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取] INSEAD(顾问Yvonne)

楼主: shiuan1213 (逆时针转转转)   2021-07-31 00:13:03
(代 PO)
【申请结果】
INSEAD January Intake R1- Admitted w/scholarship
【背景】
台大管理学院
欧洲交换学生半年
GPA:3.66
GMAT:720 Q50 V36
TOEFL:108
工作经验:5 年,社会公益相关领域
合作顾问:Yvonne(LBS 校友)
【申请】
申请
1) 选校:中间想了非常久,最后考量想出国的时间,地点排名等因素,决定先申请 INSE
AD January Intake,没上的话再另做打算,也很幸运地第一间就顺利录取
2) 选顾问:我真正开始着手写 essay 是 2020/12,离 R1 Deadline 2021/3/5 剩三个月
,由于工作忙碌怕准备时间被压缩,希望顾问讲中文沟通较简便,加上我个人工作背景的
关系,希望有在产业界工作的顾问补足我这方向的认知不足,综合以上考量和预算,最后
选择和旅欧多年,目前在丹麦医疗产业工作,同时也曾担任 LBS 面试官的 Yvonne 合作
3) 写 Essay:开始写之前有先和顾问 brainstorming 一次方向,确立每一篇 Essay 的
沟通主轴,接下来我花了约两周才产出初版请顾问给回馈,后来又大修了两次,每次修改
都蛮痛苦的,要兼顾 storyline 精彩和用字精准, Deadline 前两周几乎每天都会和顾
问 email 往返文件修改内容,也很感谢 Yvonne 耐心的帮我把关 Essay 的表达流畅度
4) 推荐信:两位推荐人都很快答应帮忙+和我讨论内容。我的做法是先上网搜寻推荐信问
题,列点拟答(希望推荐人在信中呈现自己的哪些面向),和顾问对过后再分别与两位推
荐人讨论。两位推荐人一位自己写完全部的内容,原封不动地送出;另一位是以我提供的
内容,再依自己的表达习惯做修改,最后在顾问的建议下有送 editing。拟内容花了我不
少时间,几乎是要另外写好几篇 essay,时间倒流的话我绝对会更提早做这件事情,也建
议大家能早开始就早开始,不要像我一样拖到截止前两三周才联系推荐人。由于我的推荐
人都是职场上我信赖和熟悉的前辈,借此机会了解他们对我的回馈和未来发展建议,也是
意外的收获
5) Video Interview:递交申请的最后一关就是 Video Interview,我是截止日前 12 小
时送出书面文件申请,然后才开始准备 Video Interview,准备时间约两天。准备方式是
上网找考古题,先按题型分类拟答兼熟悉问题,再用INSEAD Video Interview 系统提供
的练习模式练习(蛮友善的系统,在正式录影前,可以无限次练习)。正式录制的时候除
了比较紧张和问题不一样,其他感觉就和练习时差不多。比较特别的是因为我的房间背景
杂乱+网络讯号差,我索性租了小树屋的空间来录 Video Interview(后续校友面试时我
同样都租用小树屋空间),好的空间能有效提升专注力和给人的专业感,推荐给家里和我
有类似问题的人~
6) 找校友聊天:递出申请前我在朋友和顾问的介绍下,一共和三位校友聊过天(目前分
别在伦敦科技业、新加坡科技业和台湾新创工作),自己觉得不管是在感受校友风格、获
得求学建议,和累积面谈时的谈资方面都很有帮助
7) 参加学校活动:我没有参加实体的 coffee chat,但听了两三场线上讲座(主题分别
是 overall introduction、tech、social impact),部分内容也成为面谈时的话题。有
时候学校会于活动后寄 recording 给报名的人,所以遇到有兴趣但没空参加的讲座,建
议也先报名,搞不好会收到 recording 可以补看
面试:三月底收到面试邀请,是自己联系两位学校指定的校友面试官,我的面试官都有新
创与跨国公司(分别是金融与科技业)工作经验,两位都是台湾人不过面试仍全英文进行
。我按学校 email 的指示安排线上面试,不过后来听同届录取的同学说也有和面试官 fa
ce-to-face interview。面试准备一样先找考古题,拟答后和顾问约了 2 次时间比较长
的练习,针对 Why MBA, Why INSEAD, Why Me, strength/weakness(和对应的 STAR案例
)等经典问题花了不少时间准备,Yvonne 非常用心地陪我一起推敲面试官可能会追问或
有疑虑的各个面向,研拟回答方式,每次练习的效果都很明显。在和两位校友面试时,可
以感受到校友对于 leadership style &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的重视,针对这方
向的实际经历和我在各情境下的决策反应问蛮细的,和第一位校友面试时,我自觉在细节
处没有阐述的很好,和第二位面试前就有特别加强这部分
奖学金:在面试尚未结束时,就收到学校指定 R1 applicants 申请奖学金的截止日(R1
的记得是 4/26),因为同时还在准备面谈又要工作,所以时间非常紧,我最后直接参考
学校建议,在众多类型的奖学金中只选了五个申请,若有时间的话,我应该会多写几篇 e
ssay (大多奖学金都有指定个别 essay)多申请几个奖学金,增加机会
【结语】
MBA 申请真的是长期抗战,我准备的时间算充裕,从 2019/10 开始慢慢考试、选校,但
最后申请和面试的三四个月仍然过的很紧绷,时常忙到半夜两、三点才能睡。最后能单押
一间学校录取真的很不可意思,也特别感谢过程中非常多人的帮助(这辈子没麻烦过这么
多人XD),包括一开始传授我自修 GMAT 方法的朋友、在选校阶段广泛请教的各校校友和
产业前辈、在申请和面谈阶段大力协助的 Yvonne(想和Yvonne 合作或初步聊聊的话欢迎
寄信联系:[email protected])、超级用心写推荐信的前辈和在我陷入低潮期时给
予鼓励的家人朋友。
希望心得分享有所帮助,也祝版上的大家都申请顺利!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