以鲜卑拓跋氏为核心的北魏,以至于隋、唐时代的一连串王朝(
拓跋国家);十世纪以突厥系沙陀集团为核心的五代诸王朝(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以至于北宋(初期);十世纪的契丹(辽);十二世纪的女真(金);十三世纪的蒙古(
大元大蒙古国);十七世纪的满洲(大清帝国)等,均以出自游牧集团的军事力量为核心
,不断应自身王朝所需斟酌取舍汉代以来中国王朝的统治体制,统治部分或全部的中国本
土。
简要而言,即中国本土的历史上频繁可见多样化的民族集团,以及狩猎民族、游牧民族以
军事力量为基础的王朝国家进行统治。
欧亚大陆东西方向的拓展
思考欧亚大陆东方史时,除了前述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形成的南北结构之外,东西方向的
人、物、资讯移动也非常重要。欧亚大陆内陆的高耸山脉属东西向延伸,因此在东西方向
上没有自然障碍阻碍交通。只有西方的乌拉山脉与东方的大兴安岭山脉例外,唯此二者皆
非十分险峻,不足成为阻止人们移动的障壁。
如前所述,北纬四十五至五十度附近草原地带(蒙古高原—哈萨克斯坦草原—南俄草原)东西
连绵延长,自古骑马游牧民族东西向移动容易。因为是草原地带的通路,故也称“草原丝
绸之路”(Steppe Route)。同时,其南边多为更干燥的不毛之地,藉著山上流下的河水
形成绿洲,星罗棋布于广大的沙漠地带且发展为绿洲城市或聚落,而自古连结绿洲的交通
就十分发达。
例如东突厥斯坦的塔里木盆地位于巨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央,北边天山山脉南麓与南边
昆仑山脉北麓散布的绿洲连结成交通网。这些河西走廊绿洲间串接起来的交通路线也连通
至中国,日本一般称为“绿洲丝绸之路”(Oasis Route)。除此之外,对欧亚大陆东方
区域而言青海(安多地区)的山间通路及横断西藏高原南部的通路也是东西交通的重要道
路。
应该注意的是,内亚内陆区域发达的交通让中国丝绸运往西方,造就众所皆知,亦即俗称
的“丝绸之路”,然而这个名称却太过强调于连结欧亚大陆东西方的侧面,实际上内亚交
通道路不仅连结东西,也包含了连接北方草原地带及南方绿洲或者农耕地带的功能。考量
此点,近年已重新将丝绸之路认定为内亚连通东西南北的总体交通网络。
此内亚的交通网络与围绕印度洋的海上交通路线并列,自古连结欧亚大陆各地,在历史上
一直担任着要角。从短距离的日常用品交易到以奢侈品为主的中、长距离交易为止,存在
各种活络的贸易与人群移动,各种各样的语言、宗教、思想、技术也借此在欧亚大陆的广
大范围中相互传播。欧亚大陆东方的历史留下深刻的文化扩散现象,可举源自印度的佛教
传播、源于西亚的伊斯兰教传播等为例。
此外,历史上反复见到的大规模集团移动与王朝兴兵的军事行动、势力扩张等现象大致都
沿着此交通网推动,北方草原地带自匈奴以降,诞生于内亚东部的强大游牧王朝或集团许
多都沿着欧亚大草原地带扩张或移居至天山以西。具体事例有突厥的向西扩张、契丹(西
辽)西迁至突厥斯坦、蒙古空前绝后统合欧亚大陆等。同时,与草原地带游牧王朝相互呼
应,以中国本土为根据地的中国王朝也尝试涉足东突厥斯坦的绿洲地带。例如汉朝与唐朝
对西域的经营,便都是着眼于对抗匈奴或突厥这些北方游牧王朝的战略。
套用关注欧亚大陆东方这片广大区域的历史区域框架时,不仅可见北方游牧民族与南方定
居农耕民族的交互作用,还可将前述欧亚大陆规模的东西交流置于视野之内,借此得以处
理历史的巨大潮流。本书即使用此种宽广的观点,追溯四世纪至十四世纪欧亚大陆东方的
历史动向。
作者: moslaa (万变蛾)   2022-02-04 08:08:00
不知为啥,日本人很喜欢亚洲游牧民族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