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取] Tuck/Darden申请过程+顾问

楼主: mandyyu213 (mandy)   2018-06-22 10:17:54
过去一年在板上收到许多人的帮助,所以提供一点经验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接下来要
申请的版友!
背景:
台大工学院BS (GPA 3.6/4.0)
美国工学院MS (GPA 3.8/4.0)
美国汽车业工程师5年
GMAT 690/680/720
TOEFL waived
Round1DIY申请四间top15学校失败,Round2与顾问合作申请三间top15得到两间录取+奖
学金。
申请过程
2017 Apr: 决定考GMAT申请Round1
2017 Jun: GMAT一战(690)
2017 July: 参加info session,使用ApplicantLab网站写essay
2017 Augt: GMAT二战(680)
2017 Sep: 送出Round1申请
2017 Oct: Kellogg Self-Initiated Interview, 收到Yale/Sloan拒绝,决定申请Round2
2017 Nov: 与David Rutledge(顾问)合作,写Round2 essay,感恩节假期GMAT三战(720)
2017 Dec: Tuck Self-Initiated Interview,收到Kellogg/Ross拒绝,送出Round2申请。
2018 Jan: 收到Darden面试邀请/Wharton拒绝
2018 Feb: Darden Interview
2018 Mar: Tuck/Darden录取
2018 Apr: 决定去Tuck
网络资源
(相信chasedream和gmatclub这些网站大家都很熟,不需要多介绍)
1. MBAMission https://www.mbamission.com/
MBAMission是一个顾问公司,但他们提供很多免费guidebook,学校介绍写的非常详细,
Career 和interview guide也十分推荐!
2. Clearadmit https://www.clearadmit.com/
比较有名的应该是他们的Livewire,可以看到网友回报哪间学校发面试发结果了。他们也
有interview资料,往年回报的面试问题,还蛮准确的。
但我最推的是他们顾问写的一本书Becoming a Clear Admit: The Definitive Guide to
MBA Admissions (https://goo.gl/1FbBGA),很容易读,可以对MBA申请流程有更深入的
了解,我自己觉得获益良多!(有时候这本书会限时免费放送)
3. Reddit MBA https://www.reddit.com/r/MBA/
Reddit是美国乡民集散地XD MBA板蛮活跃蛮多资讯的,上面那本clear admit书的作者也
很常在板上留言提供资讯(记得他的ID好像是alexbrown4之类的),除了chasedream和ptt
以外,我的另一个资讯来源。 (同时懂中文和英文真的能获得非常大量的资讯)
4. Touch MBA http://touchmba.com
一个新加坡顾问Darren的网站,特别推荐他的podcast,至今有一百多集,邀请非常多adcom、顾
问、及学生,从最一开始怎么准备到最后如何申请贷款、进商学院后如何找工作都有。
Darren自己是在Cornell读大学,在新加坡商学院当过adcom,对于申请学校的运作很了解
,一些建议蛮有参考价值的。
网站上也有提供免费选校咨询,填线上问卷后,他会根据问卷回答自动算出一些分数来
客观分析适合的学校和profile的强项和弱点。(有趣的是我最后上的两间学校在他的分析
中分数都非常高,甚至比我Round1申请的学校都高)
5. Poets & Quant https://poetsandquants.com
这网站也有许多学校介绍及新闻。
6. 学校网站
当然也别忘了学校网站,写essay时多翻翻学校网站,会知道学校主打特色是什么,哪些
活动、program或课程是自己有兴趣的,可以写在essay中或之后面试时用。
(去参加info session时发现还蛮多人没有仔细看过网站,因为有些问题在网站上就可以
找到答案。商学院一直强调要训练学生问"对的问题",多看看网站可以帮助我们思考什么
是真正在网站上找不到答案的问题。)
顾问相关
1. ApplicantLab https://applicantlab.com/
推荐ApplicantLab,但不推他合作的editing service。
ApplicantLab不是传统顾问,而是一个网站。
Round1时想要多了解学校和essay写法,但觉得顾问费用很高,所以决定自己DIY。找到
ApplicantLab网站是一位HBS毕业生(Maria)创立的,美金$299(GMAT club网站有
discount code可以减10%,参加GMAT Club resume的webinar也可以得到两周免费试用),
网站有很多引导写essay的资料,像是如何写career goal,也有针对每间学校的特点和
essay做分析。每个session Maria都录了非常多的影片,对于学校的介绍也是做得很用心
。我曾经写信问过她问题,她真的会回XD
虽然后来Round2有找其他的顾问,但essay写完初稿,我还是会回来用这网站上的分析检查我
是不是重点都有提到,而且Maria对学校的介绍很深入,还是很有帮助。
整理来讲,如果周围有人足够的MBA并且有可靠的人能帮忙改essay,我觉得可以考虑使用
ApplicantLab DIY申请,不一定要使用传统顾问。但对我而言,因为我周围MBA资讯不足,
虽然他资料很多,但由于没有人可以讨论,在大方向还是走偏了,不过后来与顾问叠加在
一起使用觉得蛮不错的。
我Round1有加价使用今年Applicantlab开始的essay editing服务(与Admissionado合作)
