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四个月已经度过
录取INSEAD后
没有像考完GMAT写下准备心得
到现在才补上
表示对于先前各版友校友提供的谢意
也希望能提供一些经验
给正在申请学校或者准备申请MBA的逐梦伙伴
[背景]
GMAT: 710
TOEFL: 108
学历: 台大昆虫
年龄: 33
工作经验: 7年香港外贸公司
申请MBA时
结婚一年多 小孩刚出生
老婆不想离开现有工作
因此我清楚两年制的MBA不适合自己
未来想在香港继续发展
当初选择学校对我而言很明朗
CEIBS HKUST HKU跟CUHK
再加上有两个校园的INSEAD
[顾问]
GMAT考完
就开始准备申请
本来想说这个成绩申请这五间学校应该足够
但跟几个顾问聊过之后
发现还有自己过去工作背景的限制
录取HKUST跟INSEAD可以说是遥不可及的梦
直到我跟Transcend的David Johnston碰面
分析为什么自己想唸MBA
这些学校有没有能力提供相对的课程或者校友
最后加上过去申请上的学生给David的反馈
让他知道学校看重哪些条件
所以最后决定跟他合作
心得:
顾问过往的经验
包括他的资历 跟有多少学生申请上某间学校
不是我筛选的条件
对我而言最重要的是沟通
对方是否展现足够的诚意
给意见的方式能不能接受
建议有无建设性等等
这样后续再讨论的过程中
不会在想不出来的时候
就毫无进展
而是能给启发性的提示
让我们能在自己身上找到答案
[Essay]
跟David讨论之外
我也跟正在学校就读的学生或者校友碰面了解学校
也拜访各个校区参加master class或者是coffee chat
除了在回答问题时
了解题目背后Admin想知道的故事
更可以进一步认识学校
确认是不是自己想要的
在这个过程中
David帮助我最多的地方在于
虽然一开始已经讨论好内容 架构 跟经验
但写出来有时候太过冗长不够精练
有时候写作方向不对 没有呈现该有的效果
David除了修饰文句之外
我们还会再讨论细节
确保申请资料达到理想目标
心得:
有些经历有些内容
并不是触手可及
甚至需要掏心掏肺才能写出这些段子
询问自己的朋友家人
工作上可以互相诉苦的同事
都会是启发灵感的来源
但是如果只是准备申请
还不急于当下
我会拓展无论是职业或者是业余的活动
因为人生之所以会精彩
不是在MBA学校的排名
而是在自己投入心血获取经验或成就的每一刻
[面试]
申请的五间学校
在我没有特别期待之下
陆陆续续给我面试通知
这个阶段
是David帮助我最大的一环
最初练习时
我毫无头绪
再加上紧张
回答内容杂乱无章
他教我怎么架构答案
讨论哪些故事可以运用在哪些题目上
给我充足的机会和他练习
虽然我第一次CEIBS的面试没有表现得很好
但一起检讨出错的原因
该修改的方向
然后每间学校都做不同的题目练习
后来三间学校的面试
我自己觉得都有一定程度的进步
最后INSEAD在过年前
面试通知最后一天
跟我说有面试机会
由于校友面试的内容可能差异很大
所以练习的内容又更广
不过由于先前累积的经验
准备起来没那么吃力
两位校友也都很亲切
心理压力没有特别大
心得:
因为工作经验关系
我知道该如何解释
工作相关的问题
但是behavior的问题
我就不那么擅长
好在那是David的强项
他也愿意跟我练习多次
给予意见
最后让我习惯这样的方式
进步到可以有信心回答所有MBA入学的问题
[录取]
我在过年前收到CEIBS HKUST跟CUHK的录取信
其中CUHK跟HKUST都给了奖学金
过年后收到HKU的录取
而在INSEAD公布结果的最后一天
收到备取通知
我当时觉得是件好事
心满意足的决定就读MBA
同时间我也可以见到家人
至少周末一起生活
不过我还是再考一次托福
在入学前参加线上课程
然后把这些经历写成一篇短的论文传给INSEAD
完成申请的最后一步
没想到在开学前一个月
意外收到INSEAD的录取通知
在家人的支持
带着复杂的心情来到枫丹白露
感谢一路上各个学校校友给予的意见
最后我能够在自己适合的学校就读
度过精彩的四个月