然而我觉得他们的editor素质不一,有些人很明显不了解MBA各个program的特色,改出来
的品质觉得普普通通,没有特别亮点。虽然说价钱算是不贵,但觉得有更好的选择,不推
2. David Rutledge http://www.mbaconsultingpro.com/
十月底时决定要申请Round2,开始找顾问。在板上爬文和站内信几位版友后,约了几个板
上推荐的顾问skype(因为人不在台湾),后来发觉自己比较喜欢小工作室的顾问的感觉。
在两个顾问中选了David Rutledge(板上有好多叫David的顾问)。
会和David合作主要有几个原因:
1) David的价格实在,本来没有要找顾问的预算,但David的价格在能负担范围内。
2) 和David第一次skype就聊了很多,他的长处及不足一开始就提出来,我喜欢这种风格。
3) David在美国生长并且有很多专业文件editing和写作培训的经验(他以前在四大做
editing,我还曾经跟David要过他以前的训练教材来加强写作),但又有多年台湾生活经验
,了解台美文化差异。
他的工作室比较小(他和另外几位同事而已),不能像有些顾问可以提供很多networking机
会。而我的需求主要是集中在essay修改和面试准备,选校和networking大部份我自己能
搞定,David的服务能够满足我的需要。
David回复速度很快,所以我所有的essay差不多都在一个月内就定稿了。初版时David根
会帮忙我挑选适当的故事(通常是我会多写几个例子,他帮忙我看哪个最切题),铺陈
essay时也会建议在哪里多加点细节或省略点,确保故事的完整性。
润稿时我觉得是他们团队真正实力的发挥,最终拿到的essay其实跟我写的架构、甚至句子
没差很多,但是他们能挑出一些赘字或简单修改一些句子,让文意和遣词精炼,但还是保
留我原本的写作风格。让我见识到专业editor的功力,我对最后的essay十分满意。
同时David也帮忙准备面试,针对我的回答内容和表情仪态给予建议,他的意见帮助我在
真正面试时,能够言之有物并且找到合适自己的谈话步调。
*需不需要顾问见仁见智,根据Clear Admit那本书,至少有一半以上的申请者有使用,
international applicant比例更高达70%,但作者自己也提到有些人是不需要的,建议
犹豫中的人可以多找不同顾问聊聊,可以更清楚自己的状态和需求。
后记
我其实在美国住了七年,在过去一年申请MBA的过程中,由于人在美国,有些经验可能与
台湾的申请者不同,想分享给未来要申请的人:
1. 写作能力
开始工作两年后发觉写作能力的不足,找了一个老师上了写作课几个月,上课时老师根据
我课前写的短文逐句提供写法建议,也会指出一些文法正确但母语者不会用的句型,几个
月后觉得写作有明显的进步,在公司写email和报告也更加顺手,同事也能清楚理解我的
写作。去年准备GMAT verbal时发觉很多文法概念当初老师都有提过,在AWA上也看到了成
果(七年前GRE AWA只考了3.0,但去年GMAT AWA考了两次6.0,自己也很意外)。
建议有计画出国且还有时间的人,可以花点时间找英文母语的老师加强写作,对于上课报
告写作,甚至将来工作都会很有帮助。
2. social skill & campus visit
若时间及预算许可,campus visit可以对将来两年的生活环境有更深入的了解。美国大概
只有大城市(New York, Boston之类的)生活会跟台湾比较像,一些大学城的生活型态会跟
台湾大部份地区差很多(个人觉得有点像花莲XD)。曾经遇过台湾人到中西部大学城读书,
但不能适应没大众运输系统及宵夜的生活,于是毕业后马上跑回大都市工作。
以我自己为例,当初就知道Dartmouth Tuck在很小的镇,实际拜访后发觉比自己想像中的
更小,但到处走走后还蛮喜欢那里的环境,反而觉得比大城市舒服。
拜访学校过程让我开始习惯美国商学院的社交方式(跟平常充满了工程师的环境不太一样
)。训练自己要主动出击跟身旁的人攀谈聊天,多几次经验后,就比较能自然加入其他人
的对话。甚至因此我还在UVA的面试中认识了未来Tuck的同学。
平时多注意美国的时事也帮忙我跟其他人有更多的话题可聊。如果有机会做campus visit
和class visit,可以在申请前就开始熟悉MBA的社交方式跟了解学校环境。特别是标榜
case method教学方式的学校,值得去课堂上体验一下,看自己是否喜欢。case method教
学方式和台湾一般习惯的上课方式差很多,会有很多学生之间的讨论和激荡,我第一次
visit时有一种大开眼界的感觉。
3. Round1至Round2的进步
其实我Round1和Round2唯一的差异只有essay(GMAT一考完有报给学校),由此可见essay
真的非常重要。
Round1时我对自己在公司的贡献及在团队中的影响力都没想很清楚,只知道自己做的有比
一般人好,但没有深入思考是哪些部分做得好。所以在Round1失败后,我意识到这点,花
了几周思考,发掘了一些之前没注意过的亮点。另外一点是我Round1对于未来的career
goal没有太明确的想法,只想说可以做operations相关的,但目标写得很模糊。也因此申
请的都是operations强的学校。
Round2在更仔细思考后发觉自己真正想做的是consulting或general management,设定明
确的career goal,选择申请在这两个领域评价不错的学校。我重新写了Round2的essay,
找到自己的亮点和目标,最终申请到理想的学校。
如果有人对于学校或申请学校有问题,或甚至对于美国生活有什么疑问,都欢迎联络我,
之前在板上受了前人的帮助,希望能有机会帮助更多人。
作者: lugolugo (2015 MBA )   2018-06-22 11:45:00
Congrats!
作者: anthony416 (georgehsu)   2018-06-23 13:24:00
推用心分享
作者: FatHouse (肥宅哥)   2018-06-25 13:40:00
推分享
作者: jsdf (fdsj)   2018-07-10 08:03:00
谢